|
|
“三滩”水源地:保护与废弃间抉择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5日08:11 兰州晨报
“我家住在黄河畔,喝着黄水长成人。”在人们眼中,滔滔黄河水哺育了兰州城。但许多人也许不知道,在黄河岸边的“三滩”,一个地下的“天然水库”给兰州供水40多年。它就是马滩、崔家大滩、迎门滩水源地。 如今,“三滩”水源地的污染与枯竭,让它渐渐淡出了兰州的供水区,失去了往日的功效。但今天依然是保护区,不少企业无奈于“保护区”,被挡在兰州新城区开发的大门之外。“三滩”水源地,正在保护与废弃之间抉择。 “三滩”水源地印象 车流如织,穿过兰州城里林立的高楼,一直向西,至七里河区西津西路土门墩,再右拐至金港城住宅小区。向西望,就是半城半村的马滩,它是“三滩”水源地的最东边。 在这里,城市与郊区的分界越来越明显,西边是一片片初春的田园菜地,东边是一栋栋鳞次栉比的大楼。望着一眼看不到边的田畴菜畦,和那一堆堆的麦垛、一栋栋的小二楼,很能让人联想到这里曾经四野开阔,水净气清,是一个没有工业污染的城市边缘地带。 站在马滩韭黄地的田埂边,一名菜农回忆道:“几十年前,这里的人吃的是井水,很清很甜,有时还用来浇地,兰州城里的人也吃的是马滩的地下水,而今天我们都改吃黄河里来的自来水了,因为地下水没有了。” 穿过马滩的菜地,过银滩黄河大桥,俯瞰桥下,芦苇连片、水塘似网、小桥流水、水鸟翻飞,一派湿地公园的美妙景致。远远望去,这里河缓水汪、曲岸长流、静美大气,大河之畔地广人稀,正是开发的“处女地”。新修的滨河大道西延段路面平坦开阔,宛如黑色的飘带沿河而去,昭示着新城区明天的发展与生机。 下了银滩大桥,进入“众邦金水湾”住宅小区,乘电梯上23楼,登高远眺,腹地辽阔,马滩、崔家大滩、迎门滩尽收眼底。马路一条条交织辉映,高楼一座座拔地而起,厂房一溜溜赏心悦目,昔日的田野风光正在渐渐被都市风景替代。 黄河在“三滩”犹如一个巨大的臂弯,把这片跨河相望的土地拥揽至怀中,曾经把没有任何污染的“乳汁”补给于两岸的沃土。地因水而繁茂,水因地而畅流,在黄河与土地的融合中构成了完美的生态链。 “‘三滩’水源地在地形上是一个河心滩地,北侧是黄河主流环绕而过,南侧有一条黄河支流,人们叫南河道,两条河流侧向补给水源,不论从水环境的条件,还是从自然景观上来看,作为水源地都是比较优越的。”甘肃省地质环境监测院高级工程师徐兆祥这样评价“三滩”水源地。 据了解,“三滩”水源地面积约15.84平方公里,上世纪60年代被确定为保护区,至上世纪90年代一直是兰州地下水源的主要开采地,也是兰州城关区、七里河区和安宁区的主要供水水源地之一。兰州市早在1997年就出台了《兰州市城市生活饮用水源保护和污染防治办法》,但是由于执行不力,致使“三滩”水源地没有得到有效保护,水量下降,污染“缠身”。 两条污水河在呼救 “三滩”水源地遭遇污染,“罪魁祸首”是马滩、崔家大滩的两条南河道。由于得不到及时治理,多少年过去了,它们今天仍然臭水长流,继续渗入地下,污染着水源地,不少村民不得已用南河道里的污水浇灌菜地,加剧了污染的严重程度。 一条3公里长的污水河穿越马滩村的田野村庄,沿岸污水管道里不停地排放着黑乎乎的脏水,而且垃圾遍布、臭气弥漫。马滩南河道西起崔家大滩,东至金港城,流经马滩村的污水进入土门墩污水沟后,再流入城市污水收集管网,进入了污水处理厂。这条河道原来是畅通的,最早是将黄河水引进来浇灌菜地,可是2002年修建南滨河路西延段时,道路阻塞了黄河入口,导致这条河道由“活水”成了“死水”。面对这种情况,兰州七里河区秀川街道马滩村委会组织过小规模的疏浚清淤,但治标不治本,严重的污染给村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大不便。 一名马滩社区的居民对记者说:“马滩南河道流经马滩村5个村民小组,沿河单位的生活污水全部流进了马滩南河道,个别企业的工业污水也流了进去。”就此,原来的马滩村村委会、七里河区人大代表曾多次在有关会议上建议尽快治理,但却没有多大进展。 记者在崔家大滩看到,顺着通往兰州西固区的道路边,一条2000米左右的污水沟呈现在眼前。河道里杂草丛生,污水长流,河道两边垃圾不少。这就是崔家大滩南河道,本来是一条排洪沟,从迎门滩流入了黄河,今天却变成了污水河。 ———这两条南河道污染了“三滩”水源地,自身也在呼救,希望能够得到彻底治理。 甘肃省地质环境监测院高级工程师徐兆祥说:“马滩南河道被人为堵塞,支流改变了水源地水文地质条件环境,使水源基地地下水得不到黄河水侧向补给,造成地下水位逐年下降,最初下降1米—3米不等,到现在下降16米—18米左右。”[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