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救灾感人 港人捐款争先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14日08:52 中国新闻网

  五月十三日,香港立法会议员、民建联主席谭耀宗(中)、副主席叶国谦(左),在铜锣湾闹市为四川大地震灾民筹款,众多市民及游客慷慨解囊。中新社发 洪少葵 摄

  版权声明:凡标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中新网5月14日电 香港《大公报》5月14日发表社评说,香港特区政府昨日宣布拨款三亿元救助四川震灾,医疗、消防等多个部门人员组成的专业救援队伍亦正候命随时开赴灾区;社会各界以及市民,亦不需任何号召、任何呼吁,一个捐款捐资热潮已自动形成,向“中联办”排队捐款,首天捐款已逾亿元。爱国是港人值得自豪的传统,“跑圣火”不甘后人,救灾更不会落后。

  社评说,四川省汶川县大地震灾情的严重程度,正随着救援工作的逐步深入而不断揭示出来,目前最新死亡人数已逾一万二千人、受伤二万六千人、被埋九千多人、倒塌和损毁房屋三百四十多万间,灾情之重,令人震动,更令人心伤。

  社评认为,这场突然而来的大地震,对正处于迎接京奥热潮的内地政府和民众来说,都是不小的打击。而不幸既已发生,人们是恐惧慌乱、自怨自艾,让痛苦不断延续,还是坚强地从瓦砾堆中站起来,团结一致,与困难、与灾害作斗争?事实摆在眼前,上自中央政府、国家领导,下至民间百姓、潮流网友,一个全民参与的抗震救灾热潮正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中国社会高度凝聚的能力,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决心和勇气,将在克服这场特大自然灾害的过程中再次展现在世人眼前。

  社评指出,本来正在“热跑”中的京奥圣火,马上点燃起了救灾的“火种”,京奥组委负责人宣布,为了表达关心和支持,决定将火炬传送的规模缩减、程序简化,在传送开始前默哀,在圣火沿途悬挂“一方有难、八方支持”、“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的救灾标语,并设置捐款箱一路募捐,将奥运精神、爱国精神与抗震救灾结合起来。月前大风雪灾害发生后,一些言论曾指中国政府只顾京奥“面子工程”、忽略救灾,眼前“传圣火、传救灾”的事实,正好给予这些谰言以有力的回击。

  社评认为,全国人民之所以如此快速投入到抗震救灾行动中去,与中央的及时反应有莫大关系。地震发生当日下午,中央立即成立专责救灾小组,胡锦涛召开政治局会议,温家宝总理启程赶赴灾区。中央领导救灾,不是坐在中南海“领导”,而是坐言起行、开赴救灾第一线,一贯激情的温总,拿着扬声器跟埋在瓦砾底下的民众喊话,叫他们坚持下去、等候营救,面对活埋九百师生的小学流下眼泪,途中还摔倒擦伤。大震过后必有余震,温家宝是冒着生命危险在现场第一线关心民众、指挥救灾的,全国人民从电视镜头前看到这些情景,还用得着什么人来组织动员他们去参与救灾吗?

  社评说,灾难是空前的,但有关救灾包括讯息发布工作的开放及效率,也是前所未见的,大量现场报道由灾区发出,民政局、地震局及四川省政府等先后举行了新闻发布会,交代救灾工作的进度,包括救援部队海、陆、空三路向震中汶川进发中途受阻,空降伞兵因暴雨而撤回,民政部门负责人亦公开承认救灾物资如帐篷等短缺,运送也需时。这种救灾工作高透明度、实事求是的作风,更令外界乐意及有机会伸出援手。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