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心灵余震”减压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18日09:38 东方网-文汇报

  尽管这已不是第一次赴灾害现场开展紧急心理干预,但是接到出发命令的那一刻,我还是有些意外:没想到震后第三天,卫生部就组织各地心理医生抵达灾区实施心理干预;更没想到的是,一整套由相关专家制订的现场干预实施培训指导方案,以及心理健康科普教育文本,已通过各种渠道传递到了专业人员手中。“身心兼治”的医疗救援计划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也从另一个侧面客观地反映了我国医疗模式发生的根本转变。

  从昨天起,我与成都市精神卫生中心的三位同道一起,到设在成都体育场的灾民临时安置点开展工作。

  眼下看来,大多数灾民都有疲劳、淡漠、失眠、迟钝、易怒、焦虑、不安等情绪,这是灾后早期正常的心理应激反应。随着灾民逐步聚集,失去亲人的悲伤情绪相互感染,今后几天的任务将更加艰巨。我们已锁定了五六个“重点对象”,每天都要对他们进行重点“查房”。

  “我们这里骨科病房病人情绪异常波动,快抽空来看看!”接到紧急求援,我们又紧急赶往靠近双流机场的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手术都做了,生命体征也都正常。可是,病人情绪就是反复无常,整个病区的空气都特别压抑。”一踏进骨科病区,医护人员便向我们介绍。最让医护人员无法理解的是,出现情绪波动的不是截肢病人,或是痛失亲人的病人,而是病区内的“幸运者”。

  根据医护人员提供的名单,我们对8个病人逐一进行了重点访视。一位老奶奶在地震中用自己的身躯保护了7岁的孙子,周围人都说她一家人都很幸运,可她却偏偏只顾流泪,不思茶饭。原来,胸口堵得慌的老人内心极端矛盾:想看一眼从小就在身边的孙子,又怕给医院添乱,不敢说。更难以开口向别人倾诉的是:自己与聋哑老伴用一生积蓄刚盖的新房毁于一旦,不知今后日子怎么过。

  结束了对病人的访视,已是夜深时分。在驻地的工作例会上,大家不约而同地提起被病人紧紧握住手的场面,都感到肩上的担子不轻。

  这两天我们在灾民安置点门口,遇到了许多希望给灾民提供心理援助的志愿者。其实,心理援助仅有爱心远远不够,它更需要强大的医疗承受力,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这样才有可能帮助灾民驱散“心灵余震”。现在有关部门已对灾民安置点实行“通行证”制度,志愿者最好有组织地参加救援行动。

  刚睡下,又有两家医院打来电话,希望对入院病人进行心理救援。而近期相继送入儿童福利院的孤儿,也是我们的工作重点。

  上海市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张海音

  5月17日于四川成都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