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梁晓声的政协委员生活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21日04:04 大洋网-广州日报

  

作家梁晓声的政协委员生活

  “我们看到千千万万的我们的同胞,用他们的行动诠释了人类的崇高精神,那是爱心和无私的牺牲所能达到的高度,让人肃然,让人感动。那么多孩子的表现惊天地、泣鬼神,他们那么镇定地等待救援,他相信,大人的世界不会抛弃他们。许多孩子手里还抓着铅笔、课本……”说起远方的地震,知名作家梁晓声语气沉重。他说,当代文化有必要检讨,“之前用了太多能力去发现同胞内心中的自私,却有很少的能动性去挖掘普通人内心的善和奉献。”

  作为政协委员的作家梁晓声还说:“政协委员首先是国计民生现象的观察员,还是具有深入调研能力的调研员,传递民众心声的传达员。接着做评论员,评论政府职能部门为广大民众服务得怎么样。最后,还要做监督员……”

  文、图/本报记者 李颖

  采访侧记

  春夏之交的北京,微冷,阳光灿烂,树木绿意葱葱。梁晓声穿着红色长袖上衣,外罩一件棕色的棉夹克,脖子上带着一个颈椎套,常年伏案写作,他的颈椎有严重的劳损。梁晓声祖籍山东,出生于哈尔滨,与共和国同龄,典型的北方汉子样貌。一道浓眉总是深锁着,显得严肃。然而,一开口,他的声音亲切而温柔,说话也是慈祥的长辈口吻。不论是对送快递的小伙子还是餐馆当服务员的小姑娘,他也很耐心。“姑娘,麻烦你了”、“小伙子,谢谢你了啊”……丝毫没有著名作家和全国政协委员的架子。

  梁晓声很忙,直接体现在接连不断的电话铃响。电话在另一个小房间,铃声一响,他会先说声不好意思,然后小跑着去接。

  采访一转眼就用了3个多小时,对于梁晓声并不多见。他有很多话想说,说到深处,表情严肃,气氛沉默。梁晓声的平民意识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缘于那种亲切、平和,缘于那种身兼作家和政协委员双重身份之后的思考和行动。

  《政协委员》简介

  书中主人公叫李一泓,是一个中等城市的图书馆副馆长,与世无争、性情耿直,后来当上了政协委员。一上任,他就在本市乃至全省掀起了轩然大波,对准官场集体腐败、名校垄断教育资源、环境污染等,与恶势力斗智斗勇。同时,他也成为众矢之的。

  “今天也不知道怎么了,许多话我从来没有和人聊起过。”梁晓声坐在对面,端着烟灰缸,一支烟接着一支烟地抽着,聊到深处,双眉紧锁。

  梁晓声是民盟中央常委、全国政协委员,担负着更多的责任。也许他会选择合适的时候离开继续写作,但“参政代言也是一种方式,有时比小说、散文更有力。力度应保持在参政代言的平台上。”

  关于《政协委员》:

  基层的政协委员更多是无奈

  采访的缘起是梁晓声最新出版的小说《政协委员》。有人说,这本书讲述了政协委员的生活,继续了梁晓声的平民视角和人文关怀;还有人说,这本书离现实生活有点“隔”,书中人物称呼“李副馆长”、百余万人口的中等城市更像是十几万人的农业县……

  记者:为什么要写《政协委员》呢?

  梁晓声:我当过一届北京市政协委员、两届海淀区人大代表、两届全国政协委员。这种参政议政、监督谏言的事情,我肯定会有很多感想。但那里的人物不是我自己的经历,有许多是在两会时,听到的别的委员和代表们的信息。从我个人的头脑中,一般是不会产生写这本书的念头的,即使我有一些感想,我也觉得还不到写成一本书的时候。一开始是有关部门要创作一部类似题材的电视剧,找到我来写。后来双方在理念上有一些分歧。但我还是坚持了自己的观点,合作中止,稿子就放下来了。

  我理解的政协委员不应该是像街道主任一样地只做好事,调研的时候要看到腐败问题、环保问题、民生问题、吃喝现象、教育不均衡的问题。

  记者:网上有不少评论。其中有一个读者也是政协委员,他对这本书赞不绝口,说主人公“确实让人敬仰而喜欢”,但和现实生活有点远。

  梁晓声:可能可以这样说,全国政协委员可能不会遇到像书中主人公遇到的那些事情,不太会在调研中遇到明显的障碍。障碍也会遇到,因为你去发现人家的问题,人家肯定会想些办法来掩盖,但不会遇到书中的那样一种障碍。事实上,可能全国政协委员不太理解县一级政协委员的生活是什么样子。

  记者:既然您是全国政协委员,为什么这次会选择基层政协委员这样一个角度来诠释呢?

  梁晓声:为什么要把故事放在中等城市呢?我希望讲述得越基层越好。越基层,离民间生活就越近。说实话,中国需要政协委员,其实也是需要一些和基层保持千丝万缕联系的人。这样一些人来把真实的、基层的民间生活真相,经过归纳,提出问题反映出来。如果在北京或者从全国政协委员的角度,他往往看到的更多的是数字。那么基层呢,又是另一种情况。你到一个城市,走出几十公里,就会立刻看到贫困。只有当你走出去,你才突然发现,离大城市不足100公里的地方,那里的生活是那样的。

  基层的人比我们看到的会更细致些。基层的政协委员更多的是无奈。因为他不是权力人物,也不是检查工作,所以更多时候,他的角色使他处于那种感觉无奈的状态,全凭着参政的那种真诚。我这次写了一个文化馆馆员。最有意思的是,他没有想过当政协委员。我当时当政协委员时,也比较偶然。我不是一个想着当、盼着当政协委员的人。有些人把这个当成一项荣誉。我在这方面荣誉感不是很强。

  关于当前创作:

  不满意只停留在批判阶段

  作为政协委员,关注民生、不忘忧国,梁晓声更难改初衷。看病贵看病难、上学难上学贵的求解之道,加大机构改革裁减政府冗员,一经提出,都受到其他委员的共鸣和有关部门的广泛关注。

  记者:在大家的印象中,您一向以坚定地站在平民立场、为民众代言而出现的。但也有人说,近来您的作品中的批判力度有所减弱?

  梁晓声:当政协委员,我是拍过桌子的。那是几年前上一届政协会议的时候,为了三农问题。当时讨论关于农村孩子们的学费要不要全免,还是部分救助?不是所有的政协委员意见都一致。还有政协委员为富人权益说话的声音,有时这种声音还会比较集中。那时,有人提出就是要全免,国家可以负担。但可能另一种声音就说,国家的钱还没有多到可以全免的程度。双方就会发生争论,你会拍桌子,甚至骂娘。

  政协委员开会经常很激烈的,我也会怒发冲冠。我有时不是坐在那儿发言的,会走来走去。现在,连这点也变了。发言会少了,然后写提案。参政代言的时候,这是一种方式,可能比写小说、写散文更有力。要说保持那种力度的话,我觉得应当保持在参政代言这个平台上。

  记者:当政协委员这些年,与只当作家时相比,您是否会有不同的成就感?

  梁晓声:我听说过全国总工会有一位女干部。她会了解林业、煤矿工人的三险、职业安全问题。比如林业,从伐木变成养林,会有裁员,那么这些工人怎么办?她会很关注他们,提出提案,可能可以直接交到高层。我们的总理记忆很好,在会上听到她的名字会说,他自己就批准过这个委员多少提案。这样真诚地、百折不挠地来为工人权益谏言的人也是非常可敬的。

  我知道一些人很关注农民的权益。在之前政府还没有实行现在的三农政策的时候,比如免除学杂费、农村医疗、免除土地税,我们就一直在提。当听到温家宝总理宣布政府要这样做的时候,我们听了也会觉得自己在这个过程中起了一点作用。这些政策今天实现了,那么至少10年前就开始提了。

  记者:我们都知道您被誉为“民生作家”,会想着老百姓。那么,政协委员的身份,有没有影响您的创作?是让您离百姓更近了还是远了?

  梁晓声:当政协委员,在某种程度上,会从两方面影响我的创作。以前,我没有当政协委员的时候,我看到生活中的现象,我会用小说的形式表达出来。小说承载着反映社情民意的作用,作家是时代的记录员。当了政协委员之后,就会看到这些问题的难处。这样就和写小说时是不一样的。小说家主张的、关注的是具体的人生,我可以不提出方法来。鲁迅都说过,小说家没有必然的任务要为社会“开药方”。但是,政协委员就不一样了,最主要的是要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方法还要可操作、要考虑周全。

  记者:有些文学评论评价您的写作风格变化,以前会更尖锐,现在相对平和。政协委员的身份与这种变化有没有关系?

  梁晓声:原来看不到解决这些问题的难处,那只会想这样的事情为什么不解决?情感非常强烈。而当多了一重角色之后,你会知道解决这些问题非常难。只提出现象而不提解决方法,自己也会觉得不满意。(小说中对于主人公的)这种正面描写,其实也反映了当代现实主义作家的两难之境。更多的读者,包括国外的同行们,他们认为中国社会中有那么多值得很尖锐地去批判的地方。然而,当了政协委员之后,就会不满意停留在批判的阶段。鲁迅经常把自己比作猫头鹰,要发出那种尖锐的警叫。我在中青年时肯定是极为信奉这一点的。但是我也会想到,社会生活需不需要像蜜蜂那样,在有不堪的情况下,也存在着那些美好,然后把那些美好提取出来。我们还是要看到,中国毕竟在变,在朝一种好的方向去变。有时会希望用自己的文字为这种稳定的状态做点什么,一切希望都在这种稳定的过程之中。

  关于个人生活:

  适当时候回归作家身份

  政协委员的事务性工作占据了梁晓声不少的创作时间,然而,这两种身份,他都尽量去做好。在稍显浮躁的文学界和追求点击率的网络世界,梁晓声依旧认真地思考,希望能有一块地方可以留给认真的文学,让人们被感动。

  记者:您现在还坚持用笔写文章吗?

  梁晓声:我有一个博客,但我都不太知道那个博客的地址。我不会敲字。每次,我都是让打字社打一篇东西,然后传上去。现在只能用铅笔写了,用钢笔会觉得很累,很用力。

  记者:您现在既是政协委员,有许多事务性的工作,又是作家,要进行文学创作。那么,现在的生活是什么样?

  梁晓声:现在,每周三我要上两节课。过春节的时候,我整理了自己的一部散文集,主要是课堂的一些想法。我是那种没有教材的老师。我想讲的是我和别人不一样的观点,是我的看法、我的观点,这样每节课都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3月份开两会,两会之后我又去出席了一个党派的会议,前两天刚从温州回来。回来之后,要看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毕业论文。街道上又让我去讲关于奥运常识的课,因为我是区人大代表。

  记者:这种事务性工作会不会影响您的创作?还有时间写作吗?

  梁晓声:这种工作会让我很分心。但还想写作,精力会有,脑子里也不会闲着,想多写几篇中篇吧。有时我希望能把这些纷扰排开。将来,我会在合适的时候,回归到一个作家的身份。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