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捐了一亿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22日05:25 舜网-济南时报

  在央视的赈灾晚会上,出面的是日照钢铁集团一名副总。

  在2007年的胡润富豪榜上,他以80亿的身家排在第81位。他还有另外一个头衔——— 河北首富。汶川大地震,他以日照钢铁的名义捐出一亿元,成为目前山东数额最大的捐款者。他极少在媒体上露面,这次捐款更是没有。他叫杜双华,一个极富爱心的神秘富豪。

  我们不想宣传,别人爱说什么就说什么吧!

  “我们杜总不在家,你们恐怕采访不到他了。”21日上午,记者赶到位于日照虎山镇的日钢集团。刚说明来访意图,就在门卫那里吃了个闭门羹。最后,经过多方联系,才见到了日钢集团的党委书记廖海亭。让记者没想到的是,廖海亭一见面就撂下这样一句话:“你们是为捐款的事情来的吧?请你们不要再宣传这件事了!”“现在灾情还没有完全过去,救灾还在继续,后面还有更多的人需要帮助,这个时候你们应该更多地去关注他们。”廖海亭说,网上对亿元捐款的事也有很多议论:“有人夸我们,说我们有责任感;也有人说我们作秀,更有人认为我们是别有所图。别人爱说什么就说什么吧,我们不想说更多的话,也希望你们不要报道。”

  在记者的一番“软磨硬泡”之下,廖海亭终于答应讲述一下这一亿元捐款的由来。

  台塑捐了一个亿,

  我们大陆企业为什么不能!

  “地震当天,我们从电视上看到了消息,杜总召集我们一起研究捐款的事情。一开始大家还讨论到底捐多少钱,后来看到台塑集团拿出一个亿捐给灾区人民,既然人家能捐一个亿,大陆企业为什么不能?15日下午,杜总就拍板定下来了。”廖海亭说,整个经过非常简单,当时根本没想那么多。

  对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民营企业,何以毫不含糊地捐了一个亿?对于这个问题,廖海亭说:“可能很多人都没听说过日钢,可我们有能力捐一个亿。别看我们才成立5年,去年我们的纯利润超过50亿元,上交税收近14亿元。预计今年的销售收入可达500亿元,利税将达100亿元。”

  廖海亭说,除通过工商联捐出的一亿元,日钢集团还通过山东省慈善总会捐了一千万元。另外,集团的一万多职工还捐了258万元。“这也不是全部,随后的灾区重建,我们还会继续出力。”

  据透露,日钢集团准备成立一个基金,支持灾区孩子的治疗、生活,包括小学、中学、大学的教育,直到他们长大成人。

  一亿元,其实是一个人在掏腰包

  “实际上,我们是一家民营企业,这一个亿完全是老板一个人掏的腰包。”廖海亭说,杜双华在日照钢铁集团有绝对的控股权,公司捐的实际就是杜双华自己捐的,但他并不想让这笔捐款以个人的名义出现。即便是捐款仪式,他也只是派了公司的一个副总出席。

  当记者希望通过他给杜双华拨通电话时,廖海亭一口回绝。“我们老总几乎从未接受过任何采访。企业里有什么需要抛头露面的事,他都不愿出席。”

  记者通过公开资料了解到,杜双华于1965年出生,1987年进入钢铁业。1993年创办京华创新集团有限公司,现任董事长兼总经理。1993年建厂至今的十多年间,京华创新由原先产值不足200万的小厂,发展到现在拥有年产值80多亿的龙头企业。其速度之快,被称为“旋风式的发展,爆炸式的发展”。

  其间,杜双华在北京、唐山、包头、莱芜、广州、成都、吉林等地发展钢铁事业。2003年,各地民营钢铁企业大兴土木,常州铁本和宁波建龙已在热火朝天地施工,杜双华看到了这一波钢铁行情,把目光投向了日照。2003年2月,日照钢铁集团成立。从3月31日开工建设,到当年的9月28日出铁出钢,历时181天,日钢创下了钢铁行业的奇迹,被称为“日钢速度”。

  不喜欢“露脸”,神秘富豪淡泊名利

  在2007年的胡润富豪榜上,杜双华以80亿的身家排在第81位。另外,在杜双华的头上还有一个头衔——— 河北首富。

  如果不是这次捐款义举,从来不爱出风头、不喜欢“露脸”的这位神秘富豪恐怕还不为人所知。

  “对他来说,钱只是一个数字而已,他看得很淡。”廖海亭说,他与杜双华的私交很好,经常一起吃饭、喝茶。对于杜双华的印象,廖海亭用四个字来形容:淡泊名利。

  “他身体不好,血压高、血脂高,酒不能喝,肉不能吃,每顿都是素菜。”廖海亭说,现在企业做大了,有钱了,杜双华要做的事更多了。“整天开会,可以说是昼夜奋战。每次出门都是坐面包车,因为可以在路上开会、睡觉。住的也不讲究,从来不住套房,都是标准间。在他看来,能睡觉就行。

  “前两年,他面对很多荣誉,都推辞了。”廖海亭说,名和利对杜双华来说都不重要。捐这笔钱给灾区,本身就是无所图。他只是想表达自己的一份爱心,爱心并不需要被关注或者回报。

  记者 董莉

  (时报日照5月21日电)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