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哭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22日06:51 燕赵晚报

  救援志愿者汶川亲历日记

  36岁的王国亮是一名开设英文辅导班的教师,同时也是一位12岁男孩的父亲,地震发生后,他停了辅导班课程,瞒着父母,艰难说服妻子于第一时间奔赴灾区。“在听了半夜广播后,我越来越不能看埋在废墟下的孩子们,我是一名英文教师,不能参与救人,就安抚孩子们,安抚家长们,总之,前方有需要我的地方。”在他离开沧州的日子里,妻子不间断看新闻,“越看越为灾区的人们难过,为我加油。”

  编者按:入川三天后才和家人取得联系的志愿者王国亮,在汶川漩口镇救援三天,“参与徒手挖掘,抬过遗体,为灾区群众的坚强所震撼”,18日,在接到指挥部命令后,他依依不舍地撤离。20日夜,他乘火车抵石家庄。习惯记日记的他拨通了本报编辑部的电话。

  5月12日,晴

  到灾区去!

  下午从电视广播中得知,四川地震,温总理已去,震情估计非常严重。因为不断有部队集结驰援的消息。但到底去还是不去?去了能做点什么?心中始终没底。

  晚上看电视一直到深夜,然后听广播,不忍再看关于孩子们的新闻,偏偏这样的新闻十分多。

  思想斗争一夜后,凌晨直奔沧州火车站,没敢告诉父母,只和妻子说去石家庄买一批书,在火车站临时买票上车。

  在候车室水、方便面、火腿肠准备了一些,衣服就不带了,估计也不需要这么多,入川就是去干粗活的。

  总想着灾区的事情, 不能入眠。但愿一路顺风。

  5月13日,多云

  加油,Me!

  凌晨5:14准时踏上西去的列车。首站,石家庄。

  内心激动的同时,也很痛,为我的行为激动,为灾区的人民悲痛。

  逝者已矣,生者安好。

  我会一路宣传,一路关心着你们,你们确实不孤单,全国人民的心和你们在一起。

  晚上22:15,我所乘坐的1155次到达石家庄。遗憾的是,无论是沧州车站还是石家庄车站以及火车上都没有灾区的多少消息。

  心急如焚。为什么?

  报纸上有消息说,台湾各电视台在得知地震灾害的第一时间,就中断原来的节目而及时插播地震消息。温家宝总理已经到灾区了,而我们的电视节目除了CCTV的新闻频道和综合频道外,其他的台仍然有娱乐节目在播出……

  已经23:10了,依旧没有困意。因为没有直达成都的列车,没有就没有吧,先到西安,离成都近一点就能早到成都一会儿。

  23:57登上T43次特快。

  加油,Me!

  加油,灾区人民!

  失误:由于没带收音机,收听不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直播节目,不能掌握动态。

  5月14日,多云

  我不孤单

  8:42到达西安,但火车晚点了一个小时。

  幸运的是,遇上了去四川的小徐(省三院的大夫,他已经有同事在四川参与救援)、邱永军大哥(连云港的的士司机)和来自邯郸临漳的六位大哥(老兵抗震救灾队,年龄都是45、46岁),以及西安的大学生韩冰等。他们都是在得知四川同胞发生地震灾难后,由单位组织或自发前往灾区做事的,血浓于水啊。

  我不孤单。四川同胞也不孤单。

  因为入川的铁路拥堵,我们到西安后发现根本买不上票,在火车站广场上等待的过程中,了解到西安市政府已经派出40辆大巴,由警车引导,免费运送急于返乡的四川籍人士。感谢西安市政府,感谢西安公安人员。他们在现场维持秩序,安慰返乡的人不要着急,保证大家都能回家,公安的细致工作,让大家觉得很温暖。

  广场上,有西安当地的媒体记者在采访,不少在西安工作的人自发写了“汶川”、“茂县”、“成都”等这样的牌子,这样,来自同一个区域的人能很快聚在一起排队。大家的话都不多,心情都很沉重,都在惦记千里之外的亲人。由于一些记者在采访时触到了人们内心深处最痛的地方,被采访对象抑制不住,哭了。

  坚强起来,同胞!不哭。

  急于返乡的人实在太多了,虽然大巴数量很多,但我们不能和他们抢车,好在西安的驻军还派出了军车,16:23,我、邱永军、韩冰等一些志愿者坐上了军车,向灾区进发。

  在军车上,解放军将他们手中的水、饼干、牛肉面分给了我们。军民一家亲,只有到了现场,才能有如此强烈的感受,大家都在朝一个方向赶,那里有我们的亲人、同胞。

  路上,不时会遇到拥堵,全国各地的救援车辆,把地震后不太通畅的高速公路挤得更满。

  蜀道难啊。

  一路上,中国石油的油罐车、运送救援物资的大型货车,甚至还有一辆义务理发的车辆也在朝成都开进——有钱的出钱,没钱的献血,有手艺的献手艺……

  5月15日,雨

  到了都江堰

  成都,成都!

  在车上颠簸了20个小时后,12:20终于抵达成都。

  在成都车站,我们的队伍一直在壮大,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都汇集到了这里,大家一个心愿,快点到灾区去,至少先到都江堰。

  客车不通,打的士走。

  的士司机说,一天中他已经“志愿”好几次了,所以这次带我们到都江堰不能再免费。

  不能免费也走。我们一行分乘三辆车,前往都江堰。

  路上,抬头不时能看见听见军用直升飞机的轰鸣声,因为飞行高度不高,墨绿色的机身显得异常清楚。飞机上,应该有伤员或解放军指战员,据说,已经有许多部队开进灾区深处了。

  到了都江堰,我们被分到救灾物资分发处,而不是想像中的用双手和力气去救援同胞,这多少有些遗憾。还会有机会的,我坚信。

  在这里,看到各地救援车辆、各种救援物资还有众多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学生、司机、农民、老师、个体工商户……

  棉被、矿泉水、方便面、饼干、帐篷、蔬菜、雨伞……广场上堆得满当当的。

  早期到达的志愿者说,灾区需要什么,全国各地就往这里送什么。几百万的灾区同胞,十万多解放军和武警战士,他们每天都需要给养,而我们就做他们的后盾。

  救灾物资被从车上卸下来后,很快会被码得整整齐齐的。天气预报说有雨,所以大家干得很快,把物资码好后,迅速拉上苫布,没有苫布的,就罩上塑料布。不能让救灾物资受损。

  已经16日凌晨2:35了,码了一天的货物,但一点也不累。不过该睡了吧,明天还有不少工作要做。

  5月16日,多云

  看不到畏惧

  天快黑了,写于汶川漩口镇。

  在向救灾指挥部请示后,我们终于可以去重灾区了。我们不知道到灾区后究竟能帮上多大的忙,但我们有力气,有救同胞的决心,还有一双双有力的手。

  没有车辆运送我们,即使是有车,也开不过去。进出汶川眼下只有三条路:飞机、水路、徒步。我们选择徒步。把飞机、水路留给解放军和武警。

  事实上,在路上,不时可以见到解放军。他们也是徒步,因为飞机和水路的运送能力太有限了,而灾区中无数的群众还在急切地等待救援。

  李健,一名正在休假的武警战士;韩冰,西安汽车科技学院的大学生,还有他的几个同学,我们戴着一样的志愿者的帽子,向灾区开进。

  不时可以看见被山石砸坏的车辆,也有完好的车辆停在路上。

  去往映秀的路上,不时可以看到成队的解放军战士,他们年轻而坚毅的脸上,只有果敢,看不到畏惧。

  祖国,我们强大的祖国,我们一直在一起!

  在距离漩口镇8公里的地方,我们遇到了在此值勤的解放军战士,他们劝我们返程,因为前方十分危险。

  在撒了一个善意的谎言后,我们得以继续前行——我们前方的队伍是“叶挺独立团”的铁军,我们说得到指挥部的批准,随行铁军。被放行。

  14:20,在步行10多个小时后,进入漩口镇。

  尽管已经做了很大的心理准备,但真实面对的时候,心还是那样地被震撼:几乎没有完整的房屋,路上挤满了往外转移的灾区群众。

  棚户、倒塌的学校、残破的楼房、盖着布的遗体……

  漩口镇(古溪村)中心小学的老师们在地震发生的时候带领学生们撤出了教学楼,但通往厕所的西侧楼塌了,8名学生死亡,2名受伤。尽管这个数字比起灾区其他的学校来说,并不算很大,但年轻的、花儿一样的、稚嫩的、可爱的生命,在突然离开我们的时候,亲属们内心的痛苦,大家都可以感受到。

  老师们在安置孩子们的过程中,逐步发现一些孩子的家长没有到安置点,这意味着,他们的父母或失踪,或已经在地震中遇难了。

  漩口镇百花小学的一位老师让我们看他的脚,他的脚上已经磨出了5个大的水泡,他说,自地震发生,他们已经自救三天了。

  天灾能压垮中国吗?不能。

  我们和哈尔滨消防队的抢险队员在一起救援,在救援过程中,看到一座五层的楼房,其中一层、四层已经看不到了,听说里面还有未救出的群众,我的心不断收紧。但愿里面的同胞能挺过去,安然无恙。

  整个下午是在不停挖掘中度过的,大家都非常累。晚上,一对60多岁的老夫妇为我们做好了晚饭:稀饭,火锅鸡肉豆角。吃,身体是本钱。

  老夫妇是拿自己家的粮食为我们义务做饭的,我们知道,在西部,这样的老人生活也不富裕,因为他们也是农民,这场地震后,他们的生活也许将更加艰难。大家执意不白吃他们的饭,都要给他们钱,但老人执意不要。“家、人都没了,钱有什么用?你们大老远的过来救我们,我们感激还来不及。”

  饭后,硬是每个人给老人留了一百元。

  短暂停息。(突然又有余震了,跑出帐篷。)

  天黑了,拧开手电,记日记。

  漩口镇百花小学,死亡8名小学生,伤2人;水泥公司死亡9人;机电公司死亡8人。想想同胞们的遭遇,实在写不下去了。

  5月17日,多云

  男孩失去了父母

  炊烟升起,一天又开始了。趁队伍还没有出发,写一点。

  昨晚,切实感受到了地震,睡在帐篷里,床铺晃了十几次。韩冰说,今晨1时,也许2时,一支解放军队伍从我们的帐篷旁边经过,直奔更重的灾区。

  伟大可敬的人民解放军!你们不顾尸体腐臭、危房倒塌的危险,不顾随时可能出现的伤亡,奋然前行。

  简单吃早饭后,继续救援。

  龙鑫,一个10岁的男孩,父母在地震中遇难。下午,我和其他的救援人员亲手将他的妈妈从废墟中抬了出来,这就意味着,他从此成了没有父母的孤儿。

  龙鑫已经很懂事了,他能明白这场地震后,他从此再没有妈妈爸爸,和他相依为命的,也许只有七十多岁的奶奶了。

  在和龙鑫合影的时候,我能感受到这个男孩的肩在抽动,他又哭了。龙鑫很懂事,所以他的话不多,问他的时候,他说想自己的父母。

  下午两点半,在大家的帮助下,龙鑫将父母合葬在一起。

  他在为父母烧纸送钱的时候,哭得很伤心。我们能够真正进入他的内心吗?我曾经和龙鑫商量过,问他是不是愿意跟我到沧州,他没有答应。

  龙鑫非常难过,是因为今后永远看不到妈妈爸爸了。所以,他显得那样孤独,那样的需要爱抚,需要照顾。

  龙鑫的奶奶,和所有西部贫困地区的老人一样,没有其他的收入,很难想像她在痛失爱子和儿媳的时候,还有能力抚养这个孙子。

  我向龙鑫的叔叔、婶婶表达了收养龙鑫的意愿,但他们说,这些事需要和家里人再议一议,突然失去哥哥嫂嫂,再把侄子送出去,内心太难过。

  老师们的棚户区。

  中心小学的教师,大都不是本地人,他们来自汶川县城、映秀和其他的地方。因为交通、通讯全部不通,他们不知道家里人的情况,显得十分焦急。

  一位参与自救的小伙子,也在地震中失去了亲人,他描述地震的瞬间:开始像是跳迪斯科,然后是摇头,就和跳舞一样。

  桥头的一座没有完全倒塌的楼房前,两个年轻人在大声呼喊着家人的名字。

  志愿者把在附近救援的武警战士、解放军叫了过来,他们经过勘察后,发现里面确实没有回应了。因为楼太危险了,随时可能坍塌,遂决定放弃救援,转到其他地方去,因为很多人还被埋在废墟里。

  又到凌晨了。写了这么多,睡吧,尽管没有丝毫睡意。

  5月18日,雨

  我为逝者守夜

  凌晨2:02,实在睡不着,雨很大,帐篷中。

  又拧开了手电,漆黑而苍茫的大地上,只能看到手电光束中密集的雨点,死神,请停下收割废墟中生命的镰刀吧,他们还在自救,还在等待,请别太绝情。

  地震中遇难的亲人们,安息吧。我为你们守夜,在这苍凉的风雨声中……

  白天,继续救援。

  治发集团紫坪水泥有限公司总经理郑建平,河北遵化人,他所在的工厂在地震中损失严重。他说:“我是党员,退伍军人,没有理由离开这里,废墟的下面,还有我的同事和同胞,在地震后,中层以上干部,党员都要求救人,我们一定能挺过去。”

  虽然遗憾和失望不停地在救援过程中出现。乐观的情绪也一直伴随救援队员。我们一定能挺过去。

  下午两点,接通知,所有的志愿者必须撤离。因为天气炎热,恐发生疫情,非经批准,不能再擅自进入。只能遗憾地离开了。

  只恨没能早点过来,没能为同胞们做更多的事情。同胞们,挺住。

  下午四点,从都江堰撤离,搭乘免费的车辆到成都。在成都,和一路同行的成都的大学生志愿者王芸、刘泳侠一起交流救援。

  20:34,成都火车站,被告知,车站只售短途车票。第二天的车票在次日6:30开始发售。车站候车室滞留了大量的旅客,因为地震,他们的旅途变得未知。

  晚上的成都依旧很美,很安静。如果不是车站因为地震滞留的大量旅客,街上不时驶过的救灾车辆,人们很难想象,就在6天前的下午2点28分,这里和震区一样恐慌。现在它安静地睡去了。这个中国西部最大、最有魅力的都市,已经恢复了正常。

  5月19日,晴

  同胞,我会再来

  早上6:30,开始排队买票。人太多了,好在有警察维持秩序,7:38,买好票,进入候车厅。

  应该11:28发的车,在13:13才开,登上T8,我的心一阵阵收紧,脑海中不断浮现几天来见到的各种画面,同胞们,再见,我会想你们的,我还会再来的。

  在火车上,因为能够听到广播,得知,自今天开始,到21日,为全国哀悼日。五星红旗将第一次为她的国民而降。

  感动。国家的心脏和所有公民的心脏前所未有的一起脉动。祝福你,祖国;祝福你,震区同胞。

  车子缓缓启动,开车后获知,火车将绕道开行:成都——南充——达州——安康……

  下午2点28分,所有的乘客在同一时刻站了起来,垂下头,默默地在心中为遇难同胞哀悼,火车汽笛长鸣三分钟……同胞们,安息吧。

  今天,电视广播中不断提醒人们说,这两天可能有震级比较大的余震,让大家做好预防。地震、地震!你快点离我们而去吧。

  成都,今夜请将噩梦遗忘!

  5月20日,晴

  托起新的希望

  黎明到来了。

  身边的同行者看上去风尘仆仆,一问,他也是一名志愿者,来自天津,叫陈德斌,56岁,在灾区救援了好几天,因为同样的原因,返程。

  陈德斌讲起他在地震中的所见所闻时,表情也很凝重。

  不知道预报中的地震最终震了没有,好在大家这一段时间对小的余震已经习以为常,同胞们,请一定安好。

  又一次想起在漩口镇的事,想起了许多工人,解放军的表情。他们疲惫而有力的双手,托起了震区同胞沉下的心,托起了新的希望。

  一路上,我们交流了很多灾区中的所见所闻,都为我们生在一个强大、有力、有爱、温暖的国家而感到骄傲。祖国,祝福你。

  ■图片由志愿者王国亮提供

  ■文字由本报记者安文联采访、整理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