仨性急"沈阳妈"驱车赴川 领不着孤儿做义工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22日13:31 辽一网-华商晨报

  晨报讯(记者 徐天书)截至昨日18时许,本报接到国内外“沈阳妈妈”、“沈阳儿女”的报名登记达956个!

  三位“沈阳妈妈”等不及,连夜驱车37个小时抵达四川成都,带去沈阳人的祝福。

   956个报名者

  “一切为了灾区”

  截至昨日18时许,本报“沈阳妈妈”、“沈阳儿女”活动新增237个报名者,目前报名者已达956个。

  今年24岁的王高坡来自河北,在沈阳打工。他报名当“沈阳儿女”,想长期资助一名老人。他说:“我有父母,还没有结婚,但是女朋友和父母都支持我!”

  热心的刘女士报完名后说,5月20日,她和朋友们共十几人想了个策划,希望能让灾区孩子来沈阳开心地过六一儿童节。“一对一的,带到家里去。”刘女士说,“我让我家孩子陪他们玩,让他们开心起来。”

  就此建议,四川民政部门表示,由于孩子接受新环境需要时间,以及路途遥远孩子们会很辛苦,直接从灾区带回孩子是不现实的。

  了解情况后,刘女有点失望,但对此表示理解,“我们一切是为了灾区好,真的想为他们做些什么。”

   “沈阳妈妈”等不及

  驱车赶赴灾区

  昨日10时30分许,赵淑贤女士给本报打来电话,代表一家孤儿院报名,表示可以寄养100名灾区的孤儿、孤残儿童。

  “我们已经准备好这些孩子的住处了,目前正在进一步筹备中。”赵淑贤介绍,孤儿院院长金福中准备好一栋1500多平方米的楼打算给灾区孤儿居住。

  14时许,记者来到金福中为灾区孩子们准备的住处,是一整栋三层楼的新房,里面正热火朝天地装修。

  “等不及了,金福中他们三人已经开车去灾区了。”赵淑贤的一句话让记者惊讶。

  原来,5月19日晚,金福中与十几位朋友一起研究了一个方案:去四川,如果可能,就领回100个孤儿来沈阳寄养,如果不成,就在灾区做义工。

  当天21时许,其中三人出发,经过37个小时,昨日10时许,三人已抵达成都。

  昨日14时许,记者拨通了金福中的电话。他介绍,他已经将可以领孤儿来沈寄养的想法在四川省红十字会登记了。同时,金福中已经代本报向四川省红十字会做了活动登记。

  金福中介绍,目前灾区的工作还是救人,孤儿和孤老都被暂时妥善安置,民政部门现在不受理登记,更不能办理寄养手续等。

  金福中让记者转告所有的“沈阳妈妈”和“沈阳儿女”:“希望大家不要像我们这样贸然来灾区。”

  目前,金福中三人已经买了一满车的食物、日用品等,他们决定在灾区做义工。

   莫信谣言 献爱心不收钱

  昨日7时30分许,大连人姜女士给本报打来电话说:“听说报名得交2000块钱,这是真的吗?如果是真的,那我立刻就交。”

  8时30分许,记者拨打了沈阳市民政局的咨询电话,工作人员当即表示:这是谣言。随后他介绍,目前很多好心人打来咨询电话,他已经接到30多个这样的咨询电话。目前的登记报名工作也只是准备,希望广大的爱心人士静候,不要胡乱猜测和听信谣言。

  记者也劝众多的“沈阳妈妈”、“沈阳儿女”静候,记者正积极地与灾区方面联系,本报的报名登记不收取任何费用。

  震区儿童唱歌:“人人献出一点爱”

  12岁男孩梅小龙是都江堰新建小学的学生。

  地震后,他被埋在废墟里,5月12日16时30分许被人救出送往医院。

  昨日17时许,记者联系上了梅小龙的妈妈赵女士。

  据赵女士介绍,梅小龙的左手中指断了,已做完手术,过两天还要做左手手背植皮手术,目前状况良好。

  “心理专家来了,说要孩子心理上彻底好过来,还要一段时间。”赵女士担心地说。

  “已经不疼了。”梅小龙跟记者聊起天来,“我已经不害怕了,我被埋在里面,可是一直都没哭。”

  记者提议小龙唱首歌给“沈阳妈妈”听,小龙随口唱出“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本报记者 徐天书

   征集活动

  暂告结束

  本报“沈阳妈妈”“沈阳儿女”报名额满,不再受理报名登记,本报将对之前报名的读者信息进行整理,请广大报名者静候最新信息。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