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争做高原旅游名省排头兵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22日16:46 青海新闻网

  青海新闻网讯

  在我省对青海省旅游发展大会实行申办办法后,经省政府同意,西宁有幸成为第一家申办单位——西宁,争做高原旅游名省排头兵

  几年前的西宁旅游市场,还是一片未经开垦的处女地,一切都站在零起跑线上,即使有零零散散的游客来到西宁,太多的也是失望,到旅游景点的路崎岖难行,没有多少可玩儿的东西,旅游服务人员的态度是那么生硬……今天的西宁旅游。以后发优势奋起直追,实现了一个个创新,越来越多的海内外游客被这里的山山水水所征服的同时,也对其一夜之间步入正轨的旅游业赞不绝口。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建军曾一语破的:旅游业是一项事关把西宁建设成为更加繁荣、美丽、宜居的青藏高原现代化中心城市的战略任务,只有跨越式发展,西宁才能做好高原旅游名省建设的排头兵。

  副省长、市长骆玉林强调:实现旅游业跨越式发展,西宁要在建设旅游目的地、打造“中国夏都”旅游圈及旅游品牌等方面实现新进展。西宁,从“中国夏都”城市旅游品牌的打造到王建军、骆玉林确定精心培育“环西宁‘中国夏都’旅游圈”,再到提出建设“全国夏季会议中心”,依托独特的自然禀赋和资源优势。西宁旅游通过一张张“名片”把精彩传递出去,把魅力释放出来;从成功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到被评选为“中国最令人向往的旅游胜地”,到荣获“中国旅游竞争力百强城市”称号,再到“要在建设高原旅游名省中发挥排头兵作用,把西宁建设成享誉海内外的高原旅游目的地和集散地”目标的提出,凭借生生不息的奋斗激情,西宁旅游在顽强地前进着。

  要突破、要跨越,是西宁旅游的不懈追求。随着全省第三次旅游发展大会召开,西宁旅游将肩负起“做全省高原旅游名省建设排头兵”的重任,带着这座城市所有人的共同梦想飞向更高远的天空!

   西宁有能力肩负重任

  行走在西宁,行走在青海大地上,旅游胜景灿若星辰,天路起点,带你驶向青藏铁路绝色之旅;中国夏都,以清爽宜人的美震撼你的心灵。

  夏都旅游圈,荟萃青海旅游精华

  在环西宁200公里的范围内锦绣壮丽的自然景观星罗棋布,独具特色的人文旅游景点灿烂丰富,藏传佛教圣地塔尔寺,中国最美的湖泊青海湖,王洛宾歌曲《在那遥远的地方》诞生地金银滩草原,“青藏高原的西双版纳”孟达国家自然保护区,奇特“丹霞”地貌的坎布拉国家森林公园等。这些旅游资源具有总量大、类型多、功能全、组合良好、文化内涵丰富的优势,吸引力和竞争力都很强。同时,西宁作为省会城市,开发和正在开发的景区以及旅游总收入都已达到全省的70%左右,在旅游基础设施、服务设施、接待能力上占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我市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有目共睹

  近几年,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发展旅游业的指示精神和我省建设高原旅游名省的目标,把旅游业作为重要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予以高度重视,随着中国夏都知名度的提高和基础设施的改善,尤其是青藏铁路通车后,来西宁旅游的人数不断增多,旅游经济效益不断增长。全市接待国内游客从2001年的130万人次增加到2007年的689万人次,年均增长26.06%;接待境外游客从2001年的1万人次增加到2007年3.33万人次,年均增长22.42%;旅游总收入从2001年的3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30.9亿元,年均增长41.42%。其中,旅游外汇收入年均增长28.22%。

  经过近几年的辛勤耕耘,西宁以“吃、住、行、游、购、娱”等六要素为主体的旅游产业体系已初步形成,旅游业发展有了实质性进展。同时,西宁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市综合功能不断健全,城市面貌有了较大改观,城市的旅居环境、形象和品位不断提升,更重要的是,在“摸着石头过河的起步阶段”,高起点为西宁从一开始就创造了一个诚信经营,处处“维护”夏都形象的旅游环境和旅游市场。这一切都为进一步加快发展积蓄了能量,西宁旅游被推向一个新的发展平台。

  “中国夏都”正在被熟知

  “中国夏都”这一为西宁量身打造的一个城市旅游品牌,从2001年首次推出走到今天,已成为西宁旅游的代名词,西宁在游客心中的城市形象和旅游定位随着这一品牌推广清晰、鲜明起来,知名度日益显现,人们通过它深刻地记住了西宁。同时,“中国夏都”的品牌效应也已在旅游客源地不断扩大,来西宁的游客大幅增长等方面显现出来。

  在成功打造“中国夏都”城市旅游品牌中,西宁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了41个类的相关产品,以推进资源开发和展示民族医药文化、历史文化、宗教文化等为切入点,建成了中国藏医药文化博物馆,开发了南凉虎台遗址、青唐城遗址、湟源明清老街、马步芳公馆等一批重要景区景点,塔尔寺、日月山、大南山等主要景区环境得到改善,山陕会馆、北城门、文峰碑、青海野生动植物园等一批新景区点被开发建设。西宁旅游内涵不断丰富,逐步形成了民族宗教、生态观光、乡村旅游、工业旅游等系列的旅游产品,同时,精心编制的中国夏都一日游线路、二日游线路和三日游线路,以及中国夏都旅游圈旅游精品线路,环青海湖民族体育游,自助旅游线路,为游客提供了精品旅游线路,特别是塔尔寺和中国藏医药文化博物馆等王牌景点知名度不断提升,享誉国内外。

   西宁旅游:以新高度继续奋进

  借这次全省旅游发展大会的东风,西宁一定会把举全市之力实现旅游跨越式发展的号角吹得更响亮,发展思路、奋斗目标、十大旅游发展核心将带着西宁旅游迈入一个蓬勃发展、生机无限的春天。

  核心之一:目的地和集散地

  做精做深城区内的北禅寺、南禅寺、虎台遗址公园、青唐城遗址公园、东关清真大寺等景点,抓好西宁周边日月山、湟源明清老街、大通国家级森林公园、湟中群加森林公园等景区景点的配套设施建设,完善旅游服务功能。加快“浦宁之珠”观光塔、城南温泉旅游度假村、城北区立体农业生态园等项目建设,大力发展以“农家乐”为主要形式的乡村旅游。

  核心之二:继续打造“中国夏都”旅游圈

  重点打造好环西宁200公里“中国夏都”旅游圈,培育和开发精品旅游线路,形成一批以西宁为旅游起点,环夏都和青海湖风光旅游圈,辐射黄河上游水上明珠旅游带、昆仑文化世界顶级旅游带及青藏铁路旅游线,青藏高原生态旅游区的特色旅游线路。

   核心之三:创建旅游品牌

  尽快把塔尔寺和青海藏医药文化博物馆建设成为全国乃至世界著名品牌,充分挖掘整理酥油化、唐卡、藏戏等民间民俗艺术,打造体现民族地域特色的艺术精品,依托藏医药文化博物馆和藏药企业,打造藏医药文化旅游精品,围绕打造世界藏毯之都,抓好藏毯博物馆建设,吸引国内外游客。

  核心之四:发展会展经济

  通过节庆活动,充分发挥省会城市的区位优势和夏季气候凉爽的特色,以节庆活动为平台,积极争取申办、组织各种国际性、全国性会议,举办大型展览、文化、体育、经贸等活动,发展会展旅游、商务旅游和节庆旅游。

   核心之五:发展旅游商品

  到2010年,旅游购物收入占旅游总收入的比重要达到25%以上,到2035年达到35%以上,尽快开发具有艺术性、实用性、便携性的高原绿色食品、中藏药保健品、民族工艺美术品等旅游商品、纪念品,培育和发展名牌产品,尤其要紧紧抓住国家已经将昆仑玉作为奥运奖牌镶玉的机遇,大力培育引进昆仑玉工艺品产销企业。

  核心之六:改善旅游环境

  完善旅游法规体系,建立健全景区管理、市场管理、行业规范等规章制度。加强监管力度,引导企业诚信经营,从业人员诚信服务、游客理性消费。大力整顿和规范旅游市场秩序,重点打击“黑车”“黑导”“黑社”“黑店”和欺客宰客、强买强卖等违法违规行为。

  核心之七:促进旅游与文化结合

  挖掘整理城市及景区景点的文化内涵,重点挖掘历史、中藏药、民间艺术等文化,尽快推出一批特色鲜明的文化旅游项目,加快地方民族文化、民俗文化、历史文化等的开发,充分挖掘整理酥油花、唐卡等民间民俗艺术,建设体现民族地域特色的艺术精品。

  核心之八:培育旅游市场主体

  每年确定一批重点旅游项目,到民间资本雄厚的地区招商,大力引进国内外知名的旅游资源开发,商品产销等大企业、大集团,参与西宁市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与经营,不断壮大旅游企业规模。

  核心之九:旅游宣传促销

  找准最能反映西宁城市风貌、最能体现西宁旅游内涵、最能展示西宁旅游形象的视角点,努力打造一批知名品牌。

  核心之十:提高旅游队伍素质

  加大对各类旅游人才的培养力度,逐步建立起一支业力能力强、知识面广、素质高的旅游专业人才队伍。(作者:古晓芳 张扬 张春云)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