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文县:白水河之痛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28日07:07 解放日报

  甘肃文县的青山绿水间,有一条白水河静静地流淌着。河畔,一间间瓦房只剩下骨架,坍塌的土墙变成满地土渣,梯田上的麦子被山石压折了腰……看到这些,才能想象“5·12”地震时的惨烈景象。据昨日统计,文县倒塌房屋28万余间;而受损房屋达54万余间,占全县总户数93%。

  当地人说,甘肃救灾在文县,文县救灾在中庙。在青川发生6.4级余震后,212国道文县至陇南市区段中断,四川广元至文县道路也中断。记者从绵阳辗转陕西汉中,驱车700公里到达受灾最重的中庙乡,采写这里的伤痛。

  校长的嘶喊

  “地震,地震!”5月12日14时28分,中庙小学校长张兆瑞用尽力气跑过每间教室,边砸门边呼喊这两个字。1分钟之前,他正在给六年级学生上思想品德课。突然间,学生们拿不稳笔了,桌子在扭动,一种从未听到的怪声由远及近,噩梦般袭来。

  很快,6个年级7个班的学生开始向外跑,没跑几步,学校的围墙哗啦一声倒了,3间教师宿舍轰隆一声垮了半边,远处的高山上冒出丝丝白烟,集中到操场上的孩子们惊恐万状,呼喊着乱成一团。

  老师把孩子们围在操场当中,张校长看见学校会计和教务主任,命令他们赶紧去校门口堵着,“不论哪个家长,都不能放进来,先统计孩子人数再让家长排队签名认领!”

  几分钟后,四面的村民顾不得坍塌的房屋,不顾一切地来找自家孩子。孩子一个个被领走,奇迹般地,一个都没少。此时已是17时,没有一个老师提前离开……

  挖出来的家

  姚忆楣刚上初一,家住姚家坪,就在学校后面的山坡上。“5·12”地震发生时,她和弟弟在上学,妈妈从房子里跑出来,小腿被墙砸中。再迟几十秒,建在高处的两层小楼就彻底倒在沟里。妈妈忍着痛,拼命往学校跑,看到两个孩子没事,这才给15公里外务工的孩子爸打电话。可是,电话怎么也打不通。

  18时许,姚忆楣的爸爸借了辆摩托车赶回来。看到受伤的孩子妈,还有土沟里自家房子的残砖碎瓦,一个大男人忍不住放声大哭:“辛苦了一辈子,房子怎么说塌就塌了……”从那时起,姚忆楣的眉宇间,就有一股无法解开的悲伤。

  一家人搭了临时的帐篷,第二天,爸爸就带着姚忆楣下到沟里挖东西。他们刨开砖头,欣喜地发现电视机还在,一些小家具也还完好。父女俩兴冲冲地抬回帐篷,一通电,电视机没反应。爸爸不死心,打开满是尘土的后盖,细心地擦洗;姚忆楣负责擦小家具,整整弄了一天,擦得像原来一样干净。晚上,爸爸把电视机通上电。意外的是,屏幕点亮了,主持人的声音传了出来,电视可以用了!这一刻,一家人偎依在一起,如此温馨。

  姚忆楣说,之后爸爸又把床挖出来了,还挖到了十几件衣服,心里好高兴。后来,解放军叔叔帮他们挖到了粮食,政府发了顶帐篷,黑咪咪也找回来了。看着这些,姚忆楣脸上终于有了点笑容。

  这里天最大

  村民说,早上从中庙乡翻山,中午就能到青川。从地图上看,汶川、北川、文县,都在地震带上。不巧的是,文县这一带的老百姓喜欢建房,以房多为贵。四口之家倾尽所有建几十间房也不稀奇。谁能想到,短短几十秒钟的山崩地裂,让90%以上的房屋都成了危楼,村民陷入了迷茫。

  农村人大多四世同堂,村民们第一次住帐篷,总觉得太挤。而且帐篷里没法洗澡,地震以来还没洗过。不仅如此,帐篷也不够。在中庙乡一直住队包片的文县纪委书记杜登芳说:“中庙乡中坪村有1.3万人,3629户,现在只有1810顶帐篷,包括学校、政府、卫生院在内。”

  雨季即将来临,政府正在竭尽所能。他们在后渠建了示范点,每家每户有“三间”:前面是帐篷,住人;中间和后面是彩条布搭起来的储藏室和厨房间。据杜登芳说,中庙乡是文县这么多乡镇中地势最开阔的,其他地方都是两面青山狭路逢,就属这里的天最大。刚刚动工的兰海高速公路和铁路都要经过中庙的罐子沟。到时候,中庙或许有大发展,这里潜力不小。

  示范点让村民们看到了目标。只不过,他们不知道建房的材料在哪里,也不知道去哪里找那么多泥水匠。现在,那里最需要的是帐篷和彩条布。雨季即将来临,他们还在苦苦等待……


本报特派记者 孟群舒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