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岗女工:刺绣出口到美国(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走进内蒙古 走进新东北⑨)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17日09:26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住在内蒙古包头市青山区富5社区的陈薇影下岗后,半路出家学苏绣,如今她和她的学员的作品不仅销路无忧,而且卖到了美国。日前记者来到陈薇影工作的社区绣坊里,她正在绣《清明上河图》。

  ■美国来的回头客

  环顾绣坊,底稿、棉布、绣花线,绷框、站架、手扶板,一应俱全。陈薇影说,这些材料工具一开始都是社区办事处置办的,还包括介绍主顾、推销作品。现在绣坊小有名气,供销两旺,很多老主顾还给介绍新客人。

  “前几天他们给我打电话说要来包头,想买我们的苏绣。我说你们别来了,我现在手边活儿很多,得先做完,你们下次来多提前几天打电话。”陈薇影说的“他们”是几位美国朋友,去年曾在陈薇影这儿一口气买走6幅刺绣。

  “他们一进来就相中了挂在墙上的画,直接就摘走了,3幅是众鸟栖树的写意画,一幅是红枫,一幅是风景画。”陈薇影回忆道,“外国人不大喜欢太艳的东西,喜欢素气自然的东西。”

  ■人到中年才捏针

  陈薇影正在绣《清明上河图》最热闹的一部分,也是人最多的部分。“大部分都是平头百姓,所以人物的头、衣服、腰带、鞋都得分开绣,不能一针到底,得用不同的线,不同的针法。”陈薇影介绍道,“原图就是分开的,反映平民生活嘛。有钱人也有几个,穿长袍,坐马上的,他们可以从头到脚一起绣。”

  陈薇影介绍,这样一幅1米长、30厘米宽的刺绣,在包头卖1000元,呼和浩特2400元,北京6000元以上,“现在就有一幅在北京一家店里等着卖呢。”

  苏绣是一项手工性极强的传统艺术品,因此在市场上,没有真伪之分,只有优劣之辨。而且绣工多出江南,北方比较少见。

  陈薇影几年前下岗后,自己去南方学习苏绣。“咱是30多岁之后才捏针,相比江南地区五六岁就捏针的绣女,能做到目前的程度已经是很不容易了。”回到包头,在社区办事处提供的小屋里,开了个“女子绣坊”,培训社区里的下岗女工,刺绣补贴家用。“学员绣完了,交上画来,付给工费,画要是卖了,再给提成。”她说。

  ■学员都是下岗职工

  苏绣里“劈丝”的功夫最关键。把一根头发粗细的绣花线分成1/2、1/4,以至1/12、1/24的细线绣,并将千万个线头、线结藏得无影无踪,才能充分表现物体形象的质感。

  “绣鱼尾,用线要细,排针要虚,才能表现轻薄、透明感;绣猫,根据毛丝变化规律掌握丝理,绣出来的猫毛茸茸的,逼真生动,绣的粗糙,猫毛就会像钢针一样扎着。”陈薇影说,目前绣坊有100多学员,由于大家都是下岗职工,四五十岁了,做活儿快不了,“如果每人每天绣八九个小时,完成这样一幅得四五天。快的话一个月能完成四五幅,慢的话一幅也出不来。”慢工出细活。“所以一些熟悉我们的画院、商店,订货都提前好多时候。”

  陈薇影又底气十足地补充了一句:“现在买家都得排队等着,我绣的这幅,还有她们绣的都已经有主了。”

Powered By Google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