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军公所何时结束"风雨飘摇"?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24日03:27 燕赵都市报

  本报驻保定记者 张娜

  ■核心提示

  曾被文化部、建设部评为“中国近代优秀建筑”的保定淮军公所旧址,在经历了历史的“冲刷”之后,现已经满目疮痍,百年徽派古建筑的屋顶长满荒草,到处是破屋烂瓦。保定市政府连续几年都将淮军公所的修缮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中,但是由于产权和资金问题,这座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清代淮军公所遗址的修缮工作一直进程缓慢,目前基本处于停顿状态。

  ■古韵悠悠凋落风雨中

  因为年久失修,淮军公所的现状只能说是破破烂烂。在周围楼房的遮掩下,许多人都已经忘掉了淮军公所的所在。似乎只有大门口南侧墙上的两块牌子显示着它的价值,一块是“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另一块牌子上面标示着:“淮军公所是河北省唯一的一座国家级近代优秀建筑”。

  走进院内,满眼是人们后来搭建的平房,门口的锁表明很多房子还有人居住,但随处可见破砖烂瓦。在偌大的一个院落中,鲜有人走动。据一位大爷介绍,原来这里的住户大多都搬走了,房子则租给了一些来保打工者。“白天这些人都出去打工,自然很难见到人了。”

  老人指着前院长满荒草的屋顶告诉记者,因为漏雨,所以房主很便宜地租给了外地的小贩儿。东侧一处“老屋”更是杂草丛生,有人居住的房间,许多窗子都被人用塑料布挡住以避风雨。

  走在两院中间的甬道上,两边高高的马鞍形的封火墙,使人犹如身处南方大户人家的庭院。墙壁上当年手绘的水墨画已斑驳脱落,残留图案上似乎还留有竹林、溪水、庭院等景物的影子。细致的窗棂花样,别致的飞檐上,不知当年耗费了多少能人巧匠的心思。

  ■修缮提了多年,依然步履维艰

  据了解,淮军公所院内现有200多住户,产权分属保定市文物局(原保定市文物旅游局)、保定市房产管理局、体育局、园林局、南市区政府、华北电力大学、河北金融学院等多家单位。

  淮军公所的修缮工程早在2004年就被当地文物保护部门提上日程。

  2005年,淮军公所居民的清退和安置工作又被列入保定市政府十件实事之一,并计划用3年时间完成。

  之后的3年里,淮军公所居民的清退和安置工作也经常在政府文件中被提到并要求完成。但是,由于所需资金数额巨大,费用出处没有明确,所以3年过去了,各产权单位都持观望态度,搬迁及修缮工作则处于停止状态。

  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落实方案中,要求在2008年底,完成《淮军公所、清河道署保护规划》编制和审批、立项;完成淮军公所居民搬迁任务,启动淮军公所迎宾院的维修和淮军公所整体维修方案的设计。

  但遗憾的是,记者在6月20日采访时,居住在淮军公所三合院中的多年的电校职工称,今年从来没有接到要搬迁的通知。其他的住户也称没有听说过今年要搬走的消息,更别提安置了。

  ■老专家指引救赎之路

  保定市文物局李秋占副局长告诉记者,目前,淮军公所的保护规划已经做好了,也已经得到了省文物局的批复;维修方案也做好了,已经上报。“由于里面产权单位太多和资金问题,全面进行整体维修不太现实,所以我们想以迎宾院为突破口,循序渐进地推进。资金方面则积极争取省和国家文物局的支持。”

  对于目前淮军公所因产权多而产生的搬迁安置问题,78岁的老保定人、地方历史文化专家尤文远老先生认为,现在所谓的产权单位,都是当初政府分配给他们的办公场所,都是国有财产。“说产权是他们的,根本说不通!”

  直隶总督署原馆长、老文物专家衡志毅认为,应该增加城市的文物保护经费。“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保定市的文物保护经费就是每年50万元,至今十多年未变,这是不合理的。保定市光国宝就有47处,经费少是干不成事的。文保经费应该按相应的比例随经济的发展而递增。”

  ◎淮军公所简介

  淮军公所位于保定市恒祥南大街,是李鸿章为纪念淮军在镇压太平天国和捻军阵亡的“将士”而建的昭忠祠,并兼有安徽会馆之功能。李鸿章死后改为李鸿章祠堂。

  淮军公所规模宏大,占地面积约40亩,建筑面积约5000平方米。分7个区域。一是正门以内的前院,为办公和迎送客人之所。二是戏楼和公祭区,位于前院的后部。三是生活住宅区,有三个院落,位于戏楼的后部。四是神厨库,即伙房,位于前院的东侧。五是死亡将士纪念区。六是荷花塘,即花园区,位于该所的西南部。七是停放车马的马厩区,位于该所的西北区。

  淮军祠堂与公所是一座具有南方和北方风貌的混合建筑体。整体布局严谨。其建筑特色突出一个“精”字,无论是砖雕、石雕或木雕,都称得上艺术品。

  1948年作为冀中军区司令部,1949年作为河北省军区司令部,1958年后为河北省财贸干部学校校址。1991年淮军公所被国家建设部、文化部公布为“中国近现代优秀建筑”,1994年被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吴良镛等专家都曾来此地考察,并称,若淮军公所能够尽快修复,将与古莲花池连成一片,进而辐射到周围的清河道署、大慈阁等其他历史遗迹,形成一个历史古建筑群落。

Powered By Google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