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沪气象部门贴近百姓需求 气象服务精细贴心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03日01:21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上海七月二日电 (记者于俊)上海气象部门树立“民生气象”的服务理念,气象产品贴近百姓需求,气象服务精细贴心。

  据上海市气象局局长汤绪今天介绍:该局主要通过“气象预警信息广覆盖”、“气象监测数据更开放”、“气象服务内容和形式更丰富”、“气象防火科普知识更普及”、“气象与市民的互动更频繁”等方面做好“民生气象”工作。

  目前,上海气象信息每天在本地十七个电视节目频道中播出三十九档天气节目,播出时间五百四十分钟,收视人口达二亿人次。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在电视上播出的时效缩短到十五分钟以内。建立了“上海气象信息网”,每天的手机气象短信发送量超过一百万人次。全市有二万二千多个公共电子屏、二千块楼字电视和一千块电子路牌实时发布气象信息。建立了覆盖全市十九个区(县)应急管理部门的气象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初步形成了报纸、电视、广播、电话、网络、短信、电子屏等为一体的气象信息发布平台。还将尝试利用区域性标志性建筑物,通过变化灯光颜色等方式,更广泛地向在户外活动的市民及时提示天气变化。

  现在,市民每天可以上网了解五千多个天气实况数据和图表,包括上海全市五十个自动气象站以及中心城区三十个测站每六分钟一次的温、压、湿、风等,每小时一次的卫星云图、多普勒雷达图。在台风等灾害性天气来临时,气象部门就与电视台、网站等联合直播,向社会提供灾害性天气的实时气象动态数据,将台风及其影响全方位、立体化地呈现于公众面前。

  围绕市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对气象服务需求不断增强的趋势,进一步深化“健康气象”服务,将气象灾害预警信号阵营从十一种扩容到十五种,其中就有臭氧和霾两类事关市民健康的气象预警信号。针对上海高层建筑较多的特点,推出了不同高度分层风的预报。气象预警逐步精细化,在预报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对天气现象出现的时间、地点、强度和过程进行描述,便于市民对未来的天气形势有较为全面的了解,气象专业语言也力求转化为市民易于理解的语言。针对上海国际化发展需要,推出了外籍主持人出镜的电视天气预报节目。

  多次开展居民小区和学校等基本社会单元的气象防灾演练,将气象防灾科普知识送进小区、学校和村镇,全市一千一百多所中、小学和十万多名中、小学生参与了相关活动。还将与上海市科协等部门合作,通过各类公共科普宣传点宣传气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知识。

  上海市气象局还不定期向市民开放,在春节、假期及一些重大活动前,尝试开展了由多部门和市民共同参加的开放式的天气会商活动。创建气象志愿者队伍,建立更为广泛、市民参与度更高的公众天气预报质量监督制度。

  汤绪表示,上海市气象局已连续三年为市民推出了涉及气象服务方面的六件实事,力争通过每年有重点的工作,有效把握好申城头上的“一片天”,力求把为市民服务的“民生气象”工作做得更好,让市民更加满意。(完)

Powered By Google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