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救灾英雄谱 余震发生时 坚守危房救人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03日05:20 中国青年报

  屈杰文 李春丽 本报记者 史照栋

  5月12日14时28分,武警甘肃总队陇南支队文县中队跟往常一样,正在进行午操课前的准备。突然,房屋剧烈晃动,室内的水杯、盆架纷纷落地。

  正在检查部队起床后秩序的中队指导员戚涌泉大喊:“地震了!”并立即吹响了紧急集合哨。

  随后,戚涌泉迅速召开党支部紧急会议,组织中队29名党员,成立3路抗震救灾突击队,分赴城关镇元茨头村、大渡坝村和中庙乡中坪村展开救援。

  官兵们赶到时,中坪村的滚滚烟尘还没散尽,垮塌的房梁横七竖八,部分危房摇摇欲坠。突然一个声音从废墟里传了出来:“叔叔快救救我!”

  戚涌泉立即赶了过去,只见一个女孩儿的双脚被一块砖混残墙死死压住。他急中生智,从废墟中抽了两根木棍,将木棍插入缝隙中,在木棍下垫上砖块,奋力把残墙撬了起来。然后用双手扒开女孩身体周围的瓦砾,把头盔戴在女孩儿头上。

  他带领官兵冒着余震、房屋垮塌的危险,从废墟中救出4名学生。

  接到新的命令后,顾不上拍落身上的尘土,戚涌泉又火速赶往距文县县城25公里的甘树湾村。

  甘树湾村的房屋依山而建,地震发生时,因山体滑坡多数房屋被掩埋,不少群众被压在废墟下。戚涌泉焦急万分,到达村子后,立即带领官兵开始搜救。

  余震再次发生,砖块纷纷砸在他的身上、头盔上,战士孙建辉在一旁喊道:“指导员,快闪开!快撤!”可是他似乎忘了自己身处险境,一直喊话鼓励被困的群众:“不要害怕,不要乱动,再坚持几分钟,我们就可以把你们救出来了。”

  经过18个小时的连续奋战,官兵们从废墟中成功搜救被埋群众12人,转移伤员23人,疏散群众400余人。

  玉垒乡黄路村是文县最偏远的一个村,公路已全部瘫痪。5月16日凌晨,大雨倾盆,狂风怒号。戚涌泉带领中队19名党员骨干组成“先锋突击队”,每人背负25公斤的“救命粮”,徒步向30公里外的黄路村挺进。

  一路上余震频发,滑坡不断。晚上8时,他们才突击到了黄路村。以前只需走两个多小时的路,这天他们足足用了13个小时。

  搜救,运粮,转移被困群众……官兵们冒着高温,克服疲劳,连续作战。

  为了能让灾区的孩子尽快重返校园,戚涌泉又带领中队官兵为6个村的小学搭建帐篷学校,使400多名小学生在地震后的第五天重新走进了课堂。

Powered By Google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