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保每一分钱都来得清楚去得明白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03日05:25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讯:

  每一项救灾物资、每一笔救灾资金都有案可查,随时接受群众监督。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以来,抗震救灾款物的“来去”一直广受关注。在昨日上午由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灾后重建第四次专题新闻发布会上,市纪委、财政、民政、审计等有关部门的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了我市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监督检查工作的开展情况。

  据悉,今后,我市还将加强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制定和执行情况,重建工程项目立项、报建、招投标、施工监理、施工验收等环节工作情况,重建工程质量和建设安全以及对各种恢复重建资金物资管理使用情况等四方面的监督,确保专款专物专用、公开使用、重点使用、节约使用,严禁挤占、挪用、截留、不及时到位和随意安排等现象的发生。

  救灾款物管理

  上网查询一目了然

  [关键点击]

  进入成都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chengdu.gov.cn),就会在页面的显眼位置看见加黑提示的“[推荐]救灾资金和物资接收发放”字样,点击进入,我市抗震救灾资金和物资的管理使用情况随即进入眼帘。据了解,为了保障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管理使用信息的公开、透明,除了政府门户网站外,登录成都市红十字会、成都慈善会等网站也可查询相关信息。

  [数据说话]

  截至6月29日17时,全市共拨付各类抗震救灾应急资金79305.66万元,其中中央、省拨付抗震救灾专款52750万元,市本级安排抗震救灾资金26555.66万元。截至6月29日17时,市本级累计接收救灾捐赠资金总额为53679.42万元,其中:市财政收到的政府部门等捐赠资金为10456.04万元;市工、青、妇、残联、市教育基金会等社团接受捐赠资金为2282.08万元;市慈善会、市红十字会接受捐赠资金为40941.30万元。捐赠资金累计支出47994.61万元。其中,发放灾区困难群众临时生活补助金27200万元,救助受灾困难群众111.21万人,向3223名遇难人员的家属发放国家抚慰金1611.5万元。

  截至6月30日,全市共接收九个大类、34个分类物资,主要有:大米19162.4吨,发放17002.6吨;面粉3733吨,发放3466.7吨;棉被173394床,发放161183床;帐篷91325顶,发放89773顶;彩条布333.5吨,发放332.3吨;药品17.1万件,发放10.7万件;方便食品153.8万吨,发放130万吨;其他食品1473吨,发放1187.4吨……

  救灾款物使用

  每一笔都上墙公示

  [现场直击]

  一个月前,记者多次走进我市三大救灾物资转运基地之一的航空港物流园区救灾物资转运站采访。每次采访时,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大批的抗震救灾物资和科学的现场运行组织。收货、清点、质检、接单、点货、签字、核查、发货、押运、接货……每个环节都职责明确清晰:严格的抗震救灾物资入库、出库管理等流程和纪律之下,每一个环节的责任人都必须签字,一旦出现任何问题便可倒查追责,找出责任人。

  [新闻揭秘]

  航空港物流园区救灾物资转运站,只是我市救灾物资接收和发放有序开展的一个缩影。灾害发生3天后,抢险救灾物资需求不断增加,市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监督检查领导小组及时指导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商务局、市慈善会等单位建立并完善了相应的抗震救灾资金物资接收流程、拨付流程,抗震救灾财政资金管理具体程序,抗震救灾捐赠物资入库管理流程、出库管理流程等一系列严密的流程。督查指导各资金物资归集发放点建立了完善的工作流程,以图表形式清楚地反映了出来。每一笔款物的管理、使用和分配情况信息,也都进行了上墙公示。

  救灾款物监督

  纪检审计全程跟踪

  [现场直击]

  记者在彭州市纪委等多个部门制订的救灾物资管理、调度组织系统图上看到,从接收到入库再到调拨、发放,环环相扣,无缝可钻,接收单一式三联、调拨单一式四联,每一张清单都清晰地记录着每一笔物资的来龙去脉。在保证抗震救灾物资和资金的接收、分配和发放公开、透明,阳光操作的基础上,实现全方位监督。在市纪工委组成的7个督查组专项督查的基础上,还有专门的督查组对彭州20个镇抗震救灾款物的管理发放工作展开拉网式明察暗访。

  [新闻揭秘]

  5月12日当天,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就设立了监督指导组,由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组成,负责对全市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监管工作进行指导和协调;

  5月13日,市纪委、市监察局成立监督检查组,开展对救灾款物登记、拨付等环节的监督检查;

  5月15日开始,6个督查组相继进驻市120指挥中心、市商务局西航港基地、市红十字会等6个物资归集拨付点实行驻点24小时督查;

  5月16日开始,4个监督检查组由纪工委书记带队,对相关市级部门和重灾区的38个乡镇、村救灾款物发放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少数发放不透明、登记不准确、公示不及时等问题进行了督促整改……

  灾情发生后,各地大量救灾物资涌向灾区,为了保证救灾款物及时有效用于灾区和受灾群众,市纪委、市监察局采取现场督查、末端督查、工作巡查和全程跟踪审计等方式,切实对抗震救灾资金物资募集接收、库存管理、调配拨付和发放等关键环节实行了全程监督。从5月27日开始,13个区(市)县纪委监察局300余名干部,深入重灾区入户调查受灾情况,检查指导救灾资金物资发放工作。从6月2日开始,党风廉政监督员、特邀监察员、基层廉情信息员和征聘的81名社会监督员,深入基层收集群众对抗震救灾的情况反映,强化了对抗震救灾款物的监督。

Powered By Google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