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民生同行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03日05:49 大河网-河南日报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一场突如其来的特大地震让全世界都记住了一个名字——中国汶川。这场8.0级的大地震让无数间房屋在顷刻间坍塌,变成瓦砾废墟,也让无数人在顷刻间失去亲人,家破人亡。灾难面前,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十万火急地赶赴灾区,和灾区人民一起并肩作战;与此同时,党中央紧急号召全国上下齐心援助四川灾区,支援灾区人民渡过难关,重建家园。因此,在这场巨大的灾难中,除了毁灭性的破坏和伤痛,我们还看到了一个社会主义大国视民生大于天的治国理念。

  民生,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的命运休戚相关。古今中外,无数朝代更迭、无数政党兴衰,都在反复证明一个道理:重视民生,则国泰民安、政通人和;无视民生,则国覆民反、政息人亡。唐朝前期出现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就是得益于实行休养生息、轻徭薄赋政策,而到了晚期,由于藩镇割据、战乱不止,导致政治腐败、赋役繁重,最终使大唐王朝走向覆亡。二战以来,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相继推行了社会福利政策,不同程度地缓解了社会矛盾,从而实现了经济社会的相对繁荣稳定。

  民生问题,始终是无产阶级政党关注和着力解决的核心问题。早在150多年前,《共产党宣言》就庄严宣告:“无产阶级的运动是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为劳苦大众谋福利”写进了党纲,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定为党的最高宗旨。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就是民生不断得以改善的过程。今天,当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民生问题更得到了从未有过的重视。刚刚召开的党的十七大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历史性地载入党章,将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和谐社会建设科学地定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特别是向全体人民作出的“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二十字郑重承诺,不仅成了执政党不可动摇的执政理念,也成了古往今来关于民生问题最合理、最朴实、最贴切的解释——这是关于民生问题的一个全新的高度。

  改革开放30年,我们国家在全球已处于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令世界刮目相看,然而我们在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感到骄傲和自豪的同时,更应该冷静地悟出其中的道理:只要关注民生,改善民生,重视和解决人民群众的利益问题,国家才能安定和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稳步推进,否则,将会停滞不前,甚至风雨飘摇。因此,民生问题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它直接连着国运,是执政党肩负的重大历史使命。

  民生问题涉及与百姓密切相关的衣食住行、教育医疗、劳动就业、养老保险等诸多问题,是人民群众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想方设法改善人民生活,就是最大、最具体的造福人民,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省委书记徐光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说过这样的话:“解决民生问题是最大的政治,改善民生是最大的政绩。这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得出的必然结论。”徐光春书记的话指出了改善民生对于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性,渗透了拳拳的爱民之情、利民之意,袒露了心系民生的心迹。对于全省各级党委、政府端正执政理念起到了引航导向的作用,也道出了人民群众的心声。

  民生无小事,点滴总关情。民生连着民心,关系着群众的切身利益,把关注保障、改善民生大事落到实处,关键是要从群众最关心、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用真情实感贴近群众,用真心实意服务群众,用真抓实干造福群众,心随百姓共冷暖,俯首为民解困忧。正如三门峡市委书记李文慧所说的:“切实把民生问题摆上重要位置,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发展的目的是让老百姓充分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真正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的生活、生存、生计问题。

  陕县地处豫西边陲,如何在陕县这片热土上解决好民生问题,使人民群众过上富裕、文明的新生活,这是全县人民的夙愿,也是我们陕县县委、县政府面临的重大课题——

  教育是民生之基,也是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下转第六版)

  (上接第一版)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把教育归结到民生问题的范畴,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教育涉及千家万户,惠及子孙后代,教育公平是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公平正义的客观要求。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真正实现“学有所教”,我们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重要地位,坚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需求,以期让教育成为带动我县经济发展的领跑者。本着这一思想,我们积极加大对教育发展的投入。为了激发广大教职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们建立了教育奖励机制,每年拨款50万元奖励在年度教育教学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先进单位和个人。在及时全额划拨中小学教育事业费和生均公用经费的基础上,追加教育经费400万元,一次性为全县中小学配齐所需的图书、仪器等教学设施。为了满足和丰富人民群众体育文化生活,打造健康、和谐、文明的新陕县,县里决定高标准扩建体育中心,本着一次性规划,逐步实施的原则,从2007年起逐步在体育中心筹建羽毛球馆、跳水馆、游泳馆、网球场等体育设施。为了进一步完善优化城区教育的布局设施,2008年投入7000余万元,为陕州中学征地150亩,兴建了建筑面积为27000平方米的教学楼、专家楼、餐厅等配套设施和一个设施齐全的400米塑胶田径场;投入5000余万元新建一所高标准的小学,使人民群众子女充分享受优质教育,真正使全县人民都成为教育的受益者。

  医疗是民生之需,也是群众急需解决的问题。为切实解决好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实现“病有所医”,我县积极申请并获省委、省政府批准,成为全省第二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从2006年2月1日起,正式启动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每人每年只需缴纳10元就可以享受合作医疗。目前,全县参合农民252780人,参合率达到92.9%。全年总计补偿1221.95万元,参合农民受益169378人次,受益率达67%,居全省领先水平。在此基础上,2008年,我县再次出台新的补偿方案,降低起付线,提高报销比例,封顶线从原来的1万元提高到3万元,据估算,新方案出台后,每年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群众将可多得近900万元的实惠。新农合的实行极大地缓解了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

  城乡弱势群体是帮扶的重点对象,也是社会和谐的根本。为了保障弱势群体的工作和生活问题,我县仅2007年一年就投放资金359万元,解决了23769人的生活困难;同时,我们不断强化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免费对1650多名下岗人员进行了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开发城镇就业岗位8500个,使2750名下岗人员实现再就业,并督促指导全县开展劳务输出6.9万人。为了使人民群众脱贫致富,2007年我县实施扶贫和农业开发项目20个,解决温饱2600人。在此基础上,我们全面完成农村“户户通电”工程,发放种粮直补资金1344万元,补贴农机具资金30.82万元。全县农村中小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两免一补”资金总额达663.9万元。安排残疾人就业32名,发放轮椅120辆,对白内障患者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残疾人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爱。另外我们还全面加强社会保险工作,2007年完成各项社会保险基金征收7094万元,同比增长20%,创历史新高。其中,征收基本养老金5010万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金1575万元,失业保险金509万元,确保了各项社会保障费用按时足额发放。

  发展是解决民生问题的基础和保障,也是群众的迫切愿望。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做大经济总量这个“蛋糕”,是民生问题得到保障和改善的根本。对此我们依据县情在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谋划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晋十争强”的战略目标:晋十,就是在全省新一轮县域经济排名中保证晋升“10快”行列;争强,就是在晋升“10快”的基础上争取跻身“全省20强”。为了实现这个战略目标,我们努力在六个方面寻求新的突破:

  一、在加大招商力度、推动项目建设上寻求新突破。

  在招商引资方面,树立“客商发财我发展,客商创业我就业”的开放意识,给客商让利,让客商发财,不断增强政策的吸引力,以政策高地打造投资洼地。严格实行“零接触”政策和“一条龙”服务,所有来陕县投资的项目由商务局负责办理一切手续和营业执照;之后,3000万元以上的项目交由发改委服务,3000万元以下的项目交由中小企业局服务。县优化办定期不定期召开企业和商户评议职能部门活动,及时将评议结果通过新闻媒体和专栏形式公布于众。各职能部门规范执法行为,所有到企业的检查、收费和罚款等,事先都必须向县优化办提出申请,批准后按规定时间、规定范围进行,否则企业有权拒绝。

  在项目建设方面,年初确定的7个续建和12个新开工项目进展顺利:总投资5.5亿元的日产4500吨干法水泥项目已投产;总投资17亿元的恒康铝业项目,已完成90%投资;永泰双甘膦、大唐风电、缘份果业等项目进展比较顺利。这19个项目,年可新增销售收入93亿元,利税13亿元左右,可实现经济总量翻一番。恒康铝业二期、锦荣400万吨干法水泥二期、大唐风电二期、30万吨烧碱、36万吨PVC、惠鑫单晶硅、多晶硅等24个项目的前期工作正在按计划稳步推进,形成了在建一批、运作一批、储备一批、研发一批、源源不断的强劲发展态势,力争实现总量再翻一番的目标。

  二、在转变发展方式、提升产业层次上寻求新突破。

  一是下大力气抓好现有企业和项目的节能减排,加强环保设施建设,确保降低能耗、减少污染物排放总量两项约束性指标全面完成。二是引导鼓励企业和项目拉长产业链条,实现资金不出陕县再投放,产品不出陕县再加工,打造“煤—煤化工、铝—铝深加工”产业链条,形成“产业链式延伸,产品升级换代”的良好局面。三是严格把握新上项目的产业导向,大力引进高新技术项目、轻工项目,力争经过3-5年转型,使高新技术和轻工项目在工业中的比重达到50%以上,逐步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四是加快发展旅游和商贸服务等第三产业,逐步调整经济结构,使三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显著提高。

  三、在激发乡镇活力、壮大乡镇经济上寻求新突破。

  树立“因地制宜,人无我有,人有我先,人优我特”的发展意识和发展思路,强力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根据各乡镇不同地域、人文、资源特点,着力打造“城郊型经济、特色农业经济、乡镇工业经济、旅游经济”四大板块经济,走出一条富有特色的乡镇经济发展路子。

  四、在实施“品牌”战略、打造亮点经济上寻求新突破。

  工业方面,以工业聚集区为依托,在精细化工、建材、铝工业、耐磨材料、机械制造等方面做文章,确保1-2年内有3-4个产品成为全省知名品牌,2-3年内有1-2个产品成为全国知名品牌。

  农业方面,进一步扩大“二仙坡”绿色无公害苹果的品牌影响力,着力打造“陕州桃王”、“原店石榴”品牌,带动果业快速发展;叫响观音堂牛肉、大营麻花、菜园面豆和手工挂面、大延洼红薯粉条等品牌,带动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快速发展;培育西李村辣椒、张茅小米品牌,带动特色种植业进一步扩大规模。

  旅游方面,扩大西张村天井窑院开发规模,形成天井窑院群落;加快空相寺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叫响达摩品牌;整合石壕古道和石壕村历史文化资源,叫响石壕古道品牌;对矿泉水资源进行大刀阔斧整合,充分挖掘其潜在的市场价值,叫响矿泉神水品牌。

  五、在加快城市建设、统筹城乡发展上寻求新突破。

  一是全力抓好15个重点项目。根据城市规划,今年我们确定了“高阳路提升改造工程”、“人民公园扩建工程”、“中心医院建设工程”、“城区供热工程”以及陕州中学扩建、陕州小学建设、体育中心建设等15个城市建设重点项目,力求使城市的功能进一步完善,品位进一步提升,城市居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二是适时推进城中村改造。按照城市建设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按照“先安置,后搬迁”的原则,按照现代化社区的标准,先易后难,由里到外,成熟一个,改造一个。今明两年,选择条件比较成熟的2-3个村,着手进行规划改造,让群众看到改造后比较理想的效果,以亮点带动重点,以重点带动全面。三是择优扶强重点镇建设。以打造“东部工业重镇”为目标,以“扩张规模,完善功能,膨胀人口,强化管理”为重点,加大观音堂镇建设力度,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把观音堂镇建设成陕县的东部副中心城市,与西部的县城遥相呼应。以国道、省道沿线乡镇为重点,打造“310、314、318经济隆起带”,其中318沿线的经济总量经过2-3年努力要达到全县经济总量的10%以上。张湾乡、张茅乡、硖石乡积极向上争取撤乡建镇,加大城镇文明对农村腹地的辐射带动力度。四是加快改革户籍管理制度。从今年开始,县城和观音堂镇取消二元户籍管理制度,以具有固定住所、稳定职业或收入来源为进城落户基本条件,打破城乡壁垒。同时,在子女就学、劳动就业和培训、社会保障等方面要同等待遇,为加快城市化进程扫清制度障碍。

  六、在办好十大实事、着力改善民生上寻求新突破。

  今年县委、县政府向全县人民郑重承诺了“继续改善农村村容村貌和治安环境”、“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事业”、“继续改善医疗卫生条件”、“认真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等十件实事。我们本着“好事办实,实事办好”的原则,对每一件实事都明确一个县级领导分包,并逐一明确主办单位、协办单位、责任人和进度要求。做到对群众说过的话一定要算,承诺的事一定要办,从每一项工作、每一件具体事情打造“诚信政府”的形象。

  今天的陕县正快速奔跑在和谐幸福的大道上,然而,无论经济发展走多快走多远,始终是围绕着民生运转,从民生出发,又以民生为归结。这是时代的呼唤,也是党和政府难以割舍的为民情结。

  党心、民心,心心相印;党务、政务,民生惟大。解决民生问题,责任重于泰山。如何才能做到一切为了民生?一句话——只要我们的党和政府与民生同行,从思想上尊重群众、行动上依靠群众、工作上服务群众、感情上融入群众,真正从群众最希望办的事情做起,从群众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抓起,我们就完全能够把民生这项最大的公务办好。

Powered By Google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