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PK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03日08:02 长沙晚报

  近一年来,一场有关深圳房价会否下降的打赌,引起了广泛关注,而两位主角是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徐滇庆和知名财经评论人牛刀,徐滇庆声称如果他输了就登整版文章向深圳市民“道歉”。昨天,徐滇庆正式抛出《致深圳人民道歉信》,宣布自己与牛刀的打赌以失败告终。据了解,整版道歉广告价格逾10万元。(7月2日《每日经济新闻》)

  学者该为“断言”付出代价

  王任之

  北大教授徐滇庆践诺,终于为他一年前断言深圳房价“半年上涨50%和均价突破2万元”的谬论付出了代价,但愿这逾10万元的“学费”能够警醒一些信口开河、“包治百病”的专家学者,治一治当前愈演愈烈的学术浮躁症。

  需要指出的是,这种主观臆断、凭空想象、无端猜测、大胆预言式的专家学者,绝不止徐滇庆一人,有的还是学界的泰斗和领军人物。

  我等民众之所以信赖专家,是因为我们相信专家学者应该是最理性、最睿智、最坚持逻辑、最依赖数据、最讲究演算的人,可是现在某些专家却坐不住冷板凳,热衷于“赶场子”、“端杯子”、到处“秀”身影,到处发表演讲,什么话都敢说,什么牛都敢吹,什么论断都敢下,一副“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样子,以期达到吸引眼球、提高自己身价的目的。这种什么都敢“断言”的学术的浮躁症早该治一治了!

  社会需要“明白说话”的学者

  叶 灿

  北大教授徐滇庆打赌打输了,对深圳房地产的走势预测出现了失误,这是事实。但我认为,这丝毫不会影响他的学者形象,也丝毫不会影响我对这类学者的喜爱。第一,他勇于践诺,第二,他敢于明白说话,不绕弯子,是性情中人。

  时下,敢于明白说话的学者,不是多了,而是太少了。现在学界充斥了大批“面孔模糊”的人,很多专家在外人看来满腹经纶、学富五车,可当大家睁大双眼、真正需要他(她)建言的时候,却往往玩起文字游戏,从A原理说到B原理,绕了无数个弯子,让人如坠五里雾中,最后还是没有一句明白话,不吐露自己的见解。这样的专家学者,好比上海的教授谈文学,不说还明白,越说反而越让人迷糊了。

  相比鲁迅先生笔下的“上海教授”,我想现在我们的社会更需要明白说话的“徐滇庆式”的教授,敢说敢当,敢于争鸣,虽然这样自己要承担说错话的风险,却不需大家去“猜谜语”,显然为社会节省了大量的成本,这其实也是一种学者风骨和道德的体现。难道不是吗?

Powered By Google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