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绿丛中一点红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03日08:27 长沙晚报

  

万绿丛中一点红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去年销售总额达819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了1倍多,而今年第一季度的销售额已超过去年全年。国新供图

  又到年中,不少理性的投资者开始盘点收益。与股市新开户数剧减及基金缩水严重的募资规模形成了鲜明对比的是,上半年银行理财产品呈现出了爆发式增长。除了数量上的巨变外,理财产品本身也在悄然发生质的变化。在悄然生变的银行理财产品面前,是坚守还是撤退呢?

  本报讯(记者 李素平)上半年,股市低迷,基金缩水,对于深陷股市“囹圄”的投资者来讲,银行理财产品表现如何呢?专家的答案是:银行理财产品是某种意义上的赢家,特别是保本和固定收益的理财产品,可谓“万绿丛中一点红”,不仅发售量激增,产品收益率也由于品种分化而愈加差异化。

  半年逼近去年全年发售量

  尽管4月份银监会掀起的“监管风暴”让当月银行理财产品发行一度步入低谷,但随后的5月、6月,理财产品销售实现了稳步回升。据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统计,6月发行414款,创下单月理财产品发行数量的新高,较5月上升了4%。让人印象深刻的是,这个数据几乎比2007年理财产品单月发行数最高的11月份的240款翻了一番。

  从数量上看,截至6月30日,上半年银行累计发售理财产品达1988款,直逼2007年全年的发行总额2404款。从规模来看,仅一季度全国银行理财产品销售已达9100亿元,上半年或将达到1.2万亿元,而上半年成立的新基金募资规模仅为957.13亿元。

  港澳资讯投资研究中心投资总监汪翀告诉记者,银行理财产品迎合了市场需求,其规模超过基金说明百姓理财需求巨大。基金上半年单边下跌-30%多的业绩跟大盘走势以及基金公司治理结构和法律道德风险有直接关系。

  短期保本取代“打新明星”

  与去年理财明星“打新”类理财产品盛极一时景象不同的是,随着今年以来股市的持续走低,一些短期保证收益和保本-浮动收益的理财产品开始回归主流。对于稳健为上的投资者,这是当下不错的选择。

  目前,一些短期的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开始走俏。信贷资产类产品由于风险较低,流动性较好,收益略高于定期存款,以及投资债券与货币市场等诸多“优点”,成为了备受投资者青睐的“新宠”,占据了当前市面上银行理财产品的主流。本周在售的招行、建行、交行等银行理财产品大多为信贷类产品,且期限大多在两个月到1年之间。

  投资者催生理财产品分化

  另一个新的变化是,随着国际油价突破140美元/桶,国际金价重上930美元/盎司,玉米、大豆等农产品价格也大幅上涨。一些激进型的银行理财产品开始争相与大宗商品股票及商品期货、指数攀亲,与刚刚跑赢银行存款的理财产品选择了不同路径。而这对于希望参与到商品涨价牛市中的投资者来说,是个好消息。

  以7月1日结束发售的交通银行“得利宝浓青”为例,该款产品挂钩原油、黄金、铝、小麦和玉米等一揽子大宗商品指数,是典型的保本-浮动收益型。该产品经理杨先生表示,该款产品“卖得不错,预定销售目标已基本完成”。

  控制风险仍为首位

  汪翀表示,回顾上半年银行理财产品,其表现说明百姓理财意识复苏和银行理财产品正在一同经历“质”的变化。但银行仍需迎合不同投资者在不同阶段的投资理财需要,在产品设计以及灵活性和稳健收益方面更为“亲民”;而百姓则更需要好的心态。

  对投资者,理财产品销售量大是否意味着收益高呢?汪翀表示,下半年购买理财产品,心态更要平和一点。挂钩商品的理财产品,商品市场的波动往往更剧烈,更要将控制风险放在第一位。尽管业内统计数据显示,在过去半年里,这类挂钩大宗商品的银行理财产品平均收益在10%左右,不仅跑赢了银行存款,也大大跑过了CPI。但与基金类似,银行理财产品的周期性风险仍不可小觑。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近期监管层叫停了银行为融资性信托计划提供担保,汪翀称,管理层此举就是明显暗示,该类理财产品风险大毋庸置疑。他同时提醒投资者借鉴美国次贷危机的前车之鉴,不要选择设计复杂难懂的理财产品,小心接到“击鼓传花的最后一棒”。

Powered By Google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