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游戏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03日09:40 常州日报

  西宁。2002年10月,李参谋家。

  30年前,他是师军务科的机要参谋。矮矮的个子,敦厚、朴实。虽然每天的工作只是翻译密码,但他的手臂粗壮有力,投弹在六十米开外。他喜欢画,偷偷藏了一本“文革”前出版的《芥子园画传》,空暇时就到宣传科找我这个小兵聊天。这样,我们就有了很多共同语言。

  他搬出他的藏画,宋徽宗、赵孟頫、唐伯虎……一直到溥心畬,历史上的名家大都沾了一些边。他很得意,这批画他是贷款买的,贷了二十万块钱。看看那些拙劣的仿制品,我无话可说。

  墙上挂了很多他的临品,郎世宁、任伯年,画得业余,但是下了大功夫的。如果仅仅是画着玩儿,那真是天大的好事,但要命的是他恰恰入了“收藏”这行。

  但画卖了,贷款也还上了,还留下这几幅“精品”,只是把太太吓得够呛,她反复问我,这些东西好不好?我继续无话可说,然后王顾左右:这跟炒股差不多,尽量不要贷款,有风险的。

  他从屋里拖出一个大布袋,从中取出两捆破烂纸卷,就像拉出两个穿着破衣烂衫蜷缩在墙角的乞丐。展开,两张八尺大画,画面已经被经年的尘灰弄得模糊不清,像撒了一层霉雾。仔细观之,一张画的梅兰竹菊、石块等,一张画着两头鹿和一棵树,可以认为是清末民初的东西,画风受到海派的影响,但绝不是正脉所传,只是西北小名家的仿作。果然,他告诉我,这是民初青海画家所作,是“青海王”马步芳公馆中的东西。这我相信,普通人家也用不了这样的大画。但这样两件品相极差,又没什么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的东西要多少钱呢?“开价十万!”

  在2000年前后,这也是一笔大钱了,因为怕被对方“黑”了,他带了小舅子一齐去交易。十万元钱是分开放的,八万一处、两万一处。讨价还价说只带了八万,但居然就成交了。现在已有人愿意出价十万多了。捡了个大漏,他这样认为。

  我看着他一脸幸福的样子,正想悲天悯人地给他一些忠告,但突然感到自己很傻:所谓收藏,其实就是货币游戏,画早就不是画了、早就改变自身属性了。真假已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能否替代货币,在流通过程中成为一个实物凭证。就像超市发放的购物券,虽然不是货币,但只要在那个范围内使用,它就是货币,就能得到认可。而那些所谓藏家也只在乎货币价值,并不把艺术价值看得很重。那么,只要这条道上有这么多不辨真假的“藏家”、只要他们都能接受这个“货币代用品”、只要他们还愿击鼓传花,游戏尽可以不断玩下去,又有什么风险、又凭什么要我大惊小怪呢?何况,谁又有资格作“最后的审判”呢?

  是的,这就是个追逐钱财的游戏,这个游戏的关键在于流通。千万不要玩着玩着就玩成了“藏家”,成了一堆无人认领的破烂的“终极接盘者”,还志得意满地认为自己家产万贯。“说破英雄惊杀人”,一旦真相说破而又没有思想准备,那可是要byebye的!轻则也会弄个脑瘫、心肌梗塞什么的。

  去年,李参谋又来打听一些旧画的价格。我在电话中问他,那两幅画还在么?

  “在,已经有人出到二十万了!”

Powered By Google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