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城市博物馆“镇馆之宝”不完全系列——焦作濮阳篇之三 元代八十件彩绘陶车马及人物俑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04日07:31 大河网-大河报

  

河南城市博物馆“镇馆之宝”不完全系列——焦作濮阳篇之三 元代八十件彩绘陶车马及人物俑
□记者盛夏文图

  从秦始皇到溥仪,中国的335个皇帝,均寿41岁。活到80岁以上的只有六位,其中元代有一位,那就是忽必烈,整寿80。忽必烈的御医靳德茂的墓于2007年惊现于世,引发世人的兴趣,猜想墓中是否会有宫廷医书、医方之类随葬品,可从中探求出忽必烈长寿之因。

  遗憾的是,因种种原因,靳德茂墓室至今未发掘。但在其墓道中,却发现由80件彩绘陶车马及人物俑组成的一支壮观的“元朝仪仗队”。这是怎么回事呢?

  2007年5月,焦作市中站区许衡街道办事处东王封村靳姓村民,因其祖坟位于一规划中的工业区内,有关部门要求他们迁移祖坟。靳姓是东王封村的大户,世居于此,他们庞大的家族墓群连绵七百多年,由子孙数代守护。元代御医靳德茂是其三世祖,他的墓碑,是靳家后人1993年根据明代残碑重修的。

  2007年5月14日,靳家后人开始小心地开挖祖坟,当挖到地下1.5米深时,发现了元代神道碑和墓志。15日下午,挖到6米多深时,发现了青砖。于是,挖土机停止工作,靳家后人跳下去进行细致的清理。

  先挖出了两个彩色陶俑,大家没当回事,继续挖,陶俑越来越多,村民们感到肯定有重要文物,不再挖了。16日下午,村民向焦作市文物部门报告,焦作市文物工作队迅速派人到现场进行了清理。墓道长8米、宽6米、深7米,文物工作者在墓道底部共清理出珍贵文物83件,其中3件为元代瓷罐,80件为彩绘陶车马及人物俑,组成了一支庞大的“车马出行方阵”。

  这些陶俑刚出土时,色彩鲜艳,金色晃人眼睛,红色鲜艳欲滴。有专家认为,价值丝毫不亚于同样发现于中站区的国家一级文物——元代说唱俑。这些色彩是什么成分?怎样制作到陶俑上去的呢?

  可惜的是,陶俑出土后很快开始氧化,鲜艳的色彩变得暗淡,大家只能将其装进密封袋里保存起来。

  靳德茂墓发掘的仅是墓道,墓室并未发掘,进行了回填保护。

  汉名医被忽必烈重用

  在靳德茂墓墓道中,文物工作者发现了一通神道墓碑,青石质,高96厘米、宽54厘米,长方形,楷书阴刻“大元故嘉仪大夫怀孟路总管靳公墓”。发现的墓志也为青石质,长90厘米,宽55厘米,长方形,楷书阴刻共349字,将其生平讲得清清楚楚。

  靳德茂,字子安,生于1210年,自幼勤奋好学,祖父是山西绛州人(今山西新绛),父亲靳汝楫为名医。靳德茂子承父业,1254年被还是藩王的忽必烈征召为尚药太医,这是贴身主管忽必烈饮食和药品的官职。

  后来,靳德茂跟随忽必烈南下灭宋,“大驾渡江有扈从之劳”。忽必烈即位后,提升他为正三品的太医院副使,“出入禁闼”,十分尊贵。之后30余年,靳德茂治病行医活人无数。

  元代对医学空前重视,元代太医院一把手为正二品,这是中国历代御医最高官位。忽必烈时期,太医院领导班子有四人,一个正二品提点,一个从二品院使,两个正三品副使。当时许国祯是提点,靳德茂是副使。在元初民族压迫相当严重的情况下,汉名医靳德茂能得重用,这也是比较少见的。

  后来靳德茂告老还乡,皇上感念其忠,让他“进阶嘉仪大夫,怀孟路总管”。这享受的又是哪级待遇呢?

  嘉仪大夫是正三品文散官阶。元初行政区划中的“路”,相当于现在的地级市。元初,十万户人口以上者为上等路,行政长官是正三品;十万户以下者为下等路,行政长官是从三品。怀孟路(辖区基本相当于今焦作地区)仅34993户人口,为下等路。也就是说,按规定,靳德茂退休后只能享受从三品待遇,但因其医术精湛,深得元世祖赏识,事实上享受嘉仪大夫正三品的待遇。他退休时已70余岁,所以专家推测,这个怀孟路总管也是个政治待遇,虚职,老先生不用干活。

  靳德茂回到故乡焦作东王封村后,过了十几年清闲的“夕阳红”生活,于1292年11月死亡,享年83岁。他的太太秦氏比他早逝,四个儿子:长子名起知威州,次子名植继为太医,三子名荣任卫辉路总管,小儿子名常当睢州判官。孙子辈有14人,都读书上进。

  离靳德茂墓仅一里地,便是许衡的墓。这两人有无关系呢?

  许衡(1209—1281),是元代著名的理学家、政治家和杰出教育家,他的祖籍是今焦作市中站区李封村。他比靳德茂大一岁,两人既是同乡,又同朝为官,死葬故里也埋得很近。据当地人传说,许衡曾把一个女儿嫁给了靳家,并陪嫁了20多平方公里的一块地方,可用来跑马。许家女嫁到靳家后,很重视子孙的文化教育。

  根据《元史》记载,公元1254年,忽必烈思考着该怎样才能教化汉人,于是征召许衡为京兆(今西安市)提学。同年,靳德茂被忽必烈征召为“尚药太医”。后来,靳德茂一直追随忽必烈左右,官比老乡许衡升得快。到了忽必烈即位后,靳德茂是正三品,可随时在皇宫内行走。许衡被重新征召回京,任国子祭酒是从三品。在许衡逐渐被忽必烈重用的过程中,作为皇帝近臣的靳德茂,是否为老乡出过力呢?这是很引人猜测的。

  还有一点,就是靳德茂与元代著名医学家许国祯的关系。“太医院正院长”许国祯是靳德茂的顶头上司,他的祖籍同靳德茂的祖父一样,都是山西绛州人。许院长也是出身医学世家,和靳德茂年龄相近,两人几乎同时被忽必烈征召为太医,又同在太医院的领导班子里工作。两人母亲都姓韩,很有可能是亲戚。许国祯的母亲担任过忽必烈老妈的食医,这也许是许国祯被重用的一个原因。许被重用后,也很有可能为靳德茂的仕途出过力。

  御医出行排场大

  三品御医靳德茂生前过得有声有色,死后也是极尽哀荣,光是墓道里的这批彩陶车马及人物俑,就了不得。

  这批器物之精美、气势之夺人,是很罕见的。80件彩绘陶车马及人物俑,组成一个庞大的车马出行方阵,两辆装饰华丽的马车居中,四周排列着马俑、驭马俑、男女侍俑及仪仗俑。靳德茂生前若真如此出行,也是“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太医嗔”!

  大多数陶俑高约40厘米,制作精细,面容丰满,表情生动,表明当时的制陶工艺已达到较高水平。

  那么,它们又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呢?

  “主要是采用模印和捏塑相结合方法,人物身体主要部分为模印,手臂等部位由手工捏制,最后组装在一起。陶俑通体施彩,人物俑衣服上分别施黑、白、红、绿、粉红彩等,色彩艳丽,搭配完美。”焦作市博物馆馆长罗火金先生说。

  施彩手法是先给人物通体施白色底粉,然后给人物脸、手、脖子上施粉彩,再用毛笔在脸部、手部、脚部等处画出细节。女俑靴头点红彩,男俑长筒靴上仅施白粉,马身的缰绳上和女俑手捧的元宝、花瓶上也发现涂金。“在以往发现的元代陶俑中,施彩绘的较少,像这批陶俑,施彩这样华丽的更少。”焦作市博物馆保管部主任琚丽萍女士说。

  两辆车由四匹马分拉,车左右两侧各有一名佩剑牵马壮士,一为汉人,一为蒙古人。

  蒙古陶俑尤为引人注目,他头戴无檐宝珠顶软盔,双辫搭肩,相貌威猛,圆脸,高鼻梁,高颧骨,双目鼓突,牙齿外露,生着浓密的络腮胡子,面部及裸露的四肢皆涂粉彩。他的衣饰也与别人不同,上身穿绿色半臂上衣,赤裸着健壮双臂,腰系红色围护,下着白色褶状宽短裙,足登翻沿短靴。他牵着一匹精壮骏马,马涂黑彩,马首微向左侧,双目圆睁,双耳直立后耸,长鬃分披,长尾下垂,更添俊伟。

  看这一人一马,马上令人想起元帝国那种着了魔一样的扩张狂热,从铁木真建立帝国起,就一天不停地对外侵略,扩张战争整整持续了88年,最终建立了一个面积约3000万平方公里的大帝国。元帝国88年扩张战争所依赖的、令整个世界胆寒的,也许就是由这样的蒙古壮士蒙古马组成的蒙古铁骑。

  佩剑牵马壮士的两侧,是两列手持器物的陶俑。据判断,可能是负责开道打旗的家丁。有些俑手中的器物由于是木质的,在出土时已经腐烂。开道陶俑前列,是一些穿着比较气派的陶俑,他们把头发盘成桃状,几缕发丝垂在耳侧,这是极具代表性的元朝人头饰打扮。

  车马方阵的前后两侧,都站着成排的仆人。方阵前侧,站立的是男仆,他们有的手拿雨伞,有的背着椅子,有的提着脸盆、桶、提盆、提壶等器物,还有的拿着毛巾、拂尘等。方阵最后边,是成排的女仆,她们打扮得十分光鲜,脑后绾着整齐黑亮的发髻,额前有花饰,面、颈部皆涂粉彩。她们大多短颈削肩,面颊丰腴,眉目秀丽,神态恬静,有着让人很容易接受的美。她们每人都捧着东西,有蒙巾黑盒红盒,有瓶有炉有书卷有礼包,甚至还有女俑捧着摇钱树和金元宝……男女仆人携带的东西,为主人打造了一个安逸奢华的小世界。

  整个仪仗队的中心位置,是那两辆华丽的彩陶马车,其中一辆单马驾辕的红色双轮车上,安放着长方体屋宇式舆,它有着白色瓦形顶,顶部还装饰着一个小小的白色蒙古包,这是它最特别也是最具元代风格的地方。车有龙首式双辕,辐式车轮,毂、辖齐全,极像真车。

  又一个谜团出现了,两辆彩陶马车的车辕顶端,饰有镏金龙首,这是怎么回事呢?

  按封建礼制,龙饰为皇帝享有,普通臣民不能使用。靳德茂自幼勤学,又身为皇帝身边重臣,他的墓志中还特意记载“大敛小敛皆遵古制”,证明陪葬规格是完全合乎制度规定的。那么镏金龙首车辕是不是忽必烈特意赐予的呢?抑或是靳家与皇室有着什么史书无载的渊源?无人能解。

  我国从宋代以来,开始流行纸扎人马代替人马陶俑随葬,所以在宋、元时期墓葬中,随葬陶俑数量不多,这80件彩绘陶车马及人物俑的发现,丰富了元代的雕塑作品,为我们研究元代的雕塑工艺、车舆服式、官制礼仪、丧葬风俗等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专家点评

  古俑是中国古代明器的重要组成部分,真实负载了古代各种信息,对研究舆服制度、军阵排布、生活方式乃至中西文化交流皆有重要意义。中国俑发轫于商,盛于汉唐,宋之后使用骤减,至清朝消失。

  河南省元代俑数量稀少,是因为元代墓葬发现较少。河南省发掘的元代重要墓葬主要有元代怀孟路总管王述墓、元代太尉赛因赤达忽墓、洛阳道北元墓、焦作元代许絗(kan四声)墓等。前两座墓无陶俑随葬,许絗墓随葬的是戏剧雕砖俑。

  从全国发现的元墓情况看,除山西元墓有壁画出行图、陕西户县元墓的陶俑组合可能为出行图外,其余都没有出现完整的出行图。而焦作靳德茂墓道中出土的陶俑,却是一组完整的、排列有序的、人物齐全的出行方阵,在以往所有元墓中绝无仅有,为我国出土的第一套完整的元代出行仪仗陶俑方阵。

  “所处时代:元代器物数量:八十件来 源:文物发掘藏 馆:焦作市博物馆

  点评专家:

  焦作市博物馆副馆长 袁爱民

  来源:

Powered By Google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