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这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传承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28日02:30  西安新闻网-西安日报

  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王军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西安如何在建设精神家园中发挥作用,如何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价值体系中发挥作用,这是我们宣传部门始终考虑的问题。从这一点出发,我们组织编撰了《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语录》这套丛书,就是希望在中华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中作出贡献。

  我作为党的一名宣传部长,宣扬爱国是永恒的主题。中华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不同,是阴性的,是包容的。所以我常想,作为党的宣传部门,应该大力弘扬一种开放的自信的包容的爱国主义。这也是我们推出该套丛书的一个目的。

  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是一个共产主义者。我常常琢磨,为什么共产党被人民接受,社会主义独独在中国坚持下来了?我想,其中最基本的原因,就是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共产主义的一些基本教义理论是相通的,比如“大同”思想。我们宣传这些中华民族的传统理论,是能够激起国人的民族心理引起共鸣的。

  著名史学家、教育家张岂之

  我下面把这一套书的编撰过程以及思路用很短的时间向朋友们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语录》的策划者是西安市委宣传部长王军同志。具体操作者是西安市人民出版社社长张军孝先生和出版社的所有同志们。去年春天,张军孝同志和我谈到编撰工作,我觉得普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编撰《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语录》的构想很好,也很及时。今年夏天,由张军孝同志组织了两次专家研讨会,我根据大家的意见,进行了归纳,建议第一批要写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所以就确定了十二个题目和十二本书——天人之际、道法自然、生生不息、居安思危、以人为本、慈悲为怀、养生有道、明德之善、诚实守信、天下大同、和而不同(编者注:该主题未能出版,所以丛书共分11册)。

  在《经典语录》编撰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胡锦涛总书记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这对大家鼓励很大。党的十六大把中华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十七大界定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永不衰竭的动力。我体会这里的中华文化既包含优秀的中华传统,也包含当代的、现在的先进文化,像一条长河一样从古到今,奔腾不息,向更加美好的未来。我觉得,这对我们编撰这本书的现实意义有了很好的指导。所以去年10月十七大召开后,我们的进度就更加快了,今年春季初稿就写成了。

  陕西省文化厅厅长余华青

  由张岂之先生和叶国华先生主编的《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语录》丛书的首发式在这里隆重举行,我想这是我们省学术界、文化界和出版界的一桩大事、一桩盛事,一桩喜事。

  这本书我只是粗粗的翻了一下,概括起来我的感受有五好。第一,出书选题策划得好。这套丛书体现了三个方面的融合。一个是推动学术研究和促进文化普及的融合,二是弘扬传统文化与启迪时代精神的融合,三是提高出版品位与满足公众需求的融合。

  第二好是各卷主题归纳得好,现在有11卷11个主题,其中,我总结了三个方面的好。第一,经典性,它不仅具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的观点,而是具有值得我们今天传承、弘扬发展的观点和普世价值的观念。第二个是体系性,它本身就构成了一个体系,这个体系涵盖了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基本内容。第三,创新性,创新性就在于保持了民族性,同时又体现了时代性,与现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所以它又是一个具有创新性的主题构思。

  第三好是全书体例设计得好。通过导读、语录、今译、时析的方式满足了特定的读者需要。

  第四个好是基本内容编译得好。从各卷来看,所选编的一些语录具有典型性、科学性和思想性。

  第五好是它的版式、装帧印制得好。打开一看,典雅得体,庄重大方。翻开一看,里边的版式设计合理,比较清晰,所以我觉得这本书趋势是近几年来我们出版界不可多得的精品。

  著名考古学家石兴邦

  我的初步看法是这一套书汇集了我国经典文化的精华,包括诸子百家的精粹,是对经典文化整理研究的一个创新,值得庆喜。我觉得这套书现在发行很适时,因为现在正是社会上各个方面关于经典文化研究蓬勃发展的时代。这套书对指导青年和群众正确认识经典文化的经义和价值是一个很好的教材。

  据我所知,世界上对我们中国古代经典文化非常的重视,我过去接触的欧洲国家,特别是德国的学者,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简直佩服得不得了。拿书上的古文去谈,非常的重视,所以我觉得我们在这方面现在要很好解决这个问题。这一次书的出版我觉得在这些方面能够起到很大的作用,所以我觉得我们应该在这方面做一些努力,将来为我们国家在新的世界文化民族融合的过程中,能够占到一个主导的地位做出贡献。

  我有个想法,现在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都有,这说明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受到世界的欢迎和羡慕,我们应该利用这个机会把它弘扬出去。

  著名作家、

  原中国作协副主席陈忠实

  对于我个人来讲,参加这个会真是诚惶诚恐。在我正需要念书接受知识的时代,是我们国家阶级斗争越来越激烈的时代,在我求学的过程中,我们社会的主导思想是厚今薄古,批判的是厚古薄今,这样就把我们传统文化的最重要的一些经典性的著作,跟我们这一代青年就基本隔绝。所以直到现在,这都是我的人生中很大的一个遗憾。我感到,只有在今天的中国,对于我们祖先所创造的哲学、思想、文化才能得到全面的开掘和弘扬。

  《经典语录》这个书,我大体翻了一遍,我感觉这个书对于我来说,可以作为一种弥补,对于传统的历史、文化、思想的一个弥补。尽管就我这个年龄来说,已经有点晚,但现在能弥补多少就弥补多少。所以,这是普及传统文化经典的非常重要的一套书。

  著名文艺理论家、

  古典文学专家霍松林

  我读了这11本书之后有一个很深切的感受,就是我感觉到做普及工作特别是做中华传统文化的普及工作很难,必须要由专家来做,要以严肃的学术态度来做。我们采用传统的语录形式,这也是一种实用普及的形式。

  比如说,“天人之际”这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里面的一个大问题,但是用一本书怎么样来谈天人之际,如何在文化经典的主题里面来选语录,每一个节目的语录怎样选,从哪里选,选什么,这是很难的。而这一本书做了导读,归纳出十个主要观点,节选语录,每一条语录后边都有注释,最后还有一个时析,我觉得非常好。

  读了这11本书,我觉得每一本书它有一个明确完整的主题。这11个主题合起来我觉得基本上可以概括我们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而且有很积极的现实意义,对我们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构建和谐社会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历史学家、清华大学教授彭林

  上个世纪末,全世界都在热烈的讨论未来的世纪是个什么样的世纪。比较集中的观点是,21世纪是一个文化界的世纪。很多人都预见到,在21世纪里东西方文化的交流、碰撞、博弈和会同,将要在一个更加深入和更加广泛的层面上展开。在这场博弈当中,我们要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是什么,我们现在迫切需要从理论上把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说清楚,而且这个东西是要非常简明的,能够让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我想《经典语录》实际上就是我们一直很盼望的这样一种书。

  这套书它是把儒家跟道家等等,乃至中医的书做了融会贯通,一册在手尤如众书在眼前。读了这本书,把这些重要的东西都知道了。而这套书又不是“大杂烩”,这里面做了许多归纳和提升,这11册的题目非常有水平。实际上把浩如烟海的中国文化,弄得井井有条,归纳得非常精道,而且是分册出版。

  我想这套书在推广中国文化方面,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创举。

  著名文艺评论家李星

  这套书我看了以后很兴奋,兴奋地就是这事早就应该做的,为中国文化早就应该做的。

  另一个兴奋是,我认为这一种中国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必须由我们政府来做,党委来做。我们要建设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弘扬中国文化的核心,就应该抓住民族核心价值的问题。真正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应该从原著,从启示性上打动人心灵,我觉得不能离开学术地变成完全纯消费性的东西。

  在过去的历史中,才包含着新时代文化的渊源,在古代文化中找出精神的新泉,要以古文化的存在为保证,这就是文化的意义,这就是古文化的价值。我理解咱们为什么抓这么紧,去年3月提出的,今年这会书就出来了。我觉得,现在就应该准备再版、加印,再向海内外传播,一些作者现在就应该开始推敲自己的文字,这些东西没有尽头的。

  历史学家、西北大学教授黄留珠

  这本书我看完以后,我感到有三个特点。一个是运用语录的形式,弘扬传统优秀文化,这是一个非常成功的范例。第二,选择的视野非常广阔,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到政治文明,社会理想,人生哲学以及修身养性方方面面都有所涉及,可以称得上一部纵论天地社会小百科全书。第三,它雅俗共赏,图文并茂,整体和分册很好。

  我觉得以后如果再版,或者再继续编写,有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一是语录的选取能够进一步求精。第二,在通俗化方面,还应该再做一些修改。导读不应写得专业性太强,时析这一部分,不应该对语录的内容做重复性介绍,配图应该再增加一些。第三,编写希望能够进一步力求规范。第四,我们制作本身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著名作家叶广芩

  当我接到这套书的时候,我的感觉是这是很抢眼的一套书,也是我到西安来这几十年,与西安出版社打交道所见到的西安出版社出版的最为精彩的一套书,也是值得我们西安人骄傲的一套书,更是一套能够流传下去的书。

  我感觉到《经典语录》的出版是非常必要的。它不光是书本,更是作为我们中国民族精神的传承。去年孙清云书记在和作家们座谈的时候,说了一句话,给我的感触很深。孙书记说,要使我们西安的作家活得体面。这个体面有经济的体面,也更有精神的体面,我们西安这几年在城市建设,在经济发展上都是大步的朝前迈,在全国也是很有突出特色的。但是从我们的精神状况来说,我又感到我们存在的问题非常多。我举个例子,我曾经资助过一个陕北的孩子上学,当这个孩子7月份大学毕业的时候,我请他吃了一顿饭。在饭场上,那么多叔叔阿姨,他只是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一屁股就坐主位上。我就感觉这个孩子缺少了道德的教育。这套书如果早些年出来,我会把它送给他,作为他人格上的弥补。

  西北大学文学院院长李浩

  这套丛书的出版体现了我们陕西的人文学者和西安市的领导、西安市的出版界的文化自觉,是一个非常好的策划。

  我们陕西人同时应该要有一种文化的自信,我们只看到我们的物质方面的文化遗产,大明宫、曲江、法门寺做得比较好,但是我们同时有很多非物质的文化遗产,这方面也是我们不应该忽略的。我们要把文化的普及与文化的专注研究这两方面做好。传统文化的普及,要做到深入浅出,但是要防止浅入浅出,不应该把传统学术庸俗化。有一些庸俗化的东西我认为是对传统文化的曲解,所以我认为陕西的学者在传统文化的专、深研究方面做得很好。近年来在普及大文化方面也做了非常有价值的工作。

  除了用平面的媒体传播、弘扬普及我们的传统文化,可以利用网络媒体。另外,我们传统文化的普及不要仅仅要用母语,而且还应该翻译出去,向境外,向其他的文化圈做普及。如果把中国语的传播和外国语的传播调动起来的话,我想我们的《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语录》发行的传播,影响会加大。

  (记者 张文 实习生 王婷 程子秋 整理记者 杨力 实习生 吴智慧 摄)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