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言塞湖”的说法极有创意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28日02:37  南方日报

  安立志

  广东今为中国经济第一大省,首因在于其始终领改革开放风气之先,省的决策者们时时展示出颇具新意的施政理念和思想价值。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日前在一次培训班上,勉励领导干部要把民主作为一种价值追求,充分尊重并畅通民意,决不能堵塞民意形成“言塞湖”。

  汪洋同志这个说法极有创意。在汶川大地震中,因山体滑坡形成了数十个堰塞湖,唐家山堰塞湖尤为惊心动魄。这些堰塞湖如同悬在灾区头顶的潜在灾难,正因如此,温家宝总理才数度冒险组织抢险。堰塞湖的危险已经排除,其经验何在哉?实践证明,开渠泄流而不是高筑坚垒,才是排除险情,解灾民于倒悬的关键。汪洋同志关于“言塞湖”的说法,借用“堰塞湖”的谐音,极其贴切,一字之差,即将其从自然领域引申到社会领域。

  《古文观止》有一名篇———《召公谏厉王止谤》,其中的思想至今仍有极强的针对性。召公指出,“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这是警示性的劝谕,不知那时有无唐家山这类堰塞湖,但其喻意已呼之欲出。“民之有口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行善而备败,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这是引导性的劝谕,那时没有发展GDP的冲动,但道理已在其中。于是,召公得出结论:“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这些话几乎可以视为治理堰塞湖及“言塞湖”思想之嚆矢。但周厉王根本不听召公的意见,“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以致于“国人莫敢出言”。然而,厉王构筑“言塞湖”的做法,并没能促进西周政权的“平安”与“稳定”,仅止“三年”,他自己就因民众造反被迫流亡了。

  “言塞湖”与堰塞湖一样,其机理都是因“塞”而构成,因“塞”而致险。因山石堵塞河川而形成的堰塞湖,随着水位上升、压力积聚,一旦堤坝溃决,必酿大患。如果说堰塞湖的形成属于自然现象,“言塞湖”则纯系人工所为。如果某些官员忽视、轻视或漠视、无视民众的愿望、要求与情绪,或者施政无能,浪费公帑,甚至中饱私囊,那么,这些官员的任何决策,都会变成与民众毫无关系甚至完全对立的高头讲章、庙堂经卷。这个意思,梁任公在百年前就曾指出:“上下不通,故无宣德达情之效,而舞文之吏,因缘为奸;内外不通,故无知己知彼之能,而守旧之儒,乃鼓其舌。中国受侮数十年,坐此焉耳。”现代政治的基本要求是,决策形成于民众意志,执政受制于民众监督,官员产生于民众选举。由于传统的积淀和体制的弊端,一些官员养尊处优、无视民瘼,一当问题暴露,不是省察决策,检视自身,而是文过饰非,讳疾忌医,驾轻就熟地实行“封口政策”,无所不用其极。想想近年出现的彭水诗案、孟县书案、高唐网案、西丰文案、颖泉白宫案,大大小小的“言塞湖”,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形成的。构筑“言塞湖”通常是为了防止内幕闻于上峰,避免真相上达天听。于是峻坝坚堤,固垒高筑,为切实保证“言塞湖”的可靠性,一些官员不惜以新错误掩饰原错误,以大谎言遮盖小谎言,试图封堵悠悠众口,力求掩盖事实真相。

  先有中央关于保障公民知情权、表达权、监督权的庄严承诺,后有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正式颁布,其目的正在于最大限度地减少堵塞“言论”的“人工湖”。奥运盛会在即,为了避免国内民意和国外信息的“言塞湖”,我国不仅开放了国内外媒体的自由采访,不仅开放了境外报刊的国内出售,而且指定北京三处公园作为群众游行示威专区。从本质上讲,这些措施已不属于开挖“言塞湖”的泄流槽,而是从根本上避免了“言塞湖”的形成和发展。中国的开放和进步是显而易见的。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