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对话专家]上次解决出行难这次要让出行好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28日04:41  东方早报

  对话·城市交通专家、同济大学副校长 杨东援

  早报记者 栾晓娜

  早报记者:此次公交改革的方向似乎是回到国有为主导的模式,而在1996年改革之前,上海的公交行业也是一种“国有化”的体制。这可能会给老百姓带来一个疑问,是不是公交行业又退回去了?

  杨东援:不是这样的。我们看这两次改革,不能只从形式上看。1996年改革和即将进行的这次改革,分别属于两种不同背景下的公交改革,都是一种进步。应该说,两次改革都是在当时的情况下急需进行的,而且都已经发挥或即将发挥积极的作用。这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早报记者:也就是说,每次公交改革都有它们的背景,都可以说是“应时而生”。

  杨东援:是的。上海1996年公交改革的根本出发点,是想解决当时公交的供给与投入不足的问题,缓解市民面临的“出行难”矛盾。当时,政府自身没有这么大的财力,因此需要调动全社会力量来共同办公交,为市民提供基本的公交服务。这次改革之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发挥了积极作用,大大缓解了市民“乘车难”问题。

  早报记者:既然如此,现在为什么又要改回国有为主导的体制呢?

  杨东援:事实上,公交行业作为公共基础事业之一,属于公益性行业。而随着政府的财力越来越强,具备了一定的能力,还是应该重新将公交行业“接过来”。公交是一个特殊的领域,而作为公交企业,一方面是“企业”,同时又需要承担社会责任,市场机制并不是完全适合这个领域,政府的作用很关键,必须发挥其监管作用,并加大财政投入,为市民出行提供更大的便利。

  早报记者:您前面提到,这两次改革实际上都是一种进步,公交行业发展的整个过程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那么,此次公交改革目标与1996年改革之前的“国有化”体制的主要区别何在?

  杨东援:虽然从形式上来看,1996年改革之前的公交行业和此次公交改革的目标,都是国有为主导的体制,但在本质上却截然不同,实质性的东西变化很大。这点主要体现在企业的运行机制上。

  1996年改革之前,上海只有一家公交总公司,没有竞争机制的存在,企业和一线行车人员都没有积极性,丝毫没有活力。但是这次改革之后,虽然也是国有为主导,但仍然有一种适度的竞争机制存在。虽然改革后,各企业进行区域化经营,没有争抢客流之类的竞争,但却需要在保障社会责任的前提下,通过控制自己的成本来追求利益,而政府则会对此加强监管。

  如此一来,上海公交行业既不会像最初那样没有活力,也不会像目前这样出现过度竞争的情况。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