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我国经济仍处在“为起飞创造前提”发展阶段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28日08:12  大江网-江西日报

  ■ 邹东涛

  正确认识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年均增长率近10%。2007年,中国的GDP总额达3.4万亿美元(24.6619万亿元人民币),接近排在世界第三的德国,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外汇储备为1.528万亿美元,连续3年居世界第一位。中国经济的长期、持续、高速增长,使得国内外都出现了一种夸大和高估中国经济实力的倾向。

  对此,我们应保持清醒的头脑。一方面,要看到经过改革开放30年来的增长和积累,我国经济实力确实提高了;但另一方面,我们更应保持清醒的认识,客观分析和理性评估中国经济实力,更加稳健、审慎地面对未来。中国GDP总量虽接近世界第三,但就人均GDP而言,仍属发展中国家。中国2007年按全国GDP总量3.4万亿美元计算,人均只有2610多美元,在世界上排名120多位。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我们养活了超过全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承载着比当今发达国家人口总和还大的13亿人口的吃、穿、住、行、医、教等巨大而繁重的任务。

  中国仍处在“为起飞创造前提”的经济发展阶段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罗斯托提出了“经济发展阶段理论”。他将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甚至全世界的经济发展历史分为6个经济成长阶段:“传统社会阶段”,此阶段没有现代科学技术,主导产业是农业;“为起飞创造前提阶段”,即从“传统社会阶段”向“起飞阶段”转变的过渡阶段,此阶段农业产量的增长具有重要意义,主导产业是工业;“起飞阶段”,此阶段增长成为各部门的正常现象,农业劳动力逐渐从农业中解脱出来,进入城市劳动,人均收入大大提高,主导产业是非耐用消费品产业和铁路运输业;“向成熟推进阶段”,此阶段经济持续发展,已经有效吸收了当时技术的先进成果,并有能力生产自己想要生产的产品,主导产业是重化工业和制造业;“高额群众消费阶段”,此阶段工业高度发达,主导产业转向耐用消费品工业;“追求生活质量阶段”,此阶段以服务业为代表的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有关产业成为主导产业。罗斯托的这一理论对于落后国家的赶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亚洲“四小龙”连续20年左右的“经济起飞”,基本上印证了罗斯托的“经济发展阶段理论”。而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高速发展的现实轨迹也与罗斯托关于经济成长阶段的理论描述有着惊人的吻合。那么,中国目前处于哪个经济发展阶段,中国的“起飞”还需等待多久?

  综观我国的发展状况,再对照罗斯托的“经济发展阶段理论”,笔者认为,中国目前尚达不到经济“起飞阶段”,仍然处在“为起飞创造前提阶段”。因为中国至今还是个农业大国,大约有8亿多、约占总人口63%以上的人口还在农村;城市化建设起步不久,城市化的水平还比不上许多其他发展中国家,全国东中西各个地区的发展水平在较长时期都会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中国的发展阶段仍然处在从“传统社会阶段”向“起飞阶段”转变的过渡阶段。从这些情况来看,中国经济发展的任务还很重,中国的“起飞”也必将继续经历一个较长的预热和启动阶段。

  中国应“低调起飞”

  我们现在常常听到振奋人心的“中华崛起”之声。“中华崛起”并不是经济学语言,而是具有文学和政治学色彩的语言。因为中国自19世纪以来深受西方列强的侵略和蹂躏,中华民族100多年来一直都渴望实现“中华崛起”,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1949年中国实现了民族解放、国家独立,中华民族在世界上扬眉吐气。而改革开放30年来经济持续高速稳定增长,国家经济实力翻番增长,我们终于有了振臂高呼“复兴中华”的底气。但是,我们还应清醒地看到,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已经复兴,准确地讲,应该是“迎接中华复兴”,“为中华复兴而努力”。

  笔者认为,“为起飞创造前提阶段”的中国应“低调起飞”。一来实事求是,客观评价自己的实力;二来不失为一种“起飞”的智慧。中国传统文化里“为而不争”、“坚强处下,柔弱处上”的古训和“枪打出头鸟”的俗语,无一不向我们揭示着“内敛制胜”和“锋芒遭败”的道理。我国目前还应是千方百计争取有利于迅速赶超的外部环境、眼睛盯着世界、重在苦练内功的阶段,切不可“打肿脸充胖子”,在纷繁复杂的国际经济政治环境中招致不必要的麻烦,让尚且稚嫩的翅膀逆风或负重“起飞”。(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总编辑)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