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抚宁县出土的斑鬣狗化石:佐证"现代人起源"?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29日02:25  燕赵都市报

  记者张辉

  ■核心提示

  7月26日,中科院专家在秦皇岛市抚宁县板厂峪景区再次发掘出了6个斑鬣狗头骨化石和一具骨架化石,至此,板厂峪景区内发现的斑鬣狗化石已经达到近40个。在2007年,专家就已在景区内发掘了总数超过30个的斑鬣狗化石,这些斑鬣狗头骨化石的发现在当时曾引起了考古工作者和媒体的广泛关注,专家预测这将有可能揭开1.1万年前的物种大灭绝之谜,也有望为“现代人起源”假说提供佐证。

  ■灵仙洞内又有新发现

  据了解,此次发掘的6个斑鬣狗头骨化石和一具骨架化石依然位于板厂峪景区灵仙洞内。此次发现的斑鬣狗化石骨架非常完整,很有价值,为此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已抽调两名专业技师来灵仙洞修复化石标本,目前已修复头骨10件、骨架1件、其他骨骼标本数十件。

  据参与本次考古的古脊椎动物专家刘金毅博士介绍,目前古生物学术界对于“现代人起源”的假说有两种,一是“走出非洲说”,一是“各地区进化说”,前者认为现代人起源于非洲,在10万年前走出非洲扩散到世界各地,然而目前的化石资料(主要是东亚)并不十分支持这一假说,东亚与非洲的动物群似乎缺少必要的联系和交流。刘金毅说,斑鬣狗化石的研究则有望为探索东亚与非洲之间的物种迁徙与交流带来新的认识和线索,并为论证“现代人起源”假说提供佐证。

  ■古洞出土大量动物化石

  2006年12月下旬,秦皇岛市抚宁县板厂峪景区开发过程中,工人们偶然在路旁半山腰处发现了一个古洞,在对古洞进行发掘过程中,工人们在洞中淤泥里发现了大量的动物骨骼和牙齿,这些不明兽头骨上的牙齿粗大尖利,有的牙齿长约四五厘米,在这些头骨发掘地附近的岩壁上,还显现出清晰的抓挠痕迹。大量出土的动物化石引起了工作人员的注意,他们迅速联系到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专家,希望能够揭开这些化石的秘密。

  2007年1月中下旬,国内顶尖级专家先后两次造访灵仙洞,看过化石后认定,这些动物化石中包括目前在中国乃至亚欧大陆已经灭绝、现仅存于非洲大陆的斑鬣狗化石。同年3月,灵仙洞内发现了国内第一个完整的斑鬣狗头骨化石,8月初,发现了迄今为止第一具斑鬣狗躯体化石。

  数量如此之多、保存如此完好的斑鬣狗头骨化石让中科院的专家们感到兴奋,据了解,此前我国仅在周口店遗址山顶洞中曾经出土过完整的斑鬣狗头骨化石,但是在“二战”期间丢失了,而在云南等地发现的斑鬣狗化石没有一件是完整的。

  ■化石数量居亚洲首位

  2007年8月开始,由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组成的联合发掘队伍抵达大量出土斑鬣狗化石的秦皇岛市板厂峪景区灵仙洞,有组织、有计划地对灵仙洞的发掘开始了。

  截至2007年8月,板厂峪景区出土的斑鬣狗头骨化石总数已经达到了30余个,这个数量已经成为亚洲的第一。

  在对斑鬣狗化石修复过程中,专家们认为,在国内外研究领域,发现正处于退化过程中的第二臼齿的斑鬣狗头骨化石属首次。专家们推断,这些斑鬣狗化石的形成年代大约在1.1万年之前,而那个年代正巧是动物大绝灭的一个特定时期。板厂峪景区大量斑鬣狗化石的出土,不仅证明了在亚欧大陆曾经存在过这种斑鬣狗,而且还是非常繁盛的一个物种,有了这些完整的化石,就意味着找到了1.1万年前的信息,从中可以提取环境信息、气候信息,去揭开动物大灭绝的谜团。斑鬣狗

  ■资料卡片

  开放分类:鬣狗属、鬣狗

  中文学名:斑鬣狗(Crocuta crocuta)

  中文目名:食肉目

  中文科名:鬣狗科(Hyaenidae),鬣狗科成员在史前分布比较广泛,旧大陆很多地区都能见到,也是我国常见的史前动物,并长期和北京猿人争夺洞穴和猎物,而现在分布基本限于非洲。

  斑鬣狗身长950-1600毫米,尾长250-360毫米,重40-86千克,雌性个体明显大于雄性。毛色土黄或棕黄色,带有褐色斑块,无鬃毛。斑鬣狗成群活动,每群约80只左右,性凶猛,可以捕食斑马、角马和斑羚等大中型食草动物。分布于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较开阔地区,是鬣狗科中体型最大的一种,也是最著名和捕食性最强的一种。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