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弹琴消怨,莫成了空城计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30日00:02  红网

  在一个叫做“行风大家谈”的节目中,广州市文化局局长携文化局各处室的负责人以及各区文广局的“一把手”们“坐镇”解答各类问题,但最后变成了观众和主持人近2个小时接二连三、不留半点情面的“投诉”和“质疑”,让整个演播大厅充满了“火药味”,以致这位身为音乐专业博士的文化局长不得不以高超的钢琴技艺缓解了此中的尴尬(7月29日《新快报》)。

  从媒体角度而言,这是一档不错的节目,起码这种激烈的投诉、质疑、交锋的场面一扫“官员出镜上节目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摆拍潜规则,直面问题凸现矛盾的勇气可嘉。而且临到末了,文化局长弹奏一曲泯“恩仇”的设计,堪称化矛盾于无形的漂亮太极“云手”,既凸显了矛盾,又未激化矛盾,从新闻产品的角度而言,它无疑是成功的。

  不过,从交锋到宽容,节目是圆满完成了它起承转合的架构布局,但现实的冲突和问题,可能仍令观者意犹未尽,如果不是在录制节目,仅靠我们的文化局长弹奏钢琴能解决问题否?

  由火药味十足的质疑、投诉发端,到温柔写意的钢琴曲目结束,这种近乎刻意的圆满布局,似乎也潜在证明了它的非现实性,因为舞台剧(姑且将这种节目也视为一种剧目)吸引人的常用手法是“封闭中的对抗”——一个狭小、封闭的相对空间(比如特定的访谈节目现场),和充满这一狭小空间的尖锐矛盾,这些矛盾膨胀、宣泄,在特定的狭小范围中极尽矛盾张力与空间的尖锐冲突(如激烈的质疑、辩驳、交锋),然后瞬间释放这种压力,或爆炸开来或巧妙的消饵于无形,如此一惊一咋、一张一弛间迅速攫取受众的吸引力和认同,节目的目的就算达到了。

  但节目固然令人印象深刻,我们却还要回到现实。一个普遍的困惑是,现实当中的人们到哪里才能找到这种类似舞台的“狭小空间”?又在哪里才能这么痛快地、肆意地质疑、辩驳、投诉、表达诉求?

  倘若没有节目的安排,是不是仍然会投诉信如泥牛入海?是不是总是收获一纸“无可奉告”?是不是“执公器者”还那么云遮雾绕、高隐庙堂?

  必须承认,现实中这实是个缺位的舞台,有诉求没反馈,有主张无应答,有怨气无安抚,作为看点的“矛盾”始终无以发轫,更遑论那作为结局看上去听上去都很美的钢琴曲?!

  坦白讲,不会总爱看这样的节目,时间久了都会知道它是一种有预设的人为安排——“诸葛亮弹琴,空城计的安排”。钢琴显然是一种假以逃遁的符号安排。

  不过倒是希望这种剧目成为照射未来现实的寓言构想:不再有钢琴曲最后铺垫,不再需要刻意的节目安排,只有应然的民意代表们在他们该尽职尽责的法定“舞台”上(如果称它们为舞台的话)经年累月地扯着大嗓门向着执公器者们质询、拷问乃至吼叫,而后者哪怕是无语、语塞、卡壳,乃至汗如雨下,也决然没有钢琴曲以为退路和缓。

稿源:红网 作者:唐俊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