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30年前,歌舞晚会在人们生活中和今天的电视剧一样重要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30日07:07  钱江晚报

  本报讯 杭州剧院30岁,通过本报,它向老观众征集30年间的记忆。杭州剧院第一代评论员陈流深珍藏着厚厚一摞发黄的节目单,它们是某一时期独特文化现象的遗物,记载着似水流年,记载着这座剧院,这座城市的文化变迁。

  上世纪八十年代,是演出的“黄金岁月”。在人们生活里,流行歌曲是整个社会的发声筒,成年人的真实世界和青年人的狂傲梦想都入了歌。所以那时传唱这些歌的音乐歌舞类晚会和今天的电视剧一样受欢迎。

  “八十年代卡拉OK流行,有人唱得跌在地上还不肯罢休,所以唱流行歌曲的晚会即使没有明星也特别好卖。卖座要靠明星大腕是电视普及后才出现的。”

  杭州剧院第三任经理付建军,1984年到1995年期间接过无数场演出,对广东白云歌舞团来杭州剧院演出印象特别深刻,“1984年,广东白云歌舞团来杭州剧院演出,连演了10天,开始说好每天一场,但观众不满足,就不停加场。”那时,付建军只要在剧院门口小黑板上写“今天加演一场”,不到2个小时,票就卖光。于是,每天一场变成了一天四场。节目其实很简单,歌手轮流唱流行歌曲,比如《一样的月光》、《潇洒走一回》、《说你爱我》、《夜色阑珊》……中间,舞蹈演员跳几段霹雳舞、迪斯科,票就卖火了。

  陈流深收藏的节目单里,几乎全国各地的歌舞团都在杭州剧院演过这样的晚会。哈尔滨歌剧院、广东肇庆星星歌舞团、青岛市歌舞团、江苏省歌舞剧院……排出的节目几乎都一样,一个歌手唱五六首流行歌,一个舞蹈演员跳两三段霹雳舞或太空舞,十多个人就可以撑下一台演出。在那个时代,很多老人称这样的歌舞晚会是“流氓戏”,他们震怒、痛心,但小青年和中年人爱看。

  记者在老节目单里还发现一张“北冰洋轻音乐团”的节目单,1987年10月演出,号称深圳、哈尔滨歌星舞星同台,“欧婵,深圳海上世界夜总会歌星”,这张节目单上赫然印着这几个字。那时的舞蹈编排也很奇特,“双人迪斯科”、“幽默舞蹈《约会》”、“太空柔姿舞”……今天听来已很陌生。

  似水流年里,演出票价也在见涨,1978年有李谷一出场的演出也只卖到1.2元一张票,八十年代一场普通演出涨到了2元、3元。1987年中央芭蕾舞团的《天鹅湖》,杭州剧院卖到了破天荒“13元”。媒体专门写了报道《吃一只烧鸡好,还是看一场芭蕾好》。同样的情况,是杭州剧院从北京人艺引进的话剧,一年半之后,当北京人艺第2次到杭州演出,剧院在宣传时只写了一句“北京人艺又来了”,剧院又一次爆满……

  这30年,杭州剧院充分影响了这段岁月,潮流这件事情经过它的传播,成为普遍。

  本报实习生 俞凛峰

  本报记者 王玲瑛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