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普定有座“西洋村”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30日08:46  贵州都市报

  

普定有座“西洋村”

  普定有座“西洋村”

  村内的欧式日式建筑已有100多年历史,目前仍有200余村民居住

  近日,在普定县马场镇云盘村的半山腰上,文物部门发现一座规模宏大的欧式和日式古建筑群。据文物部门考证,这座建筑群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在偏僻边远的小山村,100多年前会是什么人在此大兴土木、修建如此奢华的西洋建筑呢?日前,记者前往普定县马场镇进行了探访。小山村中的“西洋村”

  马场镇距普定县城31公里。盛产马场石的马场河终年湍急地往下游乌江流去。从镇上的马场河大桥桥头分路,不多时,穿过一条小溪流,便到了位于半山之中的云盘村。

  在马场镇党政办刘主任等人的带领下,记者沿着山路往上,一座座欧式和日式古建筑便出现在眼前。站在这些建筑群里,看到具有明显异域特征的房顶、墙面、院门及窗户时,让人恍然“出国”置身于异国他乡。同行的刘主任讲,建筑群主要由四合院和独立的几栋楼房构成。记者看见,四合院的建筑沿着山体次第往上,加上旁边的几栋独立的楼体,整个建筑群显得错落有致,就像是一个小城镇。不难看出,这些建筑群在当初建设之前,是经过精心规划过的。居住在里面的村民们不时扛着锄头、或赶着牛在巷道里来来去去。

  据马场镇政府及文物部门调查,这些西洋古建筑群共由8个四合院和6栋独立的建筑组成,面积共有3000多平方米,共有房屋近200间。建筑群中西合璧

  经调查,该建筑是当地袁氏家族修建的,目前文物部门已将其命名为“袁氏古建筑群”。这座西洋古建筑群的建筑风格主要有两种,一种为欧式风格,另一种是日式风格,但主要以日式风格为主。

  据称,袁氏家族于清朝末年从外省迁入贵州,最终定居云盘村(当时叫梨花树村)后不久,便开始大兴土木修建房屋。在袁氏家族的成员中,有人漂洋过海经商,或从事其他行业,修建这些房屋时,工匠均是严格按照从海外绘好后带回的图纸施工的。从清朝末年动工修建到完成现在看见的这座建筑,总共用了20多年的时间。

  虽说这座古建筑是以欧式、日式建筑风格为主,但记者从中还是看出了不少中国元素。在建筑群中,一栋高4层的楼房显得特别突出,楼体的四周,均写有“读书楼”几个大字。据称,这是袁氏家族的子孙们读书的地方。在西式的楼台、窗户上,不难发现有雕刻的“耕读渔樵”、“梅兰菊竹”、“福禄寿禧”等图案。而在院门上,还写有“讲信修睦”等大字。建筑群急需保护

  据了解,在袁氏家族的成员中,有一个叫袁逸任,早年东渡日本,加入同盟会,成为孙中山的战友,孙中山主政期间,袁逸任曾任过热河省省长和南方七省代表。民国期间,袁氏家族成员中的袁慕清、袁重安也分别任过国大代表和中央委员,官居要职。其中袁重安还是被称为国民党“宪兵之父”的谷正伦的妹夫。

  据当地村民们讲,解放前,袁氏族人虽说富甲一方,但从不为非作歹,且乐善好施。解放后,政府将这些楼房全部分给了当地村民居住,目前,仍有36户204名村民居住生活在袁氏古建筑群里。遗憾的是,几十年来,居住在洋房里面的一些村民根据自己的喜好和为了方便居住,将一些地方进行了改头换面,使建筑群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损毁。

  但幸运的是,袁氏古建筑已引起了普定县和安顺市文物部门的高度重视,文物部门正在采取措施,对这些不可多得的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群进行保护。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