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古猗园将再“东扩”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30日13:37  新闻晚报

  

古猗园将再“东扩”

  古猗园扩建后效果图

  □晚报记者 杨冬 报道

  “我们希望让游客看到的是一个一年四季不尽相同,同时又是与古典园林的韵味相吻合的古猗园。”现任上海古猗园园长奉树成说,他所管辖的上海古猗园即将迎来又一次 “重生”——东扩27亩。这座始建于明代、年代近400余年的古典名园成为近期沪上首座实施大规模改扩建的古典园林。

  明清宅院特色已淡

  昨天,奉树成在接受记者专访时透露,古猗园的改扩建工程有望于8月底、9月初实现开工,并力争在明年年底完工。

  “可以这么说,古猗园、双塔,并称嘉定南翔的‘双宝’。”谈到古猗园的地位,奉树成这样表述。尽管如此,在大多数的人眼里,同样都是古典名园,古猗园因为地理位置的缘故,其知名度、认可度,远没有位于市中心闹市区的豫园等来得要响亮。

  据史料记载,古猗园初名猗园,建于明代嘉靖年间,距今已有四百余年的历史。当时园地约十亩,被后人称为“十亩古园”。园子由明代嘉定竹刻家朱三松精心设计,内筑亭台楼阁,水榭歌台,凡建筑之立柱、椽子长廊都刻着千姿百态竹景图案,极具特色和个性。

  然而,岁月的变迁,令这座古典名园曾经精致、古朴的韶华逐渐褪去。前些年,有园林专家给古猗园开出的 “药方”中指明,古猗园的现状,无论是从总体布局还是景观形象,明清时期宅院的特色已经淡薄,显得模糊;景点之间缺乏联系,章法有点乱;林木空间太密,缺乏疏密相间,显得沉闷;景观形象的特色和个性不够鲜明,意境内涵缺乏深度。

  “模子”将扩张近1/4

  事实上,古猗园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乃是沪上如豫园、曲水园、秋霞浦等几所古典名园所共有。“我们现在所见到的古猗园,与历史记载有着相当的差距,这是历史变迁的结果。”奉树成谈到,古猗园既是一座传统造园形式的古典历史名园,又是经过历次扩建对公众开放的公园。伴随着用地面积的扩大,公园特征性增强,老园逐渐失去了自身个性。

  古猗园的最后一次“扩张”,还得追溯至1983年。彼时,古猗园向东扩展37亩,新辟青清园和花房,遍植修竹。截至目前,古猗园已由最初的“十亩之园”,扩建至140亩。而今,时隔25年之后,古猗园又将迎来新一次大规模的改扩建,其现有的“模子”将扩张近1/4,即继续向东扩展27亩地,这也成为近期沪上首座实施大规模改扩建的古典园林。

  规划显示,改扩建中将以古猗园(老园)景区为全园的核心,在公园的其他部分规划设计了曲溪鹤影(松鹤园)、幽篁烟月(青清园)、花香仙苑(南入口)景区,作为古猗园园林意境和文化内涵的延伸、扩展和补充,使之成为古猗园不可缺少、不可替代的一部分。

  全面继承“竹”文化

  “但是,即便是要改扩建,原有的历史风貌也要确保一脉相承。”奉树成还强调,原古猗园植物应是以竹为主题,表达园林主人对竹的爱慕,以及以竹喻人,表现“虚心、高洁、坚贞、有节”的情操,作为景观上的延伸,古猗园东扩部分的植物景观将充分体现这一点。

  大体上来讲,即是扩建园区内的植物配植,将紧扣 “绿竹猗猗”的主题,运用中国传统园林常用的种植手法,结合经典建筑的文化内涵与山水空间的意境创作,选择造型优美、姿态扶疏、喻意深刻的传统花木,如松、梅、荷、柳、杏等树木,共同组成 “岁寒三友”图,及梅、兰、竹、菊 “画中四君子”等经典画面。

  此外,还将选用适合江南生长的名品竹种,点植或丛植一些叶色兼备的花木,使配植方法上也是采取多种形式,点植、丛植、片植等多样变化,可二、三竿竹石成景,亦可以清翠竹林夹植桃李两三枝,松梅相伴,着力营造出竹的清、幽、雅、秀,全面展示竹文化。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