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174亿元掀绿色风暴的关键何在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30日15:39  新民晚报

  石子砚

  有消息称,湖南将掀起一场绿色风暴,投入174亿元巨资来整治湘江污染,助推长(沙)株(洲)(湘)潭三市的“两型社会”建设,还千里湘江碧水奔腾。

  对于这类新闻,公众往往是怀着一种非常矛盾的心情来接受、解读和理解的。一方面,在一个水不再清、天不再蓝的背景之下,公众希望看到铁腕治污的消息。但另一方面,公众对于174亿的巨额投资又有一种莫名的担心:治理污染,真的需要这么多的公共支出吗?这些钱从哪里来?174亿元的巨额投入,真的能为老百姓打造出一条“碧水奔腾”的中国莱茵河吗?

  包括治理污染在内的环保确实需要资金投入。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就曾说过:没有资金,污染治理设施就建不成,建成了运行不了;没有资金,环境监管能力不能提高,执法无法到位,治污目标难以实现。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统计局2006年首次向社会公布,在现有的技术水平下,对2004年排放到环境中的污染物进行治理,需要一次性直接投资约为1.08万亿元,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6.8%左右。同时每年还需要另外花费治理运行成本2874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8%。这些数字说明,我国目前环境污染治理与资金投入差距非常大,环保欠账多。从这一点来看,湖南拿出174亿元来治污也并不为过。

  但是,我们又看到,公共治理尤其是河流治污问题,并不是“有钱就灵”。以淮河治污为例,早在10多年前,我国就启动了淮河治污工程。从1994年到2005年,淮河治理前前后后已经实际投入已达193亿元之巨。按理说,历时10多年的治理,投资如此之大,应该能够还我们一个“碧水奔腾”的淮河。但事实是,虽然治理有成果,但当前淮河水污染依然相当严重,有超过一半的地方水质达不到要求。现在,我们希望,湖南斥巨资整治湘江污染,不要走淮河治污的老路。

  174亿元治污,关键不在钱该不该花,而在于如何用一种科学的机制来保证钱花得值,不打水漂。这显然需要更多的配套措施来“保驾护航”,比如对官员治污的问责“一票否决”,比如湘江上下游综合管理机制,比如统筹运作的协调机制等。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