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杨佳袭警案逼近“程序正义”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31日02:59  现代快报

  ■今日视点

  原定于7月29日下午开庭的杨佳袭警案未如期进行,开庭时间可能推迟至奥运会之后。上海市二中院表示,开庭时间推迟至什么时候还不好说,一切以法院公告为准。

  (7月30日《重庆晨报》)

  推迟审理显示出司法部门对此类案件及广大舆论的审慎与重视,而且从保护人权的角度看,推迟开庭总比严打时期的“从快从重”审判要好得多。

  早在案发之初,不少人就对此案办案程序提出了质疑,建议“异地审理”。不可否认,有关部门在处理此案时还是表现出了较大的程序公正意向,例如,案件由上海市公安局而非闸北区分局侦查,体现了一定的回避原则;司法鉴定部门也对杨佳作了精神病鉴定,并在一天内出具了报告(一般为三十天),这与两年前的邱兴华案相比已进步了不少。但在审判这一核心环节能否真正做到“公开透明”,民众依然忧心忡忡。在沉重的司法惯性下,该案的审理能否超脱“重实体、轻程序”的传统,能否从中衍生出一个程序正义的标本,大家在观望,更在期待。

  公正的程序能够化解民众的不满,而不公正的程序则会制造不满。舆论之所以提出“庭审现场直播”之类的诉求,根本的意图就在于彰显如下价值:当任何人的生命被以国家正义的名义剥夺时,一切都应在阳光下进行。13年前,美国在被誉为“世纪审判”的辛普森谋杀案中,以牺牲实体正义的代价宣扬了现代法治绝对尊重程序的立场。如今,中国也站在了法治转型的十字路口,从佘祥林案、聂树斌案到黄静案、崔英杰案再到邱兴华案、许霆案及至杨佳案,每一次舆论关注的焦点都偏离不了程序公正,每一次都将司法部门逼近程序正义。杨佳不是辛普森,上海也不是洛杉矶,但中国人对审判杨佳的关注,与美国人当年关注辛普森审判一样强烈。在这样的背景下,真心建议司法机关不妨从及时公布延期审理缘由开始,去开启中国程序正义的新旅程。(傅达林)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