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谈判失利 症结何在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31日03:47  钱江晚报

  2008年7月29日,注定要成为全球多边贸易体系发展中的一个“哀痛日”。当天,世界贸易组织小型部长会议再次以失败告终。

  自2001年11月多哈回合谈判正式启动以来,多哈回合谈判一路颠簸走来,但本次世贸组织小型部长会议在成功在望时再次失败,更加令人心痛。

  ■“偶然”中的“必然”

  这一次,多哈回合谈判再次栽倒在农业和非农产品市场准入这一“老大难”问题上,这既是一种偶然,也是一种必然。

  偶然的是,在经历了多天的谈判后,各方基本上已就80%到85%的问题达成了一致,相对而言,最终引发谈判失败的仅仅是一个“小问题”,即美国等发达成员与印度等发展中成员在如何具体实施农产品进口“特殊保障机制”方面存在分歧。

  但该发生的还是发生了,在多哈回合谈判遭遇的最新一轮失败中也蕴藏某种必然的因素。有人说,各方利益分歧太大,失败是必然的。更进一步,失败主要源于某些发达成员的自私和短视。多哈回合从一开始就具有良好的初衷和意愿,但最终一次又一次不得不面临阶段性失败,关键在于一些发达成员过分关注自身利益而对保障发展中成员的权利做得不够。

  据外交人士透露,谈判后期,其余世贸组织重要成员已同意作出妥协,只有美国不依不饶,才直接导致了谈判破裂。对于美国来说,严格限制发展中国家动用特殊保障措施无非是为了保护本国农产品顺利涌入发展中国家市场。

  ■美国“虚退实进”

  在整个谈判过程中,美国对于削减农业补贴扭扭捏捏,迫于普遍压力才“挤牙膏”似地将补贴额由每年170亿美元降至145亿美元,而且还附加条件,声称只有发展中成员在降低工业品关税方面予以相应回报才能兑现。

  实际上,得益于国际粮价上涨,美国实际发放的农业补贴数额目前仅为70亿美元,还不到新提议的一半。这意味着美国的“退让”实际上是“虚退实进”,按照现有水平,美国不但不需要削减一分钱,而且今后还有充分的增补空间。

  但是,发展中国家从当前的粮食危机中深切体会到,必须以本国市场为依托提高自身农业生产才能维护粮食安全,因为正是由于享受巨额农业补贴的发达国家农产品长期占据市场,挫伤了发展中国家农业生产者的积极性,才导致供给不足并引发粮价飞涨。

  事关国计民生,发展中国家当然无法退让;而骨子里以自身利益为重的美国等发达国家,自然不愿顾及多哈回合旨在促进发展中国家发展的本意,也就难以拿出诚意。据新华社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