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长沙文明创建的民生样本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31日08:13  长沙晚报

  市民是城市的主人,也是城市文明成果的最大受益者。7月底,长沙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发起了最后冲刺。人人创造文明,人人分享文明。“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长沙人正以荡气回肠的气魄和胆识,共同努力让星城的明天更加美好!

  全民参与:多级联动促共建

  7月15日下午,在天心区城南路街道白沙井社区里,30多名小学生正在忙碌着:穿针引线、剪布、绣花……3小时之后,一个个“环保袋”、一把把小“文明扇”就出炉了。这是天心区面向未成年人开展的“社区QQ仔——我是文明护跑手”活动的一个片段。

  文明就在细微之处。点点文明之举汇聚起来,城市就不断走向文明。在长沙采访,这样的故事听到了很多。一条红手链传递爱心,一块小手帕传播文明,一张小贴士警示言行,将这里的市民紧紧系在一起,你追我赶共创文明。

  “叔叔,您好……感谢您的爱心让座,希望您把红手链传递给下一个让座的人……”炎炎夏日,在长沙市12路车等公交车上,一群群佩戴红领巾的少先队员穿梭于过道,忙着向让座的乘客发放象征文明礼让的红手链。

  提起“红手链”活动的由来,作为发起人之一的岳麓区溁湾路小学五(1)班学生周筱雅说缘于老师讲的一个故事。一个小男孩与妈妈走失了,想找到妈妈如大海捞针。于是他想出一个办法,无偿帮助别人,惟一的要求就是请求被帮助的人再去做10件好事。这样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总会有一个人温暖到他的妈妈。

  受这个故事的启发,今年3月5日学雷锋纪念日那天,周筱雅所在班学雷锋活动小组的几个同学动手制作了可以戴在手腕象征爱心的小装饰品——红手链,送给那些在公交车上主动为老、弱、病、残、孕让座的人,并请他(她)传给下一个主动让座的人。

  这场由小学生发起的文明礼让行动,成为人们自发的行为,在长沙市民中流行起来。如今,每月的11日,是长沙的“排队日”,每月22日为“礼让日”,市民共同参与到一场礼让他人、关爱他人的活动中来。长沙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陈泽珲说,这场由红手链而引出的文明故事,体现的是市民的公民意识,而文明创建则需要每个市民的力量。

  如今在长沙,人人参与文明创建蔚然成风。市民的文明创建热情,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局面。无论是中央和省管单位,还是普通市民,各级联动共创文明。正如湖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春贤所说,长沙是我们的省会,我们都是长沙人。在共享城市文明中共建文明城市,应该成为我们的自觉行动。

  岳麓区开办的“道德银行”,模仿银行的模式,将美德作为精神财富积累、储蓄,倡导“我为人人”、“人人为我”。长沙市创办“义工俱乐部”,开展志愿者活动,由居民自发登记、自愿提供服务。截至2007年底,长沙共有志愿者协会60余个,志愿者服务队500余支,经规范注册的志愿者由21万增加到23万,逐步形成了市、区、街道三级联动的志愿者服务体系。

  以人为本:民意成为指挥棒

  在长沙,市民论坛、社区事务听证会和万人评政府活动等,把老百姓紧紧连接在一起。历时3个月的长沙市“创建文明城市,构建和谐家园”大讨论,先后举办市民论坛500多场,让老百姓把“盼望什么、需要什么、支持什么、反对什么”和盘托出。民意调查显示,创建文明城市中,民生问题最受关注,其中呼声最高属社区改造问题。

  石岭塘社区建于上世纪70年代,基础设施陈旧,居民生活不便。在今年的社区改造中,居民踊跃提出100多条建议,几乎全部被采纳。如今,石岭塘社区已改建成为一个集休闲、健身、运动于一体的新社区,5000名居民乐开了花。

  去年长沙市共投入近5亿元,完成200多个社区环境综合治理和标准化建设,社区平均办公用房面积达500平方米以上。社区变漂亮了,社区与居民、居民与居民之间关系也越来越融洽了。

  长沙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剑飞说,社区改造已成为长沙迈向现代文明的一个鲜明标志,更成为广大市民参与城市精细化、长效化管理的动力。

  按照“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一切惠及群众”的创建理念,长沙文明创建工作有了最广泛的群众基础,也得到了最广泛的支持。

  湖南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陈润儿说,长沙市按照创建过程需要让群众参与,创建的实效让群众检验,创建的成果让群众共享的思路开展文明创建工作,提高了群众参与文明创建的热情。根据长沙市有关部门的一项模拟检查结果显示,群众对长沙文明创建的支持率超过98%。

  共享成果:在惠民中育民

  为民创建,创建为民,文明创建的过程就是惠及于民的过程。陈润儿书记说,长沙在创建和谐文明城市中把着力点放在基层,放在老百姓,注重在共建中共享,坚持在惠民中育民。

  长沙市这几年的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但这座中部城市也有令人不堪的另一面:全市1200多条背街小巷,大部分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修建的,居民大多还在为“出行难、如厕难、路不平、灯不亮”伤脑筋。

  长沙市下定决心,自2004年开始的两年时间内,共投资5.8亿元,对全市513条背街小巷实施提质改造,其中包括12条历史文化名街名巷,20条特色街巷。改造工程获得了中国最佳人居范例奖。2006年和2007年,长沙共投入城市建设资金270多亿元,实施了滨江新城、橘子洲改造等一大批标志性工程,“一洲两岸”、“山水洲城”的城市格局凸显新姿。

  近年来,长沙市在文明创建中着力解决民生问题,让群众成为最大的受益者。长沙突出抓好群众就业,每年提供8万个以上就业岗位,城镇居民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4%以内。对低保、农村困难户子女入学实行“两免一补”,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实行市民待遇,对城乡特困家庭子女高等教育入学实行救助。还投入9000多万元,在街道和农村乡镇建设了495个宣传文化法制中心(站)。从2002年起,按照“政府买单、群众看戏”的模式,送戏、送电影下社区下乡2000多场,观众达300多万人次。

  今日长沙,碧水两岸是新城,巍峨麓山峙水岸,和谐、文明之风拂面而来。长沙人均公共绿地已达到8.6平方米。全市森林覆盖率达51.11%,成为中部首个、全国第三个“国家森林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今年以来空气质量优良率达85.74%。

  “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长沙人,在播种文明中收获和谐。长沙古城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