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我省发布药品不良反应报告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02日04:02  荆楚网-湖北日报

  荆楚网消息 (湖北日报)(记者罗序文、实习生李兴明)昨日,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我省上半年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报告表明,今年1至6月,全省报告药品不良反应(ADR)报表3281份,其中因药品不良反应导致17人死亡。

  在这17例死亡病例中,药物过敏引起6人死亡,居第一位。在怀疑引起死亡的31种药品中,抗微生物药物占47.06%,疫苗占29.41%。死亡病例中,采用静脉滴注的有11例,肌肉注射5例,口服1例。

  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不良反应中心主任李元启说,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的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有害的反应。目前老百姓对药品不良反应的认知程度很低,不会采取防护措施避免不良反应,从而导致发生死亡等严重后果。为此,该中心将于9月份在全省范围内举行“百万公众培训”工程,到社区学校宣讲药品不良反应知识及防护措施。

  链接

  警惕药品不良反应

  这份报告由全省医药机构、药品生产和经营企业提供数据,由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不良反应中心根据《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与监测管理办法》分析完成。专家在统计分析这份报告时,希望公众结合病例警示认真对待药品不良反应。

  公众应增强认知意识

  一名57岁女患者,按照医生吩咐注射葡萄糖依诺沙星。第一日用药20分钟后,患者感觉无力,但未向医生表明状况,并坚持将药打完。第二日,患者再次使用该药,滴注过程中出现面部潮红、发热并口舌麻痹。停药后患者回家休息,但吐词含糊,疼痛感明显,后面色转淡,呼吸微弱,抢救无效死亡。

  专家表示,很多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时通常表现为疲劳、发热、寒战、皮疹、瘙痒、腹泻等症状。这些现象有时易与患者原患疾病相混淆,常常被医务人员或患者疏忽以致延误病情,甚至造成严重后果。所以,公众应增强药品不良反应意识,用药出现不适时要及时提醒医务人员。

  小心使用“点滴”治疗

  这次公布的17例死亡病例报告中,通过“打点滴”即静脉滴注造成死亡的有11例。静脉滴注虽然药效迅速、剂量准确,但稳定性相对较差,易产生危险。不少医务人员和患者都存在一种误区,认为使用静脉滴注能加快病情好转。

  统计还发现,53%的患者在用药30分钟内会出现不适。因此,医护人员或患者家属应在用药后30分钟内密切关注患者体征变化,一旦发现患者出现麻木、瘙痒、呼吸困难等现象,应立即作出相应的处理。

  中药也能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一名38岁的女患者,因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入院治疗。医生给予穿琥宁注射液并氯化钠注射液进行静脉滴注,20分钟后患者出现寒战、呼吸困难等不良反应,立即停药并对症治疗后不良反应症状消失。

  专家称,中药注射剂是中药现代化的首要代表。但中药注射剂本身多为大分子微粒,在加快输注速度及用药浓度时易引起不良反应。(记者罗序文 实习生李兴明)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