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媒体村里国际“村民”问候四川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02日05:35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媒体村里国际“村民”问候四川
媒体村里国际“村民”问候四川
媒体村里国际“村民”问候四川
昨天下午,本报两名北京奥运会注册记者方珲、雷远东正式进驻北京奥运会媒体村。从这一天开始,直到比赛结束,他们将和6000名世界各地的记者生活在这个村子里。

  刚安顿下来,我们便带着本报体育部小妹陈甘露从成都“打飞的”送来的奥运纪念徽章下了楼,当红色的盒子打开,来自CPCETV技术人员威廉和他的伙伴们,乐得笑开了花,“谢谢你,来自中国西部的邻居!”

  媒体村里,新闻大战硝烟浓

  北京奥运会媒体村,是奥运会历史上最大的媒体村。据悉,这里占地10.2公顷、建筑面积达63万平方米,有14栋31层以上的塔楼和2栋11层的板楼,能容纳约6000人。这是怎么样的一个地球村呢?

  抵达媒体村的门口,已经看到了不少的记者在这里进出,不同的肤色,不同的语言,这里已经有些忙碌的气氛,毕竟奥运会马上就要开幕了,这几天正是记者抵达的高峰。在接待大厅前,就有志愿者帮记者们把行李和“长枪短炮”搬上行李车。众所周知,奥运会也是媒体大战,一个运动员“配”着三名记者。从这里的匆忙程度来看,已经有了些许大战前硝烟的味道。走过门前的白棚子,验完证件之后,记者很顺利地进入了接待大厅,并没有经历复杂的安全检查。很快,我们拿到了房门钥匙——C1幢3楼。

  绿色家园,一切都是“绿色”的

  接待前台,放着英文版的奥运会文化演出指南,看了一看,活动还真不少。走出接待大厅,由于行李很多,我们坐上了小区内环保的电瓶车。

  这时,我才想起这个媒体村的名字,叫“绿色家园”,果然是有道理的!不仅如此,刚一抬头,一棵苍劲的古树吸引了我,更让我吃惊的是,这里居然是一座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古寺。原来,这是全北京仅存的弥陀古寺。从接待大厅到C1的距离其实并不远,一路上看到小区都是满眼绿色,还有就是灿烂的鲜花,甚至还有一条900米长的小溪,完全是一个大花园。

  走到楼下,便看见了迎接的服务人员,虽然我们都是国内媒体,但是他们总是先用流利的英语问好。在入口服务台的小黑板上,也都是用英文写着班车等信息,这让我们感觉到这里真正是一个“地球村”。

  村里服务,给老记足够方便

  推开一扇灰色的大门,我们来到了我们在村里的居所。每间房中都有衣柜、电视机、冰箱、空调、沙发、电热壶、电吹风等配套设施。媒体村还设有24小时运行的媒体工作间,都有网络覆盖,还能看到从各个竞赛场馆传来的有线电视信号。此外,媒体村还给记者提供了雨伞、防晒润肤露、清凉油。床上放的小闹钟,是为了方便提醒记者的采访工作安排,足见服务人员的用心。

  和奥运村一样,媒体村里的配套设施也十分齐全,这里有餐厅、健身房、咖啡厅,还有小超市。这里的报刊亭每天将提供14小时以上的服务,每间隔3小时补充、更新一次,如果是日本、韩国等周边国家印刷的境外报刊,基本上能在当天送达。

  亲密无间,国际“村民”问候四川

  稍加安顿之后,我们把“华西都市报,奥运看我的”贴纸贴到了房门上。从这一刻起,这里将是我们每天新闻大战后避风休息的港湾,也是我们了解世界和世界了解我们的窗口。于是,我们便逐一敲起了邻居的门。

  紧邻我们的,是《大众日报》的采访团,于国鹏很热情地开了门,记者随即送上了刚送来的徽章,他非常愉快地接受了礼物。走到楼下,几名CPCETV的技术人员正在露天水吧里小坐,看到我们,他们非常友好地打起了招呼,而我们记者证上的徽章更吸引了他们,看来他们对这个带着熊猫图案的徽章很感兴趣。当记者一人送给他们一个的时候,他们非常开心,“我们都很喜欢中国,喜欢熊猫,感谢四川的朋友们!”

  记者方珲雷远东北京摄影报道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