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金东区塘雅镇素有“葡萄之乡”的美誉。每年的7月中旬到9月中旬,60多天时间,是这里的农民们一年中最疲惫却也最幸福的时刻。为了辛苦劳作半年种的葡萄能卖个好价钱,农民们选择一条艰辛的路——挑担子坐火车到杭州卖葡萄。
凌晨4点采摘,早晨从金华西站坐上5090次火车赶到杭州,在最炎热的下午,他们出现在杭州的大街小巷,卖力地吆喝。傍晚,坐上火车回到家时已是后半夜。
火车开了10分钟就睡着了
时针指向上午9点40分,塘雅镇塘一村村民黄家生和几个村民一起,把各自两个装满葡萄的箩筐抬到火车行李架上,找了个座位坐下,这才舒了一口气。火车载着30多个塘雅葡农的心血和希望,缓缓开动了。
5090次列车从江山开往杭州,慢车,没有空调,只有车厢顶上十几台小风扇无力地扇动着热风。黄家生脖子上挂着一条毛巾,不时地擦汗。除了两筐130多斤的葡萄外,他随身就带了一个小包,里面装着一瓶白开水、一张油饼、一杆卖葡萄的小秤和一些零钱。
列车开了不到10分钟,就有人睡着了。“今天凌晨2点钟我们才到家,4点半又起来了。一直没睡过。太困了。”黄家生也打起了哈欠,不久就睡着了。
列车在中午12点半到杭州。11点50分,村民们陆续起身,把自家的葡萄筐挪到车厢门口处,早上带来的白开水已经见底了,趁这个时候赶紧去开水处灌满。
一天只能睡3小时
黄家生的儿子4年前去当兵了,老婆一直在外地打工。10年来,家里的三亩葡萄地是黄家生一个人操持的。为了能多赚点钱,黄家生年年这个时候都坐火车到杭州卖葡萄。
“我算过的,除了路费、伙食费,每天这样跑一趟,能多赚100多块钱。”
凌晨4点半起床,天色刚放亮,黄家生步行20分钟赶到自家葡萄地,将带着露水的葡萄一串串小心摘下,轻轻地放进筐里。装满两个箩筐,要摘两个多小时。装满后,他用报纸盖好,赶紧到早餐摊上随便吃点东西,顺便买个油饼装包里当午饭,总共花费三块钱。
村里六个人前一天说好一起拼小货车,每人花上12元钱,就能从村里送到金华西站。5090次火车是早上从金华到杭州最便宜的一趟列车,车票15元,此外葡萄属于超大行李,补价5元。到杭州以后,来回乘公共汽车、吃饭再加上返程火车票,“一天的成本要七八十元。”黄家生说。
今年金华市葡萄种植面积达7万多亩,其中金东区就有1.8万多亩,预计总产量达2.7万多吨,比去年增长3%左右。黄家生说,去年他在三亩葡萄地里投入了七八千元,今年6月连续降雨,葡萄产量有所下降。而且,化肥、农药价格又涨了,原本130元一袋的化肥,今年要300元。他和村民们算过了,农资价格上涨,大约吃掉了葡萄收益的三成。
所以,要减少损失,必须让葡萄卖一个好价钱。水果贩子到村里收购葡萄,收购价每斤是1.9元,但是,到杭州城里卖,塘雅葡萄可以卖到4元钱一斤。挑上100多斤葡萄往杭州跑一趟,就能多赚100多元钱。“好的时候能多赚200多块呢。”黄家生说:“这样赶,就是辛苦一点,睡觉不够。最后一趟火车从杭州到金华西站的时间是凌晨12点30分,回到家也得1点半左右。睡3个小时,又要起床摘葡萄了。”
年年到杭州从未见过西湖
到杭州了,黄家生挑着两个担子下了火车,130多斤重的葡萄压在肩膀上,可他走得惊人的快,我们一路小跑都跟不上。他驾轻就熟地在火车站外上了3路公交车,到梅登高桥下车。下车后,他在站台上歇了歇,抽完一根烟后,开始挑起担子沿街叫卖。很多店铺的老板叫住他,还让他到店里吹吹空调,黄家生说,这都是他的老顾客了。
挑了一段路,黄家生的脸上就汗津津的了。黄家生习惯用右肩挑葡萄,他的右肩又红又肿,还磨破了皮,局部已经结痂。到了一个小区门口,黄家生终于放下担子,他打算在这里等客人。“到4点钟,生意就会好起来,那时候城里人开始下班回家了。”黄家生很有经验地说。
“杭州半山、杭州陶瓷品市场、翠苑、拱北我都去卖过,年年都来杭州,可是,我从来没去过西湖,到现在也不知道西湖是啥样的。”黄家生笑了一下:“只要葡萄卖得光,我就满意了。西湖看不看无所谓。”
到晚上7点,来买葡萄的人渐渐少了,黄家生有些着急了,还剩下10来斤葡萄没有卖完,肚子早已饿得“咕咕”叫。“无论如何7点半一定要收摊了,不然火车赶不上。”
7点半一到,黄家生就收拾好地上的垃圾,挑着剩下的葡萄匆忙赶去火车站。
买好回程的火车票,再吃上一份快餐,早上一起出来的村民们也陆续来了。大家又一起上了车,简单交流了一下成果,就各自靠在座位上进入了梦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