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胡同里感受地道北京生活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02日07:07  钱江晚报

  7月30日,北京什刹海大金丝胡同12号的荆继昌夫妇等到了来自德国的皮特、西蒙娜夫妇。好几天之前荆继昌夫妇接了一个电话,是以前曾在他家住过的一位德国朋友打来的,说奥运会期间要介绍一对年轻夫妇住到他家来。

  没想到的是,这对夫妇30号就到了,并且无意中使这个宁静普通的四合院名扬海外:他们成了北京市第一家接待外宾的“奥运人家”,成了中外记者扎推蹲点的焦点。

  本报记者抵达北京之后立即闻讯前往寻访。从平安大道拐进前海西街,就进入了由前海、后海、西海三块水面连接而成的什刹海地区。这是什刹海胡同游的一条路线的起点。

  昨天上午10点,记者在这片迷宫般的胡同里头转悠,最后终于在路边身穿白士林对襟褂子的三轮车夫的指引下,在著名的银锭桥边找到了大金丝胡同12号。

  女主人对记者一呶嘴:“嘘!请安静”

  为了安静把门铃线给拔了

  深红色的木头门,门楣上有两个门当,大门的墀头上有祈福的砖雕作为装饰,下方则是明代的报鼓型门礅,往里张望,有一扇青砖砌的小巧拱门上面蔓延着绿色的爬墙虎,一只白色的小猫正下面在伸着懒腰。

  没有“家庭旅馆”之类的特殊标牌,这“奥运人家”看上去跟胡同里头的其它院落没什么分别,只有“大金丝胡同12号”的门牌和门口蹲点的摄影记者在静静地提醒:这就是我们寻找的北京第一“奥运之家”了。

  紧闭的银白色防盗门上有一处门铃,记者上前轻按,却发现门铃的电线已经被剪断了,于是便试探性地拍了拍门。

  “来了,来了!”一位身材瘦小、清秀的中年妇女从小拱门里头走出来,一边向我们一呶嘴:“嘘!请安静!”女主人叫王志喜,一听我们说要采访便摆手:“客人现在正吃早饭,请等一下哦。”

  她说,这一两天,她们这个四合院就接待了很多拨国内外的媒体记者,皮特夫妇是从德国来北京玩的,只住5天。没想到的是,这对普通的游客无意中享受到了明星级的待遇,只要他们呆在四合院里吃饭、喝茶,还是洗衣服,都有记者追着拍,“这不,为了不打扰他们,我把门铃的线都给拔了。”

  早餐是面包、奶酪、北京大白梨

  让外国人过北京人生活

  据说,荆家从申奥成功之后,便开始为“奥运人家”做准备了,SARS期间,还对四合院做过装修,不但空调、暖气、卫生间、淋浴一应俱全。王阿姨说为了解决外国游客到中国最大的苦恼——厕所问题,他们还在四合院里建了3个卫生间。

  走进小院里细细打量,感觉的确非常温馨:一个十几平方米的阳光房,中间是木质桌椅,四面是落地玻璃,周围种了石榴、葫芦,养了金鱼、文鸟,装饰了太湖石、红灯笼。女主人介绍,金丝雀和鲜花叫“鸟语花香”,头顶的葫芦谐音“福禄双全”,池中金鱼寓意“金玉满堂”。

  接待客人的厢房整洁、干净,窗户上蒙着细花棉布的窗帘。“外国客人身材比较高,还特意加长了床。”

  “希望他们住到我这儿来,能感受一下真正的北京人的生活。”荆家夫妇说,不过,她们还是替客人准备了符合口味的早餐:面包、奶酪、北京大白梨和伊莉莎白瓜。“面包是我自己烤的,前两天吃过哈密瓜、桃子,今天换成北京大白梨和伊莉莎白瓜,保证每天让他们吃到新鲜的。”记者扫了一眼:面包是超市里最普通的袋装全麦面包,奶酪是丘比的,咖啡是雀巢金牌,果酱也是一个普通的国产品牌。“就是咱老百姓的生活”。

  本报特派记者 韩晓军 聂磊旻 本报北京专电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