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值得收藏的“前卫”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02日11:55  新闻晚报

  

值得收藏的“前卫”

  

值得收藏的“前卫”

  安迪·渥荷设计的广告衫

  

值得收藏的“前卫”

  安迪·渥荷作品《牛》

  

值得收藏的“前卫”

  安迪·渥荷

  □蓉之 易沁

  《安迪·渥荷艺术展》,明天起至本月底将在位于淮海西路的上海城市雕塑艺术中心展出。这既是一顿艺术鉴赏的大餐,同时也是一次收藏的契机——让我们了解安迪·渥荷这位前卫艺术大师的作品,感悟他的灵感与创造。

  波普艺术既是平民艺术,又是前卫艺术,这些年来一直影响着整个艺术世界,并成为一些收藏鉴赏者的追求。

  如同其它前卫艺术一样,最初它的处境并不好过,号称波普艺术教主的安迪·渥荷当时也是如此。但正因为如此,就有了争议,有了关注,有了潜力。

  波普 (Pop)艺术最早出现在20世纪40年代的英国,后来在美国得到盛行和发展,应该说它是一种通俗文化,在传统艺术家的眼里,它是不按牌理出牌的 “坏苹果”,即使有不少展出的机会,但甚少获得主流艺评家们的赞扬,也鲜受学术界的正式肯定和推崇。

  20世纪60年代横空出世,引领这股波普艺术运动,造成通俗文化决堤的正是如今家喻户晓的安迪·渥荷。

  波普艺术追求的是通俗流行、崇尚消费、机巧急智、性感有味、噱头巧妙、迷惑魅力等特质,与当时崇尚高级品味的、纯粹的形式主义背道相驰。

  安迪·渥荷,是一位将波普精神身体力行到极点的多面性人物,称他为通俗艺术之王,一点不为过。他以大众熟悉的对象如罐头汤、可口可乐、清洁剂,以及周知的明星人物如猫王、玛丽莲·梦露、伊丽莎白·泰勒等重复单一影像的作品而崛起艺坛。安迪在经历了1986年的枪击事件后,几致丧命,直到1987年1月因心脏病去逝,一生新闻不断。

  依照传统艺术观审视安迪·渥荷的话,他可能不算是一个 “正统”艺术家,因为他的作品似乎毫无创新。他不断地复制现成的图像,只是稍加改变色彩和排列顺序而已。安迪·沃霍尔称他的艺术创作为 “制造”,他每天制造一幅作品,剩下的便由助手们不停地复制完成。然而这些 “出厂”后的 “工业复制艺术品”,却往往被人追捧为波普大作。他采取了最为贴近大众生活的流行品;在创作方式上,他利用手工制品常用的材料作为画作依托,彻底抛弃了所谓的宏大主题的灌注,重点置于视觉展示和感官享受,突破了艺术品不可 “亵玩”的禁地,让所谓的艺术品走入平常生活。他从装饰用途出发,进而掌控了艺术的实用性,使得艺术品从诞生之始就走入了平常生活中,从而保证了它的流行性。在人类对艺术顶礼膜拜了上千年之后,艺术终于走入了我们的身体内、生活中。

  安迪·渥荷曾经这样解释波普艺术:“……我无法告诉你什么是波普艺术:参与的范围太多;它只是把外面的拿来放在里面,或者把里面的拿来放在外面,将平常的事物带到家里。波普艺术是给每个人的,我不认为艺术是给少数人的……”“如果你想知道关于安迪·渥荷的一切,只要看表面:我的绘画、电影和我,我就在那里。没有什么隐藏在那后面。”

  有人说,在美国乃至世界,不能说每个人都受到了他的影响,但可以说一旦你踏入了时尚流行领域,总归会从他那里学到些什么。

  民众的,才是最有生命力的,最有市场潜力的。

  前卫大师安迪·渥荷

  安迪·渥荷于1928年生于美国宾西法尼亚州的匹兹堡市,1945年进入卡内基理工学院 (现为卡内基梅隆大学)学习图像设计,毕业后,来到纽约成为了一名商业艺术家。他曾为多家杂志创作插画,还曾创作广告,他的第一个项目是为Glamour杂志的一篇名为 《成功在纽约是一种职业》的文章创作插画。

  在上世纪50年代,渥荷作为一个商业艺术家大放异彩,获得了艺术指导俱乐部和美国平面设计学院的大奖。1952年,安迪·渥荷开办了自己的第一次个展,展出了 《基于TrumanCapote的作品的 15幅画》。他的作品得到广泛展出,还参与了1956年在现代艺术博物馆举行的联展。

  60年代对安迪·渥荷来说是个收获颇丰的时期。他从大众文化中汲取视觉元素,创造了不少20世纪艺术的经典意象,例如《坎贝尔汤罐头》、《灾难》和《玛丽莲·梦露》等。除了绘画之外,安迪·渥荷还拍摄了《切尔西女郎》、《帝国大厦》等几部日后成为地下电影经典的16毫米影片。

  70年代初期,安迪·渥荷出版了《访谈》杂志,并重新开始专注于绘画。他在这个时期的主要作品有《毛》、《头骨》、《锤子和镰刀》、《躯干》和《阴影》,以及一些受委任创作的画像。安迪·渥荷已然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蜚声国际,他的作品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馆和画廊得到展出。

  1980年初,安迪·渥荷出版了《波普主义:Warhol的60年代》。

  1987年1月22日,安迪·渥荷与世长辞。在匹兹堡的葬礼结束之后,他的朋友在纽约St.Patrick大教堂为他举行了追悼会,有逾二千人参加。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