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哈尔滨再现小白渔泡芦苇湿地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03日05:44  新晚报

  李斌 本报记者 张育新 文/摄

  一片历经历史风霜的湿地景观,在热心环保者的努力下复活了。而当人们有一天站在齐国王的城墙上,鸟瞰这片曾经的皇家猎场时,复活的就不仅仅是一片芦苇荡,而是一种文脉与文化———

  爱放生的老总投资“养活”湿地

  投资保护小白渔泡芦苇湿地的是家民营企业,老总谢先生颇具善心,经常于集市买来即将被屠宰的鸟兽放生,破费不菲。有朋友劝他,与其如此行善,莫如投资拯救白渔泡湿地,此为大善。保住小白渔泡这块哈尔滨周边的最后一块芦苇湿地,给人和自然一个和谐的佳境。谢先生多次考察萎缩的白渔泡湿地,与巨源镇政府多次协商,终于完成和约,投资保护湿地。此一尝试为民营企业首善。有关部门前来考察,对谢先生以民营资本保护自然,赞赏有加。

  谢先生接手的时候,已经看不见野鸭蔽日的景象了,珍禽天鹅、灰鹤、大雁,在这里已经找不到家园,棒打鸭子瓢舀鱼,也已经成了老人们美好的回忆。查阅资料显示,历史上的大白渔泡面积700多公顷,小白渔泡面积近500公顷。如今大白渔泡只剩一个地名,已经全部开成了水田和渔池,小白渔泡也严重萎缩,只剩100余公顷的芦苇湿地,其中部分地权已经转入当地农民的手中。然而,在保护者的手中,这块几乎病入膏肓的原始湿地,成功地复活了。

  100公顷湿地只是一点火种,要保护好湿地,这点面积显然不够。为了扩大湿地的面积,他们着手从农民手中买地。这些湿地已经被开垦成水田或者渔池,需要出高价购得。又有100多公顷原来的湿地落到公司名下,1000余万资金轻飘飘的易手,谢先生与合作者感受到了保护湿地的压力。收购回来的土地已经不是湿地了。芦苇被斩草除根,湿地景色无存。公司开始在渔池和水田种植芦苇以及荷花。荷花与芦苇善解人意,先后种植成功,把欣喜铺满池塘。

  一个上世纪80年代在此赏过荷花的客人,其间多次来寻旧踪,已经不见了荷花的影子。而今听说小白渔泡的荷花再度盛开,高兴地领着女儿前来观赏。来人站在荷花池边辨别了一下方向,肯定这就是当年的荷花池。荷花飘香水轻柔,久违的感觉重回心头。

  为了保持湿地内水源的清洁,公司投资200万元,修出排水道,打了30多眼机井,枯水季节每天向湿地内补水,今年补水100余万立方米。相关部门考察后认为,这里确实属于原始湿地范畴,挖地三米,依然是草炭土,是多年的芦苇腐化后形成的腐质土。而另一个其他湿地不具备的特点,更会让哈尔滨市民振奋———从哈市主城区到小白渔泡仅25公里,是国内距离城市最近的湿地。湿地不但可以涵养城市的空气,更是市民度假的好去处。随着灰鹤、大雁、野鸭的成群回归,城市里的人们可以有金代皇家一样的享受了。当然,我们是去观赏它们,而不再是伤害那些灵性的美禽。

  与农民观念冲突与和谐相处

  小白渔泡的重新保护,受益的是当地的农民。水土得到保护,空气得到改善,他们的土特产品,成了前来旅游度假人们的最爱。然而,最初与保护者发生冲突的也是农民,保护者侵犯了他们多年养成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生活习惯。

  小白渔泡周边的人生活是惬意的。在没有禁猎之前,这里的人们用猎枪到白渔泡打猎,灰鹤、野鸭都倒在枪口下。到白渔泡捕鱼更是非常随便,在各种捕捞器具之下,大鱼小鱼都不放过。冬季镩开冰层,捕捉冰下的野鱼。还有芦苇,是一种非常好的造纸材料,但是人们并不珍惜,而是拉回家中,随意做了烧柴。

  小白渔泡被保护起来了,禁绝了附近人们惬意的生活,农民开始集中起来,与保护者对抗。解释、谈判,终于人们接受了小白渔泡被保护起来的事实。小白渔泡与当地的人们和谐了。成群结队看鹤观荷的人们,惊叹保护后带来的奇迹。

  小白渔泡当地有一个民间传说,说是白渔泡里有一条千年的黑鱼精。一次黑鱼精被当地一渔民捕捉,又被人买下放生。不久,放生人家办喜事,从外面来了一个面目黎黑的老汉,不吃不喝留下一个首饰盒,随后离开。等到人客散后,主人打开首饰盒,发现是一盒金银财宝。人们认为,小白渔泡芦苇湿地的保护,侵犯了黑鱼精的势力范围。

  2007年枯水,开春时很多野生鱼死亡。记住了这个教训,2007年入冬前,公司组织人用挖沟机挖了两个深坑,供野鱼过冬。许是受了传说的影响,组织施工者当夜做梦,梦见了黑鱼精。黑鱼精站在床头,告诉他自己该走了,然后一股清云消失。组织者醒后很怅然,向主管经营的杜总经理叙述了这件事。杜总经理笑着说,这应该是好事,小白渔泡走了黑鱼精,象征着小白渔泡要快速发展了。

  小白渔泡的发展,证实了这个预言似的梦境。

  小白渔泡又现野鸭蔽日景观

  如今来到小白渔泡,在这片原始生态系统保留最完整的湿地里,你会看到一望无垠的芦苇荡,鸭唤鹤唳此起彼伏。当年皇家猎场的模样又有了雏形。 据介绍,小白渔泡平均深度约2米,丰水期最深可达3米,经过两年的人工保护,才恢复成哈市近郊保存最好的湿地。

  远远看去,直到视野尽头的芦苇荡,绿毯般铺展开来。一道清溪蜿蜒着,把芦苇荡圈在中央。游人荡着小舟,在芦苇塘中间游弋,各种水鸟在游人的头上翩翩起舞。导游告诉记者:现在水鸟的品种越来越多,有水老鸹、江鸡、钓鱼郎……还有灰鹤和野鸭,在这里栖息觅食。杜总经理告诉记者,春天还出现了千只野鸭在湖上飞舞的景观。这一片芦苇荡总面积约为50公顷,覆盖了水面的90%。记者看到,芦苇荡中部还有一片香蒲,与四周芦苇相互辉映。杜总经理介绍说,目前芦苇荡中间,有野鸭正在做窝。而公司人工孵化的野鸭,已经达到数百只。等到第二代野鸭孵出,适当的时机就可以端上游客的餐桌。

  杜总经理向记者介绍,目前小白渔泡面临的问题还是水面严重萎缩。小白渔泡虽然留存下来,但面积却减少了一半以上。由于湿地边缘被围垦成水田,筑起池埂,阻断水路。或者开发成鱼塘,蚕食了湿地。而小白渔泡萎缩后与松花江完全隔断,补水成为困难。松花江大顶子山大坝合龙之后,一段时间地下水位上升,小白渔泡里的泉眼重新出水,但是由于大顶子山放水灌溉,致使湿地水位下降,目前只能靠打井补水。 不过杜总经理有信心,保护好这块哈尔滨近郊的芦苇湿地。他们将依托白渔泡的自然优势,在湿地公园中建立野生动植物展览馆,还将引进扎龙自然保护区的丹顶鹤,从而将小白渔泡打造成哈市真正的“鹤乡”。

  齐国王墓与齐国王城将整体开发

  小白渔泡不该是单独存在的,它应该存在于丰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与杜总闲聊,记者提出了心里的问题。杜总的回答让我们欣慰,杜总介绍,小白渔泡保护区已经与巨源镇接触,准备将齐国王墓划进小白渔泡自然保护区的范畴。

  历史上,齐国王城与小白渔泡湿地就不会是孤零零存在的。现实中,他们更应该相互依存。由于缺少必要的旅游资源做依托,“塞外马王堆”的出土,一直没有得到旅游者的首肯。除了一座残缺的土城,与运走了石棺石椁的葬坑,没有什么值得人流连。历史文化的价值,掩埋在风沙之下。而小白渔泡的历史文脉,本身缺少实物的例证。把齐国王墓、齐王城与小白渔泡一起保护,正是互补式的相得益彰。

  杜总介绍,他们将把两处历史遗迹与小白渔泡一起保护。择地重建齐国王城,恢复齐国王墓。这样,游人在饱览湖光山色的同时,走进历史的凝重。从历史的凝重中出来,可以在湖光山色中徜徉。小白渔泡是饮食游玩的基地,齐国王城则是亲近历史的基地。“塞外马王堆”是一块璞玉,终将重新引起人们的重视。

  而小白渔泡的保护,已经不仅仅是重现了一个景观,它在一般意义上说,是人们环保意识的集体觉醒,在深层的意义上,更是一个历史文化的载体,它将承载起哈尔滨地区文化历史复苏与现代文明结合的重任。

  哈尔滨,我们有着自己的千年文脉,有着我们足以自豪的千年文化。小白渔泡地区坐落在丰厚的文化矿脉上,我们不可以妄自菲薄,而正应整合资源,打造哈尔滨近郊文化与自然相得益彰的景观。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