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草原轻骑兵 河南县蒙古族民兵骑兵连为民服务纪实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03日08:18  青海新闻网

  草原上吹响了集结号。

  海拔3470,大野上红旗猎猎,雪原上铁骑凛凛。

  此行何处,抢险救灾第一线。

  命令昨颁,风雪无阻入莽原。

  铁骑40——河南蒙古族自治县多松乡民兵骑兵连。

  ……每年黄河封冻的两个多月,每个隆冬的夜晚,顺着河沿东西走向42公里的滩涂,行进着一支民兵骑兵巡逻队,电筒射出的一道道光束撕开夜幕,让偷盗牲畜的窃贼无处藏身。这一走,披星戴月20年,蹄印,也便成了路。

  20年走马黄河沿,民兵骑兵连生生踩出了一条路!这条路让牧民们心怀感念,这条路让牧民们无虑无忧。他们因此坚信,稳定才是多松草原快乐的主宰,安宁才是雪域高原祥和的主人。

  多松乡位于河南县城南61公里处,方圆数百里,散布着405户蒙古族牧民的定居点。清澈的黄河从其间流过,把拉木措河、恰洋河、夏拉河的碧波揽入怀中。

  我们从县城驱车前往多松乡政府,虽是阳春四月,雪下得正紧,49公里的路,越野车艰难地爬行了两个半小时,又被发生车祸的两辆皮卡车挡住去路,离目的地还有12公里,手机接收不到信号,草原深处,依稀看到骑着牦牛的牧民化作黑点渐行渐远。

  多松雪花大如斗,黄南军分区政治部的崔主任在风雪中来回踱步,“既然来了,就克服困难,走得再远些。”他说。商议后,记者借用前方受阻的小货车前行,把身患低血糖的崔主任滞留在茫茫雪野。

  传奇的“多松青年民兵之家”,草原雄鹰的摇篮,竟是乡政府院内的两间旧平房,墙上耀眼的奖牌,无声地诉说着这支队伍的光辉历史。 队列前的一面旗帜和套在右臂上的民兵袖标,是这支钢铁连队的红色符号。晴天,这面红旗引领数十辆摩托车,飙尘万里驶入绿野;雨雪,这面红旗漫卷西风,率数十乘铁骑挺进雪原。

  多松草原年最低气温-40℃,全年无霜期仅为50天。雪覆大地信息不畅时,骑兵连的“集结号”,由乡政府派出的3匹快马发出,他们直奔夏日达哇、拉让、多松3村,通知距离最近的民兵,然后接力般传达命令。有时直到傍晚,最后一批骑兵才会疲惫地出现在集结地,喘着粗气从马背上缓缓卸下口粮。

  第二天清晨,草原骑士们出发了,他们策马扬鞭,吆喝的吼声刺破了原野的宁静。

  在最近的两年中,民兵骑兵连为抗灾保畜,共出动1400多人(次),抢救群众400多人,保全牲畜3200多头(只)。

  20出头的尕藏多杰从部队复员,现任机关民兵排长,看上去短小精悍。他搜索记忆的引擎,把骑兵连最快乐的时光,定格在为夏日达哇村修建公路的40天。

  从乡政府到吉植沟筑路25公里,武装部把民兵和牧民混编成3队,分段施工,比拼竞赛。

  尕藏多杰表情灿烂地描述道:“冲天的号子喊成一片,几十把铁锹扬起漫天尘土,进度快的一方嘲笑对手,老牦牛们,还行不行?”

  对方的回答是:“小兔崽子,不会落在你们后面!”

  到了夜晚,一顶顶帐房扎在布满繁星的天空下,列队的摩托,就像接受检阅的士兵,篝火旁飘过悠扬的马头琴声,民兵和牧民们围着火堆唱歌、摔跤、聊天、喝茶,把劳累融化在无尽的笑声中。

  多松乡民兵连改编成民兵骑兵连的5年间,这支有着29年光荣历史的预备役队伍,例行巡逻的里程达数万公里,多次投入国家实施的草原四配套建设、乡村公路建设、牛羊育肥基地建设、禁牧搬迁工程等诸多工程,让幸福的格桑花开遍了多松草原,他们自带干粮,义务出工,走到哪里,就把帐房扎在哪里,脸上写着快意,歌声淌在唇间。

  12年驻守基层,乡人武部长文昌才让,这个备受蒙古族牧民赞誉的骑兵连长,把心掏给了多松草原。得知体弱的妻子和年幼的孩子双双病倒,离家数月的文昌才让匆匆赶到医院,见到爸爸,发着高烧的孩子紧紧抱住他,就再也不愿放开!七尺之躯的藏族汉子跪在床边泪如泉涌。

  “太阳出来我爬山坡,爬上了山坡我想唱歌,歌儿唱给那妹妹听,听了我的歌声她乐呵呵!”每当牵挂妻子和孩子时,文昌才让就会独自爬上草山……熟悉他的牧民们知道,他想家了!如果天空,是雄鹰展翅的梦想;如果草原,是骑士热恋的家乡。那么爱,就是心灵站在高海拔上的那份明亮。

  民兵骑兵连排长尕科,是多松草原上的传奇人物。他曾年少轻狂,喜欢对酒放歌,醉酒后纵马草原,恣肆快意,见到他,牧民不敢侧目,把他视为脱僵的野马。

  19岁那年,看着身背钢枪打靶归来的民兵,艳羡不已的尕科,悄悄跑到武装部请求“入伍”,骑兵连对他的要求只有两个字——戒酒。

  纵马多松的“吃硬(酒醉)尕科”从此销声匿迹,取而代之的是开着小卖部,搞着牛羊贩运,大把大把赚钱的“砝码(厉害)尕科”。

  一谈起他,指导员才让扎西脸上就乐开了花,“时髦的话咱不会讲,骑兵连就是个大熔炉,撂进去的是铁,炼出来的是钢。”

  钢铁骑兵连名副其实,40位民兵中有28名共产党员,有全国劳模和省级劳模,有脱贫致富的带头人,有生产建设的多面手,有抢险救灾的勇士,有宣传教育的能手,有扶残助困的楷模,可谓忠义勇武包孕一体,称得上百炼成钢共熔一炉。难怪河南县的牧民们风传,多松民兵骑兵连,是草原上雄鹰的摇篮。

  38岁的尕科,标准的蒙古族汉子,黝黑英俊,长发飘飘,军绿色圆领衫外套着藏袍,两只膀子裸露在外,脚穿齐膝长靴。尕科收养的弃婴索南措8个月大时,父亲病故,母亲离家,看着哇哇啼哭的孩子,围观的牧民们不知所措,只有尕科,二话没说,脱下藏袍,包起孩子就抱回了家。

  尕科的邻居扎让犯罪服刑,妻子和两个孩子想去西宁探望,既没出过远门,也凑不齐路费,只能暗自抹泪。尕科听说后,第二天一大早就等在门口,不容分说,拽起娘仨就去了西宁。10年来,尕科每年带她们跑西宁,从未间断过,一路的开销分文不取。

  天空的星星有多少,骑兵连感人的故事就有多少!全国劳模多日杰,骑兵连民兵排长,夏日达哇村党支部书记,头一个开商店,办砖厂,跑客运,是草原上的致富明星,他带着牧民包草场,搞三产,率先实现全村户户围栏,家家定居。这就是多日杰,他把自家成群的牛羊赶进残疾牧民拉太的畜棚,繁育的羔羊全部赠送;他把自己的客运班车变成“爱心大巴”,老人和孩子车费全免……

  清晨,夏日达哇村的喜报像阳光一样迅速传遍了草原,尕藏的儿子东智考上大学了,成了全村第一名大学生;傍晚,夏日达哇村的忧伤却像黑暗笼罩了所有的牧家,谁来帮帮这个上不起学的孩子?第二天,民兵骑兵连的铁骑纵横草原,3天后,凝结着大伙心血和情感的5400元人民币和16头牲畜送到了东智家中。

  东智去青海民院报到的那一天,民兵们不约而同前来送行,他想把笑声留给草原,走了一路,笑了一程,可临别时,泪水却像决堤的洪水一泄而下。暑期,乡党委正在举办扫盲培训班,东智站在乡政府办公室外,他羞涩地问道,我能给牧民们上课吗?在纯粹的精神世界里,和谐,是天地间无涯的因缘

  养育我的多松草原,当我身躯一样爱惜,这里有牧民的骄傲——雄奇高峻的鸡冈山,金钱豹、雪豹、马麝、金雕在这片乐园上繁衍生息,歌唱舞蹈。为了这些美丽的生灵免遭涂炭,骑兵连组织民兵常年职守巡逻,不求名,不图利,他们守护的是对生命的由衷尊崇。

  7年来,民兵骑兵连沿黄河一线的上阿日山植树200多亩,“多松乡民兵示范林”由零落而密集,由树木而树林。谁说高海拔栽不活树,大自然眷顾的是民兵们对绿色的无限景仰。

  有了多松民兵骑兵连这个马背上的宣传队,宁愿让孩子去放牧,也不愿让孩子上学的牧民们,如今纷纷把孩子送进学堂;依托“青年民兵之家”这个牢固的阵地,草原计划生育、文化扫盲、科技培训、国防教育、法律咨询步步推进,新观念、新知识在新一代的牧民中广为传播,让精神文明的种子在多松绿色的原野上不息的传承。

  当我们告别美丽的多松草原时,沐浴着阳光的白色雪原已变成了金色的草场,在夕阳西下的余辉中,牧归的牛羊缓缓从草山走下,牧民的定居点上轻烟袅袅,想必他们正喝着喷香的酥油茶,享受着宁静的草原之夜,这是钢铁骑士们守望的夜,也是人人心中憧憬的和谐之夜!(作者:姚斌 赵济潮 李达群)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