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苞谷日薪教师”旧闻何以成“热点”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03日11:50  贵州都市报

  李兹喜老师是本报的老熟人。早在2005年11月17日,我们即对他扎根山乡的感人事迹作了报道,他还是本报评选的“2005都市年度人物”提名奖获得者之一。这些年来,对于他的境况和命运,本报一直给予了充分关注。

  我们关注他的荣誉:“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标兵”,“贵州十大杰出青年”,“全国十大助人为乐模范提名”……

  我们关注油落小学的变化:

  投资90多万元的通村公路已于2007年底通车;筹资11.9万元的油落小学新校舍,今年9月份将投用;李兹喜现在每月可获得县里补助600元……

  此次李兹喜成为热点让我们意外,意外的倒不是“热”从网中生,而是有人不知是出于何种意图,将两年前的一篇报道“改造”成新闻发在网上,以及关于李兹喜信息的极端不对称和它所衍生的论从谬处生。因为网民热议的“教师日薪1斤苞谷”,早已成为历史。

  有必要在这里提一下贵州的“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攻坚。早在2006年,贵州就提前一年完成了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全省88个县全部实现“两基”,覆盖人口100%。“两基”攻坚6年,贵州省总计投入超过74亿元。这样的资金投入力度,在贵州教育史上是空前的。

  若将李兹喜和油落小学置于贵州教育发展的大背景下,我们不难发现,李兹喜和油落小学的命运,折射出贵州农村教育的发展轨迹。如何从经济贫困、基础薄弱的困境中突围,政府,社会各界,无数忠于职守的乡村教师,寄望于孩子的千万贵州乡亲,从来都没有放弃与退缩。这才是贵州贫困地区教育的真实写照。

  网络带来了话语权民主与平等的同时,也同样无限放大了网民的话语权,甚至可能裹挟着非理性的“话语侵略”。以“老师日薪1斤苞谷”这个网络热点来说,如果任由舆情在网络之上沸腾,而忽略对于贫困地区教育的理性认知,即便是出于最良好愿望的跟帖,同样亦有可能演变为情绪宣泄。而当这样的情绪宣泄,竟然立足于一个已经成为历史的旧闻,且建立在集体误读的基础上,舆论的积极意义就将大大消解,而沦为偏离美好初衷的话语狂欢,甚至可能成为偏高公平公正的“话语暴力”。

  笔者喜欢知名时评人十年砍柴对网络的一个比喻——“民意的公共汽车”。而“教师日薪1斤苞谷”旧闻成热帖,并由此引发沸腾的网络舆论,使笔者意识到:这辆“公共汽车”如果要行驶安全行驶顺当,或许更需要无数严谨、责任感强的公交司机的接力,而非手握香槟四下喷射的赛车手式的纵情狂欢。唯其如此,网络这辆“民意的公共汽车”,才能承载更真实的民意,集纳更有力的舆论,真正抵达公平公正的所在。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