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香江漫话:古旧警署发挥余热成港历史地标(图)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04日01:24  中国新闻网

  

香江漫话:古旧警署发挥余热成港历史地标(图)

  被纳入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的香港“旧大埔警署”,三月六日开放让传媒参观。旧大埔警署外墙白色,衬托粉红色的装饰,配以灰黑色中式瓦顶,设计简单,以实用为主,属典型殖民地建筑风格。中新社发 谭达明 摄

  

香江漫话:古旧警署发挥余热成港历史地标(图)

  香港中环密集高楼环抱的中区警署建筑群,是一处独特而珍贵的公共空间。这座曾集警署、法庭、监狱于一体的建筑群,其历史可追溯到1840年香港开埠时期,1995年被定为法定古迹。中新社发 王丽南 摄

  版权声明:凡标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中新社香港八月三日电 题:古旧警署发挥余热成港历史地标

  作者 张鹤群

  香港的警署大多都有悠久历史。近年来,香港政府和社会各界积极将其中一些富有特色的古旧警署活化成各种悠闲娱乐设施,继续发展其效用。

  警署建筑中西合璧

  香港警队自一八四四年五月一日以来,成立多间警署,维持社会治安。当年的警署建筑是以英国维多利亚式风格为主,一些兴建在新界的警署,更掺入了中国建筑模式。

  由于建筑风格特别,香港大部分的古旧警署都被保留下来,矗立在这个现代化大都市当中,有些还被政府列为历史建筑。它们的命运各有不同,有的继续作警政用途,有的则被改建作其他用途。

  古旧警署各有用途

  例如位于新界元朗,建于一八九九年的屏山警署,香港政府自一九九七年起,与元朗邓族合作,将该处改建成“屏山邓族文物馆”,举办有关新界原居民历史和风俗的展览,成为著名旅游景点屏山文物径的一部分。

  建筑于一八五九年,位处香港岛南部的前赤柱警署,一九七四年警队撤出该处后,一直被多个政府部门使用,后来在一九九三年被改建成为一间高级西餐厅,其后再被一间超级市场租用作分店,一直至今。

  同样是位于香港岛的湾仔峡警署,于一九八八年被警务处改建成警队博物馆。

  承载历史 保留文化

  据了解,香港的旧警署如此受重视,主要有两个原因。

  其一,它们的建筑风格独特,往往是一个区域的地标,对市民的吸引力较大;而且,警署内部的间隔十分实用,例如以前的军械库,可以毋需经过拆墙等繁复工序就可以轻易地被改建为仓库和活动室。

  其二,近来香港兴起一股“集体回忆”的潮流,许多超过四、五十年历史的古老建筑被保留下来,活化成其他用途。由于许多香港的警署都是在二次大战前兴建,悠久的历史使香港民众十分愿意将他们保留并发展成为新地标。

  社会各界关注活化警署

  据了解,现在香港政府、社会福利团体和商业机构都在积极推动活化各间早年被废置的警署。

  其中,新界的前大埔警署和大屿山的前大澳警署被政府列为七项“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中的两项。项目推出不久,一些社会福利团体就表示有意将两间警署分别改建为生命教育营地和酒店。

  此外,位于尖沙咀的前水警总部,也正在被长江实业以保留建筑物原型的前提下,改装成为一间文化酒店。

  至于前中区警署建筑群的保育计划,成为现在香港的社会焦点。因为警署连接着前中央裁判司署和域多利监狱,是一座大型的珍贵古迹,任何一部分被拆掉都会使警署和其他建筑失却历史意义,所以许多专家都提出不同的想法,尽量使建筑物既可以发挥最大的社会功能,又可以使建筑物被完整地保留下来。

  经过多番争论,直至今年七月,香港行政会议才通过由香港赛马会负责建筑群的保育工作,将警署和隔邻的裁判处、监狱合并发展,成为一座附有剧场、演奏厅和法治博物馆的艺术大楼,令建筑群可以继续服务社会,成为一个新兴旅游点。 (完)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