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专家对“停车新政”嫁接上海普遍存疑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04日01:52  新闻晨报

  □徐 翔 □晨报记者 盛 丰实习生 陈奕斐 赵淑露

  近日,就杭州推行的停车新政,记者先后采访了多位专家和学者。专家认为,杭州的“停车新政”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上海的情况与杭州不同,杭州的经验未必完全适用上海。业内人士同时明确指出:停车资源具有公益性,不应完全市场化。

  浙江省人大代表、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设计师吴伟进对停车新政表示支持:“但这一政策可能只能适用五到十年,甚至更短的时间。”吴伟进表示,杭州今后更应通过提高城市公共交通的质量,抑制私车数量的增多。“而上海的城市人口密度高于杭州,这一政策可能不适合上海。”曾在上海读书的吴伟进建议,上海可以通过一些城市外围的停车优惠政策,分散市中心的停车压力。“相对来说,汽车的服务半径较大,在双休日等应鼓励市民多到这些外围区域活动,市中心则留给游客,这也是国际性大都市所倡导的一种城市理念。”

  杭州市城管办规划处朱建明处长也认为,上海的私车拥有率比杭州更高,实施马路停车等新政的难度更大。“这次杭州能够开辟出这么多的道路新泊位,与之前几年背街小巷的整治大有关系。而上海的小马路更窄更密,改造难度似乎比杭州更大。”

  十几年从事停车产业研究的中国物业管理协会常务理事、北京停车行业协会副会长、金地停车董事长刘举则认为,增加停车位需要靠政府鼓励、支持、扩建,或由企业投资建设,并享有一定优惠政策。“停车位作为公共基础设施,不应把收费谋利作为主要目的。”

  对此,同济大学交通工程系主任杨晓光教授表示赞同:“车位不应以市场赢利为目的,市场只是作为一个辅助的手段,应充分利用现有的停车资源。”不过对于热议的杭州马路夜间停车等停车新政措施,杨晓光认为,上海不能盲目实施,“需考虑停车资源的合理配置及停车道路条件等因素。”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