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纤手弄双针 珠村有传人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04日02:28  大洋网-广州日报

  

纤手弄双针珠村有传人
奥运元素成了今年乞巧文化节的亮点。 新华社发
纤手弄双针珠村有传人
潘剑明为推广乞巧文化不遗余力。
纤手弄双针珠村有传人
图为第四届广州乞巧文化节上的传统展品七姐鞋。今年的乞巧节展品除了岭南刺绣、七姐鞋等传统展品外,新增加的奥运元素成了文化节的亮点。在会场上,五环标志和奥运火炬传递模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我国,农历七月初七是七夕节,也有人称之为“乞巧节”。“乞巧节”始于汉代,比的就是谁的手“巧”。 新华社发

  [视频新闻]珠村"乞巧"节 两万市民捧场

  自1998年珠村的8个乞巧婆婆重新发起珠村乞巧文化至今已历10年,已经是第四届的广州乞巧文化节也已成为这个城市的一项文化盛会,但这项古老的民俗文化将如何传承下去?这个“女性”色彩较浓的文化节背后又活跃着怎样一个男人?

  文/记者刘显仁 通讯员田禾 杨静

  图/记者高鹤涛

  本报讯 (记者魏丽娜 通讯员田禾)七夕夜,民间女子通过展示心灵手巧向织女祈求幸福生活。延续了千年的传统如何传承?昨天在天河区珠村开幕的2008年广州乞巧文化节给出了答案。

  珠村小学老师编出乞巧教材

  珠村自编的《乞巧舞》以乞巧穿针引线为动作元素,在《彩云追月》伴奏下,孩子们通过舞蹈展示了乞巧柔美的动作姿态,展现了珠村青少年传承乡土文化传统的风采,契合了文化节“传统”和“传承”的主题。

  在广东童谣《落雨大》的背景音乐下,珠村小学700名师生展示了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大课间活动”。传统儿童游戏丢手绢表演包含了跳竹竿舞、玩跳跳球、踏板车等民间与现代结合的器械游戏,反映珠村民间划龙舟活动的龙舟舞则体现出传统文化与体育学科的融合。

  为了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发扬与传承,2007年9月,珠村小学以珠村地域文化为素材,在原有“双操”基础上,为大课间活动加入了结合龙舟、乞巧文化的舞蹈内容。珠村小学还将乞巧课作为美术课的乡土课程,每学期有一个月的时间用于乞巧课程的教学,涌现出了一大批乞巧之作、乞巧之星。开幕式上,广州民间文艺家协会向珠村小学授予了“广州民俗文化传承基地”牌匾。

  国内第一本乞巧文化校本教材《我们的乞巧》也在开幕式上首发。这本书是珠村小学杨蕾老师结合传统文化,细心雕琢而成的一本艺术教育校本教材,有望成为天河区美术课、手工课的基本教材,今后还可能在全市范围内推广。

  今年首次举办的“乞巧作品创意大赛”中有不少孩子们的作品。南沙幼儿园谭露制作的“福蛋迎奥运”,将传统手工与彩绘相结合,制作精美。黄石幼儿园的小朋友则用画笔“涂话2008乞巧”,展示了他们心中的牛郎织女相会情景。

  乞巧落天河是美妙组合

  天河区委副书记肖彬生在开幕式上表示,天河具有古老的历史文化底蕴,在建设现代化大都市中心区的进程中,高度重视传统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广州乞巧文化节已成为天河区和广州市一个重要的民俗文化品牌。

  “广州乞巧文化节”落户天河,既是名称上的美妙组合,也是天河传承乞巧文化结出的硕果。天河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陆志强表示,2005年天河就成功地举办了首届“广州乞巧文化节”,经过四年的努力,乞巧文化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在羊城重新焕发异彩。

  乞巧节背后的“乞巧男”

  自1998年珠村的8个乞巧婆婆重新发起珠村乞巧文化至今已历10年,珠村乞巧也由最初的“地下活动”崛起为这个城市的盛会——广州乞巧文化节。

  俗语说,每个成功男人背后都站着一个女人;广州乞巧文化节这个“女性”色彩较浓的文化节背后却站着一个男人——潘剑明,一个土生土长的珠村村民,自1998年率先发现包括其母在内的乞巧婆婆,10年来一直“倒贴油钱路费”义务推广乞巧文化。事实上潘剑明并不只是对乞巧感兴趣,800岁珠村的龙舟、祭祀、舞狮等传统民俗他都有深入了解,只不过珠村乞巧名气在外导致潘剑明成了“乞巧男”。

  潘剑明从小喜欢听讲古。1986年,当时的番禺县修县志的工作人员特地赶到珠村了解潘文治海军世家的故事,作为潘文治嫡侄的潘剑明父亲是必访对象,潘剑明这才知道“原来我的祖先够巴闭”:潘文治早年留学英国,追随孙中山,官至海军总司令,家族有多人担任海军舰长。潘剑明说,父亲的讲述让他热血沸腾,第二天下班就开始泡图书馆,星期天就去黄埔军校翻旧书。由对先辈威水史的了解,再到宗祠祭祀、龙舟、舞狮等传统民俗的钻研,潘剑明慢慢成为村里闻名的“民俗男”。

  突然被母亲乞巧工艺“震”到

  潘剑明与乞巧结缘于1998年。那一年他母亲谢婆婆与7个同村阿婆在家里用瓜子壳等原料制作乞巧工艺品,潘剑明心想几个老婆婆能做出什么好东西来,只是劝老人家别太操劳。哪知几天后作品正式出炉,把潘剑明给彻底“震”住了,“我从未料到阿婆们用这些废料能做出这么漂亮的传统色彩明显的工艺品来”。

  潘剑明深入钻研才发现母亲称之为“七姐诞”的乞巧还大有来头,有很深的传统文化底蕴。但“文革”期间把乞巧当作封建迷信活动打击,哪怕是改革开放已经20年的当时,老村民仍“不愿也不敢公开亮相”。1999年、2000年这些乞巧婆婆继续在村内低调“摆七娘”,2001年乞巧婆婆们做的规模更大,潘剑明主动通知“沙河镇的老表村”都来珠村看乞巧,吸引广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及媒体的注意,珠村乞巧因此出名,直至2005年天河区以政府名义举办乞巧文化节,并为珠村赢回了“中国乞巧第一村”的美誉。

  珠村乞巧出名后,潘剑明迅速成为坊间名人,但他说当时是“有苦说不出”。因为直至去年他还在一企业工作,一到乞巧节前半个月他几乎都要全职为乞巧节忙活,尤其是接采媒体采访这一块,“绝大多数乞巧婆婆只会做不会说,而且全村对乞巧文化最熟的是我,媒体一登潘剑明昨天在村里怎么样怎么样,老板一看就知道你这家伙又在‘偷鸡’,昨天肯定没上班”。

  常被误解“为名为利”

  10年来推广珠村民俗,潘剑明坦陈也常遭到误解。他说,有些村民认为他是为了赚钱,前几年他被广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推举为副主席,部分村民甚至传言他月领10万薪金,事实上该职位只是荣誉,根本不付薪,开会他还要倒贴油钱路费。

  潘剑明直言,自己现在在做饰品外贸生意,沉迷于这些民俗活动,除了耽误时间少赚钱外,还要倒贴不少钱:为了拍摄这些历史古迹,买了近6万元摄像器材;乞巧节启动后又买了幻灯机用于向外来人解说。他说,“有时候媒体刊登的新闻与事实略有出入,个别村民还会指责”,“所以家里的人说我是傻仔”。

  [视频新闻]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