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图文:老爹爹:我看着巡司河由清变臭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04日05:24  荆楚网-楚天都市报

  

图文:老爹爹:我看着巡司河由清变臭
图文:老爹爹:我看着巡司河由清变臭
荆楚网消息 (楚天都市报) 图为:红旗村附近的河段漂浮着满河垃圾 记者黄士峰摄

  (记者严珑 实习生文红芬 黄拓)从1969年至今,昝文华在巡司河边上已整整生活了38年。7月27日,他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眼睁睁看着巡司河变脏变臭的记忆,言语中充满了伤感与无奈。

  昔日美丽的水鸟从河面掠过

  64岁的昝文华是河南人,1957年到位于汉口丹水池的一家机械厂工作。1969年底,工厂搬到位于巡司河畔的黄埔军校武昌分校旧址处(现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处),他也随之来到那里。

  当时那个地方还比较偏僻,交通不便,加上六七十年代娱乐生活非常少,工人们的休闲活动,大多都是跟巡司河有关的。

  “那时候真是好啊!”在昝文华的记忆中,当时的巡司河简直就像生态公园一样:清澈的河水缓缓流动,小鱼和小虾在水底嬉戏,美丽的水鸟从河面掠过,渔民摇着小木船从从汤逊湖顺流而下,到武泰闸去赶集……

  中午休息时,工友们会跑到河边钓鱼,下午下班后再带回去当下酒菜。有时候,工友们还会在晚上跑到河里下网,半夜起网时,可以捞起一条条四、五斤的大鱼,多的一晚上可捞到百把斤。如果遇到汛期,上涨的河水经常会漫到车间里,水退了以后,大家提着水桶直接在车间地面上捡鱼。

  夏季,因为这条河,工友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下午下班后,男工们就光着膀子跳进河里游泳。女工们则三五成群坐在河边,一边说笑嬉闹,一边把脚伸到河里戏水。

  昝文华清楚地记得,有一次他在河里游泳,随手一抓竟逮住一条小鱼。把小鱼叼在嘴里,他又一个猛子扎进水底,再起来时,两只手又各抓住一条鱼。

  “现在这条河,别说鱼,连虾子都没有了。”

  今天离河50米远就要屏住呼吸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巡司河里慢慢连虾子都没有了呢?

  在昝文华的印象中,大概是1976年夏季,巡司河水面开始零星出现水葫芦,东一片西一片越长越多,迅速占满了大片水面,但很少有人打捞。由于河道受阻,木船难以通过,常年往返于河面赶集的渔民越来越少。

  接下来两三年时间,水葫芦进一步泛滥,河面开始出现腥臭味,水质越来越浑浊,河水的颜色也越来越深,鱼没有了,水鸟没有了,最后连虾子也基本绝迹。

  以前,巡司河边是青年男女约会的场所,也是中老年人饭后散步的选择。可随着污染的迅速加剧,气温一高河边根本就不能站人。“这河咋成这样了?”昝文华痛心疾首地说,当时大家眼睁睁看着长年相伴的巡司河变脏变臭,却不知道污染的源头在哪里,也有人曾向相关部门反映过,但是没有什么效果。接下来情况就越来越糟糕,水面上开始出现漂浮的垃圾,并且越来越多。到了炎炎夏日,离河50多米远处就要屏住呼吸,走近一点,密密麻麻的蚊虫就扑面而来。

  近几年,巡司河基本成了大墨缸,一年四季都散发着恶心的气味。尤其碰到大风天气,臭气可以吹得很远,附近居民都不敢开窗。“不过河水臭了也不是一无是处。”昝文华无奈地说,以前河里游泳的人多,一年总会淹死几个人,这些年好了,没听说一个人在河里淹死。

  亲戚不敢吃河水浇灌的青菜

  “普通老百姓最怕的事情就是生病了。”昝文华的老伴孙婆婆说,巡司河的环境太差了,对附近居民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孙婆婆是山东青岛人,每次回到风景如画的老家,都会向亲戚们介绍武汉的美丽,并盛情邀请他们到武汉来玩。

  去年冬天,几名亲戚从老家来武汉看望孙婆婆,这让她喜出望外。当时,武汉的红菜薹在青岛是吃不到的,热情的孙婆婆想让亲戚们尝下鲜,就带着他们到离家附近的菜场去买菜。

  然而,当亲戚们看到巡司河里泛着绿泡的污水,又看到一路上菜农就用河里的水灌溉菜地时,吓得连连摆手说:“算了算了,不买了。”

  这一幕让孙婆婆尴尬不已。结果,那一顿饭吃的是亲戚们从青岛带过来的海鲜。饭罢,一名亲戚对她说:“这么差的环境,你住在这里不知道要少活几年啊。”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