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温州渔船下南洋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04日06:07  钱江晚报

  本报讯 昨天早上六点,苍南渔民倪思准和同伴们就从舥艚渔港出发前往乐清市七里港码头。他们将和70多名渔民和陆上操作人员一起,前往马来西亚海域开始为期一年的捕捞作业。

  昨日,温州市10艘大马力渔船在乐清市七里港集装箱码头出海,渔船上都挂有中国国旗和马来西亚国旗,并全部安装了由有关部门免费提供的GPS装置,这也是温州首批安装远距离卫星定位和通讯终端的渔船,通过该装置,渔船可随时与亲友或渔业公司沟通联络。预计七八天后到达马来西亚海域进行远洋捕鱼,渔船至少一年不回航。

  在当地建一个“温州新渔村”

  倪思准是“浙天祥渔016号”这艘船的船老大,今年40岁,捕了20多年的鱼了。今年4月份,还没到禁渔期,倪思准和同伴们的渔船早已停靠岸边“歇业”了,倪思准很无奈地告诉记者,因为捕不到值钱的大鱼,只能抓到些小鱼小虾,卖来的钱还抵不上油费和人工费,干脆就提前“休渔”了。

  而昨天上船前,倪思准却一脸兴奋:“曾去马来西亚考察过的渔民告诉我,那边渔业资源非常丰富,这次过去,希望能有好的转机。”

  据介绍,马来西亚东马海域没有禁渔期限,可以全年作业,当地渔业资源丰富,有鲳科、带鱼科、鲨科、海鳗、金枪鱼、小沙丁鱼等80多种可捕的经济鱼种。

  乐清市天祥远洋渔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现在,渔船用的码头和渔民岸上住的宿舍已经全部建好,他们将努力争取3至5年内在马来西亚建设一个“温州新渔村”。

  “我们希望通过此次机会向国外转移部分劳动力,锻炼出一支成熟的远洋捕鱼队伍。”温州市有关部门人员称,马来西亚渔业资源丰富,年可持续捕量有119万吨,而东马海域年可持续捕捞量为40多万吨,且没有禁渔期限,可以全年生产,远洋捕鱼将为温州海域留下更多的资源。

  海鲜可打“飞的”至温

  据了解,首批远洋的渔船系乐清市天祥远洋渔业开发有限公司与马来西亚兴发集团合作项目,他们在马来西亚东马海域丹章马尼斯深海渔业码头建设远洋捕捞渔业基地,所捕捞的水产品将在渔业加工园区就地加工后销往全世界,其中一部分符合温州人口味的海鲜准备通过空运等渠道运回温州销售。

  2006年6月,天祥公司派人员考察了东马渔场,向马来西亚政府农业部递交了共同开发东马海域渔业生产项目的申请,得到该国农业部的批准。随后,受马来西亚农业部的邀请,温州还派遣有关专家及资深船长,分批到马来西亚进行实地考察、捕捞作业,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

  天祥公司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捕捞的鲜鱼在已建成的码头马上分类后,品质较好的由冰鲜渔船或打个“飞的”运回国内销售,品质较差的则在当地加工处理。以后,温州市民可以品尝到马来西亚海域的红斑鱼、青皮龙虾、鱼免鱼等美味。

  捕鱼先学礼仪

  此次赴马来西亚的10艘渔船的70多名从业人员,以往都是在近海的三类航区捕捞作业,此次远洋到马来西亚一类航区作业,有关部门曾组织了3个月的专门培训,内容涉及远洋捕捞知识、法律法规、国际礼节等,考试合格以后才准予“毕业”。

  郑益昌今年60岁,是这批赴马渔民中年龄最大的。去年他曾到马来西亚考察过。

  郑益昌告诉记者,当地渔业资源非常丰富,他在当地用拖网撒一网能捕上1吨左右的鱼,而在温州当地,有时撒一网只有几百斤鱼。他们此次赴马作业时间暂定为一年,粗粗估计,一条船舶一年大概可以赚100万元左右。

  “我们凭远洋证是可以上岸。等我安顿好以后,挣了钱,今年下半年准备将老婆孩子也带出去,我想让家人也体会一下马来西亚的渔民别墅,有空时,还能带家人去马来西亚各地去转转。

  据了解,温州市将在2010年前准备200艘大马力钢质渔轮,赴马来西亚东马海域从事捕捞作业。该项目将持续30年,概算投资6000万元。3年内前往马来西亚的渔民约2800人,此10艘渔船为项目获批后的第一批先行者,并拟在该国建立舥艚村。项目实施三年后,预计每年可为国内创汇1亿美元。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