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新视野新机遇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04日06:12  荆楚网-湖北日报

  荆楚网消息 (湖北日报) 龚信力

  湖北发展正处在新起点、面临新机遇。

  今年,经济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多。从国际上看,次贷危机、能源紧张、增长放缓,面临滞胀隐忧;从国内看,防止通胀,防止经济大起大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成为宏观调控的新任务。但历史的经验表明,宏观政策的调整,是区域经济重新洗牌和排位的契机,是内陆后发地区快速发展的新机遇。

  用新视野捕捉新机遇。上半年,中部地区主要经济指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成为全国区域经济发展最快的板块;我省工业经济效益总体水平10年来首次高于全国5.55个百分点。正所谓“风水轮流转,今日到我家”。面对全球经济放缓,出口受阻的新情况,扩大内需是发展的着力点,这对面向国内市场的湖北产业和产品,将是一个重大机遇;燃料原材料价格上扬,对于上游产业化比重较大的我省来说,是理顺收益分配关系的一次机遇;能源供应和要素成本提高,势必加速国外及沿海产业向中部转移,湖北作为最好的承接地,机遇千载难逢;能源瓶颈加大,对于具有科教、人才优势的我省,是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机遇。

  机遇稍纵即逝,具有流动和开放的特点,也会发生空间的转移。面对众多机遇,我们要抓住,就必须在“抢”字上做文章。

  转变观念“抢”机遇。国家促进中部崛起的战略,是我们最大的历史机遇;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赋予了最大最好政策,“价值万金”。我们既要与中部省份共同快速成长;又要围绕建设“重要战略支点”的历史使命,毫不犹豫地破除小富即安、不进即满、甘当中游、自我感觉良好的观念,用强烈的危机意识、进取精神和更高的姿态,抓住机遇,加快湖北的发展。

  转换机制“抢”机遇。转换体制机制是经济社会发展最根本、最有效、最持久的促进因素。任何外在因素都只是发展的“燃料”,体制机制才是形成持久效应的“发动机”。湖北具有承接新一轮产业转移的最好最大优势,但产业转移,最看重的、最核心的是创新创业文化,以及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体制机制。“道以通为要”,要通过思想大解放,促进体制机制大转换,创造性地工作,立足于快办、把事办好和办成,只要不违反法规,什么办法好使、管用,就用什么办法,使机遇变为加快湖北发展的现实条件。

  转变作风“抢”机遇。树立“湖北兴则我们之责之荣,湖北衰则我们之过之罪”的意识,抓好政府执行力和行政效能建设,把规划、蓝图、方案、项目变成发展的现实。

  面对新机遇,中部各省都在“抢”、都在“抓”。我省尽管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部分指标仍然滞后,面临着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竞争压力。对此,我们就是要打时间差,人家没有认识,你要认识;人家没有行动,你要行动;人家没有见效,你已见效。只有这样,才算抓住了机遇,才能在新一轮机遇中抢得先机,湖北经济社会发展才能更好更快。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