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国家强,则体育强”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04日06:55  解放日报

  本报记者 李君娜

  明天,大连市的奥林匹克广场将竖立起一座人物雕像,他就是第一次代表中国参加奥运会的刘长春。随着北京奥运会的临近,世人重新关注当年冲破层层险阻只身赴奥运会参赛的刘长春。记录这段往事的影片《一个人的奥林匹克》已在京上映,上海也将在奥运期间公映这部有着特殊意义的影片。日前,制片人王浙滨、刘长春之子刘鸿图也走进上海艺术人文频道的《文化主题之夜》,追忆当年刘长春“一个人的奥林匹克”。

  我只代表中国

  《一个人的奥林匹克》讲述的是我国短跑运动员刘长春在1932年冲破重重阻力,首次代表中国出现在奥运赛场的故事。

  当时,日本入侵中国,伪满洲国傀儡政府成立,针对刘长春的参赛,伪满政府通过报纸散播“世界运动会‘满洲国’决派刘长春等参加”的报道,很快引起了各界爱国人士的强烈反感以及对刘长春的误解。刘鸿图回忆,“当时我父亲在《大公报》上发表声明:我是中国人,我只代表中国,绝不代表‘满洲国’出席第10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并说‘伪报所传,纯属虚构谎言。我的良心尚在,热血尚流,岂能忘掉祖国而为傀儡伪国做马牛。’”刘长春的这番话,其子刘鸿图倒背如流。

  最终,在张学良将军的资助下,刘长春在上海出发,经过21天的长途航行,赶在奥运会开幕的前一天到达洛杉矶。刘鸿图说:“当天,唐人街华侨夹道欢迎。当晚,我父亲入住奥林匹克村,中国国旗在奥运村升起。第二天,作为中国唯一的选手,我父亲高擎国旗在前,身后紧跟着的是临时拼凑的5人代表队成员。”

  国强方能体育强

  然而,因为长时间的舟车劳顿,开幕式后第二天就举行的预选赛中,体力没有得到恢复的刘长春没能跑出自己的最好成绩,与决赛失之交臂。在他深感有负国人重托歉疚之时,中国留美学生从华盛顿发来一封贺电说“刘长春先生,你代表中国首次参加奥运会,虽败犹荣。”

  刘鸿图说:“父亲回国后下决心要坚持锻炼,决心在下一次奥运会上为国家赢得名次。1936年的德国柏林奥运会上,他又参加了。经历23天的航行,依然因体力得不到恢复没取得好名次。”

  刘鸿图说:“两次参加奥运会,我父亲最大的感受就是国运衰则体育衰,时代的局限使我父亲那样的体育运动员因为低劣的训练条件、训练方法多次受伤,也因为草草赴会不得不败下阵来。后来我父亲一直教育我们6个兄弟姊妹要多读书,先强国,国强才能体育强。”


本报记者 李君娜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