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让梦想重新出发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04日06:55  解放日报

  ———访首批上海对口支援都江堰来沪就业人员

  本报记者尤莼洁 周楠 李蕾

  如果不是地震,26岁的周俊基本上会在都江堰老家开一家包子铺。但现在,他是上海一家饭店管着十几号人的保安队长。

  周俊是上海对口支援都江堰首批99名来沪就业人员之一。6月30日,上海市政府与四川省政府签署了对口就业援助协议。协议承诺:在2008年9月底之前,为对口支援的都江堰市提供4000个岗位信息;帮助都江堰市1000人来沪就业;帮助都江堰市组织2.5万名劳动者在当地就业。7月22日,99名都江堰首批来沪就业人员乘列车抵达上海。

  首批99人之后,还有更多来自都江堰的群众将会到上海就业———7月30日,浦东新区劳动保障部门又在都江堰举办了现场招聘会,这是上海劳动保障部门在都江堰牵头组织的第三场现场招聘会,提供就业岗位1383个,约有2000人次进场求职,现场达成意向性就业协议151人。

  从都江堰到上海,梦想也再次出发……

  从老板娘到清洁工

  记者在曲阳路的大宴楼饭店见到梅秀英时,她正拿着拖把使劲地拖着地。除了脚上那双时髦的坡跟凉鞋,看起来和饭店的任何一个清洁工没有太大区别。

  这位“农家乐”餐厅的前老板娘,上岗6天,对新工作基本适应,“就是上海的天气太热了。”梅秀英家就在著名避暑圣地青城山下的青城村,她20多年前开始做生意,从卖8分钱一个的锅盔(四川小吃,类似于肉夹馍)开始,2003年在青城山景区开了一家“农家乐”饭店,两层小楼,300多平方米,就在青城山景区大门口,停车场边上,靠一年两三个月的旅游旺季能挣上好几万元,家里还另雇了几个帮工。

  即使是在2003年非典时,靠着给餐具套塑料袋,梅秀英的饭店也没歇业,但这次地震,她家的两层小楼被震成了危楼,景区也至今在封闭维修。生活暂时还不是问题,她和丈夫除了享受每人每天1斤口粮、10元补助金的灾区生活救助外,每人每月还有300元的社保。梅秀英“闲”了两个多月终于坐不住了,“我想,这么耍下去,迟早会变成懒婆娘,得找个工作。”

  7月16日中午11点,梅秀英的手机接到当地劳动保障部门发来的信息,说是上海有20几家企业在都江堰滨河小区开专场招聘会。“我怕招聘会马上结束了,连身份证也没顾得上拿,打了个的直接过去,15块钱哩。”梅秀英对当时的出租车费记忆犹新,不过她觉得这15元花得值,“出来打工,最怕被人骗了,像这样由政府组织的招聘会,企业肯定都很正规,放心。”

  在这次招聘会上,20家上海企业带来了一千多个工作岗位。看来看去,梅秀英选择了到大宴楼做清洁工,月工资1000元,包吃住。梅秀英很满意。“我没文凭,年纪也不小了,唯一的长处就是自己开过饭店,做个清洁工还是能行的。”记者问她,原来是老板娘,现在成了打工的,有没有觉得失落?她笑了:“做老板也是挣钱,打工也是挣钱,不偷不抢,又不低人一等,有什么难为情的?”当过老板娘,梅秀英还是有与众不同的魄力———此次来沪就业人员基本都是年轻人,99人的平均年龄只有25岁,她是其中年纪最大的一个。到了上海,在家带外孙的丈夫不放心,天天给梅秀英打电话,“我告诉他,上海很好,好多高楼,真繁华,我要干两年才回去,吃点苦,多挣点钱,再把‘农家乐’开起来。”梅秀英说。

  不只对梅秀英,对所有来沪的都江堰人而言,上海是生活改变之地,也是梦想重新出发之地。

  充电是必须的

  “明天我就上岛了,要坐船,我还从来没坐过船呢!”电话里,来自都江堰市聚源镇的杨超兴奋地告诉记者。

  杨超要去的目的地,是洋山港。他将在这里,成为一名外国货轮理货员,这超过了之前杨超和他的家人对未来的所有想像。21岁的杨超职高毕业,念的是计算机。不过,地震之前他的专业知识基本上只用来打电子游戏机,他家在当地有十来间铺子,卖塑钢材料。杨超是家中独子,偶尔帮忙照看一下生意。地震后,铺子都塌了,小老板当不成了,杨超决定到大上海看看。

  杨超会计算机,这让他在7月16日都江堰滨河小区的招聘会上,被上海港技术劳务有限公司外劳力管理室主任葛松立看中,成为上海港此次招收到的3名外轮理货员之一,“这个职位要求有英语和计算机基础,月薪1500元以上。是技术岗位,有专门的培训,培训的钱由公司出。”上海港技术劳务有限公司经理陆煜君告诉记者。

  培训,这是多数都江堰来沪就业的年轻人到上海后,高频率接触的一个词语。无论是做饭店服务员,还是做技术员,都首先要培训。的确,要在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立足,充电是必须的。有人索性选择了先学习、后就业。21岁的周婷,就去了上海现代应用技术培训中心———首批去都江堰招聘的唯一一个培训机构。

  让周婷和6个同伴高兴的是,培训中心实力很强。曾在四川一家职业学校读过书的肖俊告诉记者,以前那个学校学数控技术应用的有七八百名学生,但全校只有6台数控机床,自己一次都没操作过。而上海现代应用技术培训中心的两个教学点,华东理工大学工程训练中心和上海市劳动与社会保障局实训中心的数控机床加起来超过300台。“被震撼了!”肖俊说,“老师讲课也很细致、系统,从工艺制图到每个指令都一一解释。”

  “培训为期3个月,培训之后,要参加数控机床工中级国家资格证书的考试。”上海现代应用技术培训中心首席代表郑信访告诉记者,培训机构免费提供培训和书杂费以及在校一切费用,学生们在培训期间的基本生活补助也由爱心企业提供。更让周婷们放心的是,工作也有着落了,包括永准机械(上海)有限公司在内的3家企业已承诺,将接收他们到企业工作。

  “我们希望用知识技术赈灾。”郑信访说,“通过职业培训给灾区青年一个实实在在的技术活,为上海先进制造业提供紧缺人才,为灾区经济腾飞储备高技术人才。

  温情无处不在

  对那些没有被地震摧毁梦想的人,上海这座城市,提供的舞台,很大很大。

  26岁的周俊人如其名,一件熨得极其伏贴的白衬衫,黑裤子,腰板挺得笔直,看上去,跟这座城里的外企白领没什么不同。尽管他的职业是在大宴楼当保安。周俊有股子劲,就是那种对自己特别在意也特别自信的劲,这得归功于他的经历:当过兵,5年,记得复员的时候和许三多一样,是士官。在部队里周俊在政治处帮干事写过材料,还被领导送去司机班学车,就是考飞行员差了一点点,“新兵连七八百号人呢,能去学车、去政治处的有几个?”周俊说。

  周俊没上几天班,大宴楼的老板朱宏光就给他升了职,当保安队长,管十几号人。“我觉得小伙子人正派,又好学,对待生活很积极,我正需要一个这样的帮手。”朱宏光说。

  老板的赏识,让周俊觉得自己没来错上海,他说,地震那一刻,他从二楼纵身跳下,居然毫发未伤。周俊隐隐认为,这大概是生活改变的一个预兆———如果没有地震,在部队学过做包子馒头的他说不定就在都江堰开个点心铺,安安分分过下半辈子了。“现在我的理想是,在上海拥有一份事业。”周俊说。这样的理想大宴楼的服务员彭丹夏也有,“来了上海,就一定要在这里创出一番天地。”

  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上海是创业之地,这并不出乎首批来沪就业人员的意料,但让他们意外的是,这座城市的温情无处不在。在上海现代应用技术培训中心学习的刘正友宿舍空调坏了,学校当即派专门人修,因一时不能修好,隔壁同学主动提出来和他们对换;上海港技术劳务有限公司不仅为杨超等都江堰来的就业人员专门租好了住处,提供全新生活用品,还送上500元慰问金……

  大宴楼的朱老板则已经联系好虹口区劳动保障局,要给店里招收的18名都江堰来沪就业人员上心理辅导课。他说前几天请18个新员工去卡拉OK唱歌,无意中点了一首成龙为抗震救灾而唱的《生死不离》,结果,不管男的女的,全场哭成一团。“哭得我不忍心啊,工作上我会严厉要求,可生活上,要照顾好他们。”朱老板告诉记者。

  “孩子们都很懂事,有颗感恩的心,也很钻研,他们是真的渴望学本领,让我们看到了希望。”在现代应用技术培训中心教数控机床理论的张荣如老师说,“培养这样的学生是很开心的事,我们老师在教学时会更耐心更细心。”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