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外籍志愿者昨日正式“上岗”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04日07:07  南京晨报

  在即将开幕的北京奥运会上,将有数十万名赛场志愿者进行服务。而在这个庞大的队伍中最吸引眼球的,莫过于那些金发碧眼、或皮肤黝黑的外籍志愿者了。

  “我叫Younous,叫我‘绿豆’就行!”前天下午,200多名外籍志愿者在北京一家宾馆进行了最后一次培训。从昨天开始,这些“洋面孔”将开始在奥体中心场馆群、奥运村、主新闻中心等18个奥运场馆参加志愿服务。

  博士志愿者自弹自唱《达坂城的姑娘》

  前天下午,来自加拿大的统计学博士乔治·塞邦尼迪斯,和来自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等65个国家的200多名北京奥运会外籍志愿者进行了奥运前的最后一次培训课程。他们集体学唱歌曲《微笑北京》,详细了解奥运场馆分布和运营情况,学习了紧急情况急救,甚至还学了部分针灸常识,以适应即将走上的岗位。

  乔治的正式工作是加拿大政府统计局的一名官员,而副业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一个非著名民间艺术家”。在前天的培训课上,乔治是最大的“明星”,这位留着蓬松长发的老外弹着吉他,动情地用中文演唱了《达坂城的姑娘》,他略带夸张的表演和地道的“洋腔中文”,让现场笑声不断。

  乔治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就是为中国运动员服务的志愿者,“这次北京奥运会招外籍志愿者,我义无反顾报了名!”乔治介绍说,他1998年在渥太华的多伦多大学学习时,认识了许多中国朋友,逐渐接触到了中国文化,很快,他对中国歌曲产生了兴趣,“我清楚地记得自己学会的第一首中国歌是《达坂城的姑娘》,在当时女友的鼓励下结结巴巴完成了‘处女秀’。”对中国民歌的喜爱让乔治发奋练习,很快,他就能弹唱《橄榄树》、《月亮代表我的心》等不少中国歌曲了。

  乔治可以用英语、法语、希腊语、西班牙语等多种语言演唱民歌,不过他却不会用这么多种语言进行交流,“没关系,我们这些外籍志愿者一共可以说47种语言,我想无论哪国运动员来了,语言问题肯定可以解决的!”

  俺们一家人都有“中国情结”

  与乔治相比,一些在北京留学的大学生却是“语言专家”。对外经贸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留学生狄奥露·迪奥普来自非洲的塞内加尔。除了母语,她还能流利地说法语、英语、汉语三种语言。狄奥露说,几年前,她刚来北京时经常迷路,不过每次都能得到热情的北京人的帮助。更让她感动的是,有些人为了把她送到目的地甚至会陪她一起坐车去。

  狄奥露很早就报名申请做奥运会志愿者,她爸爸知道后非常高兴,“你在中国学到了很多,现在是回报的时候了。”狄奥露透露,她一家人都有“中国情结”,弟弟现在北京化工大学学汉语,受她的影响也报名参加了志愿者。

  半个月前,狄奥露和其他外籍志愿者参加了北京奥运会、残奥会京外、境外赛会志愿者培训班。练书法、学习中国功夫、走访中国普通人家,几天的培训让他们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着了迷。据她介绍,先期到达北京的爱荷华大学志愿者已经在首都尝遍了烤鸭、担担面和宫保鸡丁,还在一家西藏餐馆体验了青稞酒。

  奥运开始后,狄奥露将去“鸟巢”服务,“培训期间,我过得非常开心也非常充实,我有毅力,也有信心在奥运会上做一名合格的志愿者。”

  美国小伙要当中国文化的“使者”

  10个月前,美国小伙柯凯文作为交流学生来到北京大学。大街小巷迎接奥运会的标志和满城浓郁的奥运气氛感染了他,报名申请奥运会志愿者,也成为他“很自然”的选择。

  如今,经过培训的柯凯文已记住了北京奥运会志愿者的口号———志愿者的微笑是北京最好的名片。通过志愿服务,他也认识了许多中国朋友,同这些人的交流又使他的汉语水平提高很快,“对于北京和中国的了解更进了一层”。

  柯凯文说,作为一位外籍人士,能够以志愿者的身份经历北京奥运,让他倍感自豪,“志愿者服务让我能看到中国人的相互支持,看到中国的发展。所以我很兴奋能够做我现在的工作。”尽管来北京的时间不长,但柯凯文已喜欢上这里,奥运即将到来,他说自己会努力做一个传递中国文化的“友好使者”。

  7岁印度小朋友取名“王府井”

  “我在1998年就来过北京,现在我已经从巴黎来到这里定居,因此也想为我的第二个祖国举办奥运会做点贡献。”68岁的法国人佛尔泰非常开心,他介绍说:“我曾经在青岛大学和首都师范大学教书,现在退休后正好能发挥我语言的优势,为来北京看奥运会的外国游客提供服务。”而根据奥组委颁发的录用通知书,佛尔泰将要在奥林匹克公园公共区提供志愿服务。

  而在昨天的培训现场,有一位7岁的印度小朋友特别引人关注。这位小朋友中文名字叫做“王府井”,因为他的父母都是志愿者,所以每次培训他都跟着参加,尽管不够志愿者的条件(未满18周岁),但是在外籍志愿者的眼中,参加了多次培训的他已经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志愿者了。

  外籍志愿者可是“百里挑一”

  北京奥运会期间,200多名外籍志愿者主要做什么工作呢?他们又是如何评选出来的呢?

  记者从负责北京奥运会外籍志愿者招募工作的北京市外事办副主任李洪海处了解到,这200多名外籍志愿者都是经过北京奥组委3轮严格测试后选拔出来的,测试不仅包括新闻写作,还包括角色扮演等素质考核。据北京奥组委提供的数字,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共吸引了21714名外籍人士报名参与志愿者活动,最终留下来的可谓“百里挑一”。

  “从网上报名、注册、选拔,到最终通过第29届奥运会组委会制定的招募确认工作流程,外籍志愿者招募工作历时1年零3个月,其间有近百个国家的外国人士报名参与志愿者的选拔。”李洪海介绍,“通过注册的外籍志愿者中有夫妻、父女,他们目前大多在中国学习或工作。”这些有着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国籍、不同肤色的志愿者,在“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召唤下,将成为北京奥运会的一道亮丽风景。

  北京奥运会期间,这些外籍志愿者在赛时将服务于奥体中心场馆群、奥运村、主新闻中心、首都国际机场、奥林匹克接待中心、观众呼叫中心等十几个不同的区域,主要承担观众服务、语言服务等工作。

  作者:/来源:南京晨报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