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经济细胞“长”远大于“消”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04日07:15  深圳特区报

  本报记者 饶 洁 徐 强

  中芯国际来了,带来了研发中心和填补华南空白的芯片生产线;生命人寿来了,将总部由上海迁入深圳;10年前就落户深圳的杜邦再次来了,带来的是年产值将超2亿美元、全球领先的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板项目……

  上半年国内外巨头接踵进入深圳。随之而来的,是一批重量级高科技项目。深圳企业大军也因此不断壮大,来自市工商局注册分局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深圳累计拥有各类企业283872户,注册资本总额约8000亿元。其中,上半年新增企业17806户。

  在各路客商纷至沓来的同时,深圳企业则大步“走出去”,攻城略地,一路高歌。它们的行为有一个统一的词汇叫“深企闯天下” ,“扩张”是它们共同的目标和特征。

  大量新企业群体性落户;一批本土企业“走出去”扩张;少量传统企业自发式、零星状外迁。这就是深圳经济细胞“消”与“长”的真实状况。消长之间,企业显出勃勃生机,深圳经济迸发出强大的活力。

  半年新增企业万余家

  翻开深圳企业注册登记报告,有这样一个数据:上半年,全市新登记企业的注册资本总额344.55亿元,同比增长15.76%,户均注册资本同比增长3成。同期,深圳新增企业总量达17806户。投资规模的增大和企业数量的猛增,彰显出各路客商对深圳的信心和投资力度。

  更让人欣喜的是,深圳新增项目更多地打上了“科技和技术服务”的烙印。上半年,我市新增高科技企业达2152户,同比增长13.5%。日东电工、华润微电子、深超光电液晶面板5代线等一批高新技术项目,先后在深圳投入建设或正式生产。这些“新生派”正成为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生力军。

  “新生派”中不乏业界翘楚。国内最大的芯片制造商中芯国际落户让业界注目。今年6月,中芯国际集投资15.8亿美元,在深兴建集成电路技术研发中心,以及包括两条芯片生产线在内的集成电路前工序研发生产基地。这是深圳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重大突破,无疑将巩固和提升深圳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发展的能力与核心竞争力。

  事实上,研发及技术服务类企业的迅猛增长,正是深圳近年来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推动自主创新、实施产业结构调整的直接结果。

  除了高新技术,现代服务业等高附加值领域也是客商“抢滩”的热点。外商投资开始从人们熟知的餐饮、快递、物流等领域,向生产性服务业拓展。而这种新型的高端服务业,主要是为深圳发达的制造业提供配套服务,真可谓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统计调查显示,今年以来,以产品设计、科技交流、租赁和商务服务、信息软件、环境与公共设施管理为主的生产性服务业项目,在深圳格外受到投资客商的青睐。

  “先进制造业的腾飞,需要现代服务业的支撑。”市贸工局有关负责人认为,生产性服务业利用外资进程的加快,将使深圳制造业链条向开发设计、售后服务等高附加值领域延伸,为深圳打造国际先进制造业基地营造良好的配套环境,有助于提高深圳制造业的附加值,推动产业升级。

  循着各路资金千帆竞发驶向深圳的航线,不难发现这样几个演变轨迹:从导入一般生产项目,到建立区域总部;从驻守传统领域,到大举屯兵高新技术领域;从投资附加值低的普通工业制造业,到投资附加值高的现代服务业;从零散“发兵”试探“军情”,到规模化、集团军式全面作战。

  深圳,俨然成为跨国公司与内地企业集团的投资、研发、财务结算、物流、生产、订单及采购中心。

  “走出去”扩张打响深圳品牌

  与各国客商结伴来深投资相映成趣的是,本土成长壮大的一批企业家,开始凭借在深圳积攒下来的殷实家底,有目的地实施“走出去”战略,依靠深圳整体品牌的影响力,续写着创业的辉煌。

  赵文涛就是这样一位企业家。对这位深圳市鑫浪涛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来说,深圳、长沙是他的两个家。一周两次往返于两地之间,让赵文涛成了“空中飞人”。频繁来往长沙,是为了照管公司在当地的3个项目。

  在“赵文涛们”看来,深圳是他们的发源地、是他们的福地,更是他们的根。这些在深圳成功发家的企业家,把“大本营”依旧放在深圳,大步“走出去”实施生产、市场和资本的规模扩张。他们在做大做强自己的同时,又进一步擦亮了深圳品牌,释放出深圳的辐射效应。

  今年4月,一个生机勃勃的季节。深圳20多家创投机构联合出访西安、银川,意欲乘西部大开发的良机,寻找优质项目及满意的投资伙伴,并分享当地经济发展成果。深圳创投机构的到来,在当地掀起了一股深圳“旋风”,当地企业纷纷前来洽谈合作,火爆程度令人惊讶。在当地企业看来,深圳金融业发达、创投实力强大,深圳企业管理先进、运作成熟,与之合作,不仅可以补充资本,更重要的是注入特区的文化、精神和先进管理模式,让他们也能复制出深圳企业的成功模式。

  不仅是“深圳金融”,还有“深圳会展”、“深圳女装”、“深圳高科技”、“深圳零售”……一个个耳熟能详的深圳品牌正满怀热情大举进军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塑造着新时期深圳企业的新形象。

  “深圳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目标更为高远,打入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既是企业发展的需要,也是深圳城市发展的需要。”深圳华商天宝投资管理公司的胡文春认为,去年市委、市政府专门出台《关于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决定》,引导和鼓励深圳企业闯天下,正是顺应了这种需求。深圳企业在促进内地经济发展的同时,实际上也拓宽了深圳经济发展的腹地与空间。

  长期研究企业投资行为的市贸促会会长何学文表示,事实上深圳一些眼光长远的企业很早就选择了同样的道路,如招商银行、深发展、中兴通讯、华为、康佳等,都是“走出去”的成功例子。它们通过“走出去”开展跨国经营,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参与竞争,由此推动了深圳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形成了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提升了深圳的城市竞争力和国际化水平,为深圳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

  外迁企业不及总量万分之一

  深圳企业“走出去”扩张的现象,一度在少部分人心中造成企业外迁、城市“空心化”的担忧。对此,胡文春认为,企业外迁和“走出去”扩张,一定要区别对待。扩张性的“走出去”,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因自身壮大、品牌塑造需要而引致的。这样的企业“走出去”,带走的是加工、制造,留下的是研发、营销及总部。这恰恰是深圳打造总部经济所需的一种模型。

  何学文也分析说,“走出去”是我市发展总部经济、实现产业升级的必然要求。一些企业综合考虑资源、空间、市场及成本等因素,选择向资源丰富、成本较低、更近市场的地区转移,但把根留在深圳,把管理中心、研发中心、采购中心、结算中心等留下。这种将总部留在深圳、把基地外迁的模式,对深圳实施产业升级与转移是一种有益尝试。

  记者连日来采访的多家企业,印证了两位业界人士的观点。大中华国际实业(深圳)有限公司董事长黄世再,打算在长沙复制深圳的“大中华交易广场”;新一佳超市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彬兰,计划在长沙设立物流配送中心,为中部地区服务。他们都明确告诉记者,深圳是他们的大本营,总部依然会留在这里。“无论走到哪里,都将打着深圳企业的名字,因为那是我们的招牌和根。”

  至于企业外迁或转移,真实情况到底又是怎样呢?

  记者在市工商局和市贸工局采访,获得这样一组最新的权威数据:上半年,在企业大量新增的同时,深圳企业向外转移共28家。与同期新登记企业数量相比,仅为1.57%。;与全市现有企业总量相比,尚不到万分之一,用“微不足道”来形容实不为过。而从2003年至今年上半年,全市累计整体外迁的企业数量也仅为182家,占当前企业总量的比重仅0.64%。。

  有关专家分析指出,这一小部分外迁企业,基本都集中在高耗能、高污染、劳动密集型的传统制造业,其中高耗能、低附加值的制造企业占3成。这些企业的转移,反而为深圳的产业转型升级留下了更大的空间。

  眼下,有个词语在深圳各区都很热——“腾笼换鸟”。腾出足够的空间、公共服务等资源,满足那些具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扩大再生产,这已成为各区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产业优化升级的重要举措,并吸引了一批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业、高端制造业项目相继进驻。通过经济“细胞”的新陈代谢,深圳经济的根基更加扎实与稳固。

  点评

  在平稳中实现升级

  深圳企业“消”与“长”的权威数据,解开了因坊间流传而带来的谜团,更让我们倍感振奋。因为,深圳经济在新陈代谢中,正进行着结构优化的新跨越。

  深圳在资源紧缺的情况下出现的部分产业的梯度转移,是依据产业发展规律而来,也顺应了市场经济规律。而借助实力派企业的扩张行为,深圳获得了更广阔的虚拟发展空间。这种活跃的对外拓展,体现了深圳经济自我成长的能力。在一部分产业转移的同时,大量高技术含量、高投资密度、高附加值的产业出现跃升,深圳经济因而继续保持高位健康运行。

  发达国家的经验也表明,产业发展到一定层次,必然经历一个梯度升级的过程。产业的梯度转移可使企业获得更强的市场竞争力,在全球范围有效配置资源;将土地、资源、劳动力等敏感成本的生产加工环节,有选择地迁移到成本相对较低或靠近终端市场的地区,这是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然过程。更何况,大量“走出去”的企业毅然把总部留在了深圳。

  当然,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必须把握好节奏,要遵循产业规律,讲究渐进过渡,在调整中保持平衡,平稳中实现升级,最终形成良好的企业梯队和产业生态。(饶洁)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